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通过模型对国际竞争条件下并购的效应进行考查。该模型展示了并购所引起的出口竞争对手之间的国际溢出效应。这种正的溢出效应如此之强,以至于并购会给没有参与并购的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从而使得力求福利最大化同时强烈反对国内并购的政府默认跨国并购。国际竞争的存在对一个国家企图采用以邻为壑政策构成有力限制,因为此时搭便车效应的存在会使国内并购的好处耗费殆尽。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奶业相关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业发展迅速,但政府奶业相关配套政策目标不明确,手段单一。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奶业政策、手段、效果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国家根据各自不同的奶业发展状况设定了适合本国的奶业政策,充分利用WTO允许的政策手段,在保护水平上OECD在大部分年份里奶业的PSE值都高于农业总体的PSE值。目前必须在一定时期内把加强对民族奶业的保护作为我国奶业政策总的目标;在政府奶业扶持政策中,充分利用"绿箱"补贴给予的机会,积极扶持奶农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博弈的思想,指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可以改变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从而增进本国福利,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加入WTO后,在世贸框架约束下研发补贴是当前我国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的现实选择。本文发展了一个三阶段研发补贴模型,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的弱质性、风险性决定了各国必须对农业进行合理的保护.加入WTO后,中国承诺放开国内农产品市场,过去那种高关税、复杂的非关税措施和国营贸易公司专营等一系列保护措施都将被逐步取消,中国农业必然会受到发达国家优势农业的冲击,因此,中国应借助政府力量积极保护本国农业.在实施过程中应调整农业保护的政策取向,在充分利用WTO农业规则的条件下,加强政府的国内支持力度,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与以往分析政府最优贸易政策的文献通常假定产品同质或者差异程度外生给定不同,文章假定产品的水平差异内生决定,建立一个三国两厂商的三阶段博弈,探讨厂商进行Cournot数量竞争下本国政府的最优出口政策。结论发现当产品的差异程度内生决定时,提高出口课税会制造水平差异效应,降低厂商之间的竞争,提高本国利润水平,因此本国最优出口政策为征税,而不再是补贴,与以往文献不同。若产品的水平差异程度外生给定,则水平差异效果消失,本国最优贸易政策为出口补贴;并且,产品外生差异程度越高,本国政府的出口补贴率亦越高,与以往文献的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一般效应及这些效应在模型中的特定值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对参与者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有利的并购必须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是政府制定并购规制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前提假设下的,然而由于现实中存在垄断等形式的市场不完善现象,从而使贸易模式和贸易政策发生了转变。文章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了当存在中间投入品垄断扭曲的条件下,本国进口中间投入品并向第三国出口最终品时,本国的最优贸易政策选择。 研究表明,本国的贸易政策应根据中间投入品的需求弹性而作出调整,进口关税与出口补贴政策可以相互替代,同时在制订贸易政策时应与产业政策相结合,以使本国福利最大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对美政策是联邦德国阿登纳时期对外政策的主要支柱之一。阿登纳政府围绕主权恢复与加入西方、重新武装、经济重建、德国的统一、核武装等领域对美国开展了大量的外交工作,寻求美国的帮助与合作,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该时期的对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既有对美国的"依附"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还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它是阿登纳政府为追求本国根本利益,进行实用主义外交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并购是改善资源配置、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并购的关系有助于充分理解并购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2011—2016年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并购的长期绩效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强的时期,主并方并购后的长期市场反应越不理想,显著为负;机制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强,并购双方越倾向于不签订业绩承诺,进而带来并购长期市场反应的降低;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会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并购长期市场反应的消极影响,而融资约束会加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并购长期市场反应的消极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长期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如何选择合理的并购交易时机、设计有效的业绩承诺,对于发挥并购重组在资源整合中的重要作用、持续优化市场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南是有着500多万农业人口的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热带高效农业一直是海南省的优势产业。2005年WTO部长级会议在香港达成了《香港宣言》,发达国家承诺在2013年底前取消农业出口补贴。海南省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根据WTO农业规则允许的条件,加强政府的国内支持力度,借助政府力量积极保护本国农业,实施促进农业出口的各项措施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带动本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卡特尔是反垄断法规制的重要对象之一。文章具体分析了过去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豁免进出口卡特尔的原因,指出禁止进出口卡特尔已成为发展趋势,认为中国应从自身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今的国际经济环境,选择对进出口卡特尔予以禁止的立法态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Baker等编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匹配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出口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显著增加了企业出口失败的概率;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非东部地区企业,以及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转内销”,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3.
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各个国家必须接受合作与共赢的法律价值理念,这种理念也反映在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人类智慧结晶和宝贵的历史传统积淀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之一———科技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稀土资源为例,基于经济史和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自然资源出口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反思。重要自然资源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崛起过程中曾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们都采取了"进口原材料并出口制成品"的工业化战略。相反,出口初级资源不仅无法致富,甚至会导致国家的衰落。发达国家严格限制自然资源出口的目的,是为了将其投入到构成国家富裕之基础的附加值高和创新机会窗口大的高端产业环节中。跨越式发展的机会窗口来自于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以解决资源和能源问题为核心的第六次技术革命中,丰富的稀有金属资源将为我国抓住新的机会窗口提供难得的机遇。但是,我国当前稀土等稀有金属资源的利用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亟待做出重大战略调整,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青海省1986—2006年进、出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运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青海省进、出口贸易与当地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并购的动因就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外资进入我国控股并购国有企业 ,是出于其全球化战略实施的需要。我们当前的对策应是 :其一 ,多方引进 ,实现引进外资资金来源上的多元化。其二 ,在有资源和市场优势的领域 ,应当有条件地合作。其三 ,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反并购策略。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存在行政强制性分置和市场自在性分置。目前要讨论的不是股权分置问题本身,而是已然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如何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在初始状态既定约束下,已经丧失以最小成本解决股权分置的可能。目前要从校正政策目标、统一对价基础理论、改进决策方式和增加政策制度供给等四个方面寻求次优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并购动因对比与政府行为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 ,对西方企业并购动机的主流理论与我国企业并购动因的现实情况两个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多层次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背景 ,探讨了我国企业并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清政府先后对东北沿海豆货贸易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包括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豆货出口流向的政策性规定等等。而引发清政府对东北沿海贸易政策调整的因素:一是政府的主动调整政策;二是政府被动的调整相关政策。清政府通过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沿海贸易的政策,从制度上为东北商品流通贸易格局的变迁奠定了基础。终清一代,这一制度上的调整,直接影响着东北沿海以豆货为主的土货输出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