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三姐歌谣依托歌圩得以传承与发展,其具有增强族群凝聚力、维系族群和谐、促进家庭和谐、倚歌择配等社会功能。然而,刘三姐歌谣在传承发展中仍面临原生壮语刘三姐歌谣的传播受到限制、刘三姐歌谣传承人缺乏、刘三姐歌谣文化商业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要促进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与发展,应采取多种渠道,促进刘三姐歌谣的"本土化"发展、创新性发展和"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是孕育民间文学的丰厚土壤,民间文学又是村落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传承村落文化重要载体。而这两者在当代文化语境下都受到了冲击,呈现出走向没落的趋势。村落文化的全面研究和村落生活空间的深入发掘成为必要,民间文学的现实存在状态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更乐民间轶事》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个案,它体现出村落文化与民间歌谣创作的密切关系,又呈现了当代民间歌谣创作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此为个案,为当下的村落文化传承与民间歌谣创作提供合理的评价立场。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支奇葩,它是少数民族群众表达思想情感、服务生活和社会的审美结晶,具有相异于作家文学的特点和功能。本文结合西北歌谣来论述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包路芳 《社会科学》2007,(9):106-114
蒙古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深受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影响,这也是蒙古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从蒙古族人临终前后的一系列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人对待死亡的从容态度,这些仪式也集中体现了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和人生观。对蒙古族而言,生死是一种正常的轮回,死亡是渺小的个体无力抵抗的自然规律,生命最终要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而灵魂却是生生不息的。我们要尊重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使医学的临终关怀救助和地方民族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徐文 《理论界》2020,(9):59-67
老子和庄子的死亡观既有相似性,更存在重要的差异。老子和庄子都强调死亡的必然性,但老子将死亡看作负面状态,在本体论层面,认为死亡是绝对者所要超越的状态,从而将死亡放在很低的位置;在经验世界层面,将死亡与负面现象紧密联结,认为死亡是违背道的行为的惩罚性后果,以及死亡的普遍化指示着恶劣的社会状态。庄子则以达观甚至欣然的态度对待死亡,主张安时处顺地接受死亡的必然性,提出生死具有同属一个自然过程的齐一性,还认为死亡可以通达超离世间劳苦和压抑秩序的自在之境。老庄死亡观的差异有其内在的思想成因,源于二者看待对立事物的不同方式,所追求的境界的微妙差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同取态。这种差异及其思想成因进而透显出,老庄的基本的哲学观念在对事物向反面演变的辩证趋势的态度,对"自然"内涵的界定方式,对所处世界的思考方式,以及对道与世界关系的安放这几个面向上,隐含着深层差异。  相似文献   

7.
儒道两家对于生命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差异。相对于儒家死亡本质观的道德色彩,道家的死亡本质观则更具自然性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道家的死亡本质观包含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物化这样几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独特的,他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以认识论为根基来探讨死亡的路向,从比认识更为本源的人的生存出发来思考死亡问题。海德格尔生存论的死亡分析,不但使死亡从“不在场”的遮蔽状态中释放出来,是其所是的敞开自身(在场) ,而且使此在通过领悟自己的有死(限)性而获得了生存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早年的德尔图良在死亡观上,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他同情胆怯者,号召人们勇敢面对死亡;晚年的德尔图良成了一名孟他努主义者,因而在死亡问题上采取了偏激的态度,他开始诅咒胆怯者和极力赞扬殉道者。安布罗斯从肉体与灵魂的截然对立出发,认为死亡的本质就是善,因为死亡意味着灵魂离开肉体而获得自由,这种死亡观显然是柏拉图主义影响的结果。作为教会体制代言人的奥古斯丁,则从《圣经》的立场出发重新解读死亡,他认为死亡不是善而是恶,但是这种恶可以被转化为善用;他同情惧死行为,并谴责自杀性的殉道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与《圣经》教导相悖逆,而且客观上会鼓动异端邪说,威胁教会统治。  相似文献   

10.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等影响,彼此风俗习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具有相近或相似的民族观,即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认同感、民族荣誉感,积极上进的民族学习心理,传统的民族情结。但是,他们也存在心理失衡、依赖思想严重等问题。对此,应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育,提高新闻媒介传播力度,开辟民族知识网站,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无神论教育。  相似文献   

11.
《梨俱吠陀》是上古时代印度最重要的宗教经典之一,其诗文内容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真实面貌。尽管其中包含着大量神话性的内容,但只要对其内容进行理性地分析,还是能解读出大量上古时代印度社会文化的信息。《梨俱吠陀》中蕴含着大量与死亡相关的诗文,其背后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及宗教对死亡的看法带有萨满教、祭祀仪式及非道德判断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开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成为一种必然。云南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白族传统手工艺品在工艺技术、传承方式、生产模式、花色品种、用途等方面的变迁就是一个明证。它为少数民族地区如何看待和适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并在变迁中保护和传承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向海外移民的途径、原因,以及其移民网络有着某些显著的特征。国际性移民、集体性移民、陆路性移民和地缘性移民,是广西和云南少数民族移民的特点,而集聚式移民、发散式移民、强制式移民和自发式移民则是两地移民的主要方式,这些移民在长久的移民过程中,也建构出生计性迁移网络、亲缘性迁移网络和马帮性迁移网络。  相似文献   

14.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毛泽东民族观的基石;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是毛泽东民族观的核心思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是毛泽东民族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中,土族服饰以色彩缤纷艳丽而独具特色。土族服饰重视多种色彩的运用,形成了崇尚"五色"、"尚白"和青色禁忌的色彩观。土族色彩观的形成源自远古民间信仰,如"五彩鸟"、白鹿(白虎)图腾和"蛙崇拜",还受到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汉藏蒙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可以说,土族色彩观反映了其在吸收周边他族文化的同时仍然坚守着对母体文化的传承与保留。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世界茶源中心和茶的重要发祥地,古代濮人,即今天云南的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并加以利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栽培和种植茶的民族.云南从诸葛亮南征时开始发展茶园,从唐代至民国的一千多年里,茶叶始终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对外输出的大宗商品,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云南边疆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川端康成《雪国》与詹姆斯·乔伊斯《死者》分别折射着东西方死亡观。从死亡本质、意义、态度三个维度分析,东西方均认为死亡有助于个体审视生命,探寻生命价值。东方死亡观认为生死平等,死亡是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而西方死亡观认为死亡是原有生命的延续,强调逝者对生者的影响;东方死亡观认为死亡是唯美的,对死亡的态度混杂着伤感与释然,而西方死亡观认为死亡是阴郁的、可惧的。理解其异同有助于我们直面死亡,积极规划人生。  相似文献   

18.
赵黎明 《学术论坛》2005,(12):167-171
北大歌谣研究会及其会刊<歌谣>周刊,在歌谣和方言的收集、整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四先驱认识到歌谣、方言的民族"化石"价值,重视对民间艺术形式的探研、借鉴;他们利用文化向心运动规律,以国语摄入方言、同化方言,实现国语与方言的融会贯通;他们主张吸纳歌谣民间形式,极力推崇方言文学创作,以便为国语文学输入新质,为中国文学扩大范围、增加范本.这些活动既反映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巨大向心力,又体现出新文化先驱建设新文学时对民族性的认同与诉求.  相似文献   

19.
王力 《阴山学刊》2009,22(6):38-42
有着独特人生经历的西晋文学家陆机,在许多作品里表现了“生命”这一传统的主题。由于受到儒学的深刻影响,陆机对生命本体的认识倾向于理性。《挽歌》是集中表现陆机生命观的诗作,包括其三首《挽歌》组诗与《庶人挽歌辞》《士庶挽歌辞》《王侯挽歌辞》《挽歌辞》等另外四首。通过对其挽歌系列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陆机对“死亡”的态度是严肃的,执著的,且有浓重的“哀死”倾向。其原因源于其诗人的敏感心灵与所遭遇的社会变故。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在县级行政区划这一特定的地理空间内,通过县级政权调控经济整体运行情况,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地域差异性的区域经济。本文遵循从普遍到特殊再从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路体系,就县域经济的保障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