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是他中期的一篇重要作品,不仅表达了“为艺术的人生”的思想内涵,也全面展现了他的内心冲突和精神上的困境。以《地狱变》为中心,为芥川龙之介的精神焦虑提供一种解释——未完全成熟的纯贞,并从题材、叙事方式、精神内涵、审美趣味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意在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以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一类作家的特点与成就。  相似文献   

2.
伟大作家鲁迅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最早的中译者,而芥川也许是日本作家里最早评论鲁迅的一个人。芥川却还不知道他评论的就是鲁迅。一九二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现代日本小说集》,其中收三十篇小说,鲁迅译十一篇。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鼻子》,是鲁迅译的。  相似文献   

3.
于天祎 《齐鲁学刊》2007,(3):111-113
芥川龙之介是大正文坛的著名作家,中国文化和中国印象对芥川文学的影响在当时是颇具代表性的。受汉文经典文本的影响,芥川以古代中国为舞台的作品中饱含了浪漫主义气息和对中国幻象的向往;受中国儒道文化的影响,芥川面对现代保持了一种文化回归的心态;中国访问使芥川心中的文本幻象破灭,他依据中国访问的经验写下了一系列具有反战、反侵略意识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罗生门》是日本近代重要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著名代表作,于1915年在《帝国文学》杂志上刊发,是作者的成名之作,一经发表便引起当时日本文坛的轰动,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芥川龙之介通过这部作品借古讽今,探讨了在现实残酷环境中人性的善恶转变问题,以寄托自己对当时现实社会中人性冲突及利己主义的思考。文章依次陈述《罗生门》中所展现的人性冲突以及所折射出的利己主义思维,然后再深入探讨这两方面所体现出的小说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5.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母性认识和母亲形象塑造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初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和母爱讳莫如深,中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和母爱渴慕向往,后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及母爱极尽讴歌与赞美之能事。从不同的创作阶段可以明显地看出作家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由此使作品中塑造的母亲形象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落头之谈》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一则战争奇谈.作家运用中国志怪小说里面的情节元素与日本战记、游记中有关“中国形象”的套话,设置了“落头”、“神州日报”、“大龙灯”、“辫子”等诸多意象,目的是抨击日本侵略中国的大亚主义思想,揭露当时中、日国民悲惨的生存状态.该小说反映了芥川特有的历史观与反战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酒虫>,日本的芥川龙之介据此创作了小说<酒虫>.芥川的<酒虫>与蒲松龄的<酒虫>是题目相同、故事相同,而体态、气韵却大异其趣.蒲松龄是用散文小品的手法来写<酒虫>的,芥川是用小说创作的手法来写<酒虫>的.芥川的<酒虫>有从外在转向内在的人物心理刻画,有极具功力的氛围营造手段,由于时代所限,却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的樊篱.因此,芥川只是站在二十世纪小说转移的门槛上,还没有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8.
谷崎润一郎与芥川龙之介同是日本大正时期颇具“支那趣味”的代表性作家,曾先后来到中国旅行.如果以谷崎和芥川的天津旅行为切入点对他们的文学表现与文化立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二人的“支那趣味”具有显著差异.在实际的中国之旅中谷崎一直在创造“支那趣味”,芥川一直在验证“支那趣味”;谷崎的“支那趣味”与“西洋崇拜”属于并存互动关系,并拥有一份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的从容,而芥川的“支那趣味”排斥一切西方元素,坚守心中的那份东方情结.  相似文献   

9.
周芸 《学术探索》2003,(5):74-77
《莽丛中》是日本大正时代 (1 91 2 - 1 92 6)著名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一篇天才之作。小说运用特殊的语用策略 ,在特定的语篇内 ,通过对常规语言衔接规则的偏离 ,生成了具有独特精神特质的小说语言体式。这种语言体式 ,一方面表现了日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民性格 ,另一方面则反映了近代日本文学新思潮派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今昔物语集》作为日本最大的说话集,于上世纪30年代前后被引介到中国,开始在中国传播.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对该作品的引介、翻译、研究整个过程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日本文学在异域传播中比较特殊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文学传播过程中的“名人效应”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中国人接受日本文学过程中所表现的被动与盲从.  相似文献   

11.
鲁迅早期曾在日本思索中国文学问题,日本文学作为一种氛围、一种场地背景引起过他的关注.在其文学生涯中,厨川白村、芥川龙之介、菊池宽和有岛武郎等人的观念曾激起他的共鸣,支持了他对于文学同现实、历史、未来以及创作主体等关系的思考.然而,他与日本文学之间不是简单的"被影响"关系,而是跨文化语境中的潜对话.日本文学在鲁迅那里作为一种知识已失去了原有的语法地位,转化成了新的言语单位,参与鲁迅的话语活动,承载着新的结构性使命,佐证、强化或推动了鲁迅的某种认识.  相似文献   

12.
芥川龙之介在小说《罗生门》的情节构思中,采用了对比叙事的手法,创造了某种独特而强烈的感觉,在特定的时空世界里,事物、人性皆呈现出极端对立的状态.捕捉这样极端对立的状态,同时抓住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转换的过程,成为这部小说文学审美层面上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罗生门》中,他展现了自己对人性善恶的巧妙把握,并最终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原则.这部小说可以看成芥川文学借助于古典,确立于近代的一次成功的精神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时,有一个实例,发人深省:浙江义乌县的俞天白同志,靠中国传统的家学和两年高小,却考上了大学,成了中国当代知名的作家。请看他的自我介绍:“我六岁,便在他(按:父亲)管教下接受中国传统的家学,读唐诗,宋词和《古文观止》。他要求十分严格,每首每篇都要背得滚瓜烂熟。”“到我稍有基础,他便指导我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和现代文学家的作品。”“他在引导我阅读的同时,还教我写日记,每天一篇。这样,到我十三岁时,我已会背唐诗宋词三、四百首,古文二百余篇,阅读了除《红楼梦》之外的中国几部古典名著,并涉猎了契河夫、屠格涅夫、芥川龙之介等外国作家的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芥川龙之介<地狱变>的文本,对这篇小说蕴含的思想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作者在小说中并不是简单地对社会的恶和不公进行批判,也不是对主人公的不道德的艺术观提出批评,而是揭示了人性中的永恒矛盾,这就是人的世俗常情和艺术的超越精神的矛盾.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牺牲而使矛盾双方得到了调解,完成了一个黑格尔式的悲剧.文章最后将该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与西方悲剧意识从古今两个层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谫论中岛敦对中国题材的撷取和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对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都曾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对日本文学的影响甚大,这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日本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以中国古典文学为源的文学创作现象,也出现过许多亲近中国古典文学又极具汉学渊源的作家。他们中有的将中国古典文学“拿来”,融会贯通使其成为日本文学的骨髓和血液,如松尾芭蕉、森鸥外等;也有的将中国古典文学“拿来”,“生吞活剥”使其成为日本文学的框架及内容,如芥川龙之介、井上靖等;还有些作家将中国古典文学“拿来”后,改造、消化、生发开去,赋予原型以新意,如中岛敦等。…  相似文献   

16.
一何谓唯道主义老子学说,由于其开拓性的惊人创造,深奥难识。即使在他那个时代的著名学者,也已感到难以理解。例如《史记》记载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后说:“鸟,吾知其能飞……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庄子·天运》记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达——引者注)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亦得道  相似文献   

17.
“道”在老子那里,区分为“天之道”与“人之道”,老子将二者并重。从逻辑上说,他的“人之道”从属于“天之道”,只有“天之道”才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但从历史上说,他实际是基于“人之道”、围绕“人之道”去探究、阐释“天之道”的。在这一点上,与我国人文传统完全一致。老子的“天之道”的根本特质即表现为母性生殖崇拜的性质。而他的“人之道”的根本特质,则表现为母性人格崇拜的性质。1从老子“天之道”的四大取象看其母性生殖崇拜特质。第一,“道”取象于古时的道路。老子谓“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即在指…  相似文献   

18.
朱子认为忠恕之道是先秦儒学传承的核心义理,他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忠恕思想作出了创造性的诠释.他从天地的忠恕、圣人的忠恕和学者的忠恕三个层面理解忠恕之道,分别开显了忠恕之道的本体论、境界论和工夫论内涵.他认为本于仁德发用的恻隐同情之心是忠恕之道的基础,阐述了忠恕之道的心性论依据;认为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忠恕之道与格物致知是相同的为学工夫,但两者表述思路存在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9.
阳明早年按照他所理解的朱子学中"格物穷理"的方式去格竹子之理,但以失败告终.这一失败固然有其早年对"格物穷理"的某种误读,然而,其中反映出的理论内涵则在于:处于割裂状态的外在之"理"与内在的"心"之间的关联如何建立的难题.龙场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意味着确立了心与理本是二而一的,换言之,理是内在于人心之中的.如果说,龙场所悟之道在理论层面上重建了普遍之理与人心之间的内在一致性;那么,上述这种人心与理之间外与内的关系转换也成为阳明思想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20.
<正> 《故事新编》创作上的最大特色,是鲁迅对历史题材独特的处理方式,这是鲁迅独创的一个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历史、现实与幻想巧妙地交迭错综,形成了亦今亦古、古今合一的艺术画面和人物形象,使小说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描写中,既批判了现实的坏种,又挖了他们的祖坟。这种融古铸今的笔法,鲁迅风趣地称之为。油滑’。其实,这种“油滑”体现了鲁迅鲜明的艺术个性,是小说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的标志。茅盾对此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鲁迅先生以他特有的锐利的观察、战斗的热情和创作的艺术,非但‘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而且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这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和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鲁迅对历史题材的探索,早在二十年代初就已开始。在《不周山》创作之前,鲁迅正在编译日本短篇小说集。在鲁迅译的十二篇小说中,就有四篇是历史题材:芥川龙之介的《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