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将领,又是收复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的民族英雄。其所以能和强大的清政权抗衡十几年,并一举驱逐当时号称“海上霸王”的荷兰殖民者,原因就在于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郑成功的大半生都是在马背上渡过的,用兵打仗是他的主要活动,因此探讨郑成功的军事思想,对于研究和了解郑成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郑成功和李定国,同是明末坚持抗清斗争的杰出人物。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只有助于对他们本人历史的研究,而且对研究整个南明的历史,也有好处。本文就是想从他们的来往书信中,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当时在军事斗争方面所发生的影响,做些初步的探索。一明自“南都”沦陷(1645年)以后,一部南明的历史,基本上是由粤西、滇黔和海上三条支柱支撑着的。粤西失败比较早,永历四年(1650年)大顺军旧部李来亨等自粤西退守川、湖,  相似文献   

3.
顺治十六年兵败南京后,郑成功被迫率军退回厦门。十七年,清廷趁势又令达素、李率泰大搜金、厦两岛。郑成功只得实行战略收缩,集中兵力与之抗衡。最后虽取得胜利,却也元气大伤。郑成功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台湾,以寻求一块反清复明基地。然而,进军台湾的决策遭到了郑军内部一批文臣武将的反对。对此,郑成功以专断的的方式,于顺治十八年三月毅然决然地率军向台湾进发,开始其收复台湾的壮举。  相似文献   

4.
今年六月二十三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三百二十周年。中国人民以祟敬的心情,缅怀这位爱国主义者的不朽功勋。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本文试图就有关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几个方面,做一粗浅的述评。  相似文献   

5.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郑成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于1987年7月19日至22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美国、荷兰、日本、香港地区和国内的三十多位教授、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会上,代表们交流了近年来关于郑成功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各杼己见,畅所欲言,本着科学的态度对各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三十篇,其中厦门大学提交了十一篇。这些论文选题广泛,除了对郑成功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如收复台湾及抗清活动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外,还包括了对郑成功所处的整个历史时代以及有关的人物和事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研究。如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先生在六十年代初期发表的《由郑成功银币的发现说到郑氏经济政策的转变》及《再谈有关郑成功银币的一些问题》两文,重新解释了几种银币的花押,释所谓“左”字币的花押为“朱成功”,所谓“曾”字币的花押为“国姓大木”,所谓“谨慎”字币的花押为“谨性”,提出新说,肯定均为郑氏所铸币。窃以为根据很不充分,其说只不过提出了一个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郑成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这是我国史学界一致的评价。但是在具体分析对,却产生了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郑成功代表南明王朝的抵抗派,他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抗清复明,他是历史上杰出的忠臣。有的认为郑成功是海上贸易商的代表,他的抗清和复台都是从海商的利益出发的,因此他的抗清是不坚定的、不彻底的。郑成功之所以是民族英雄,是由于复台,而不是由于抗清。还有的认为郑成功反抗满族和荷兰殖民者的民族压迫,代表了全民的利益,他始终强调“民为邦本”“报国救民”,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以上对郑成功评价的分歧,关键不在于掌握了不同的史料,在基本史料方面是没有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今年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一日,福建省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本校举行。会上,一百多名中外学者就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郑成功的抗清活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与会同志高度评价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发台湾的伟大业绩。有的同志强调指出,郑成功收复台湾,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有利于日本、朝鲜等国的发展,对华侨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因而对亚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有的外国学者指出,郑成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也是十七世纪世界上的人物,他在发展世界海上贸  相似文献   

9.
今年二月一日是我国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1661年,郑成功应台湾人民的要求率师东渡,经过九个月的英勇战斗,荷兰侵略者遭到毁灭性的打击,1632年二月一日被迫投降。从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三十八年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的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几百年来,郑成功的英雄业绩,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敬仰。  相似文献   

10.
郑成功以金厦等三数弹丸小岛与强大清军相持10余年,在战略方针上自不得不特别重视各地反清武装的联络。起兵初期,成功屡与鸿逵、郑彩、杨耿诸部联合作战。在坚持抗清战争中,对粤东义师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以及一度失和的郝尚久等部,都曾决策出兵相助。对其他力量较小的各地反清武装,如崇安的陈德容、魏福贤、周立,永定的温丹初、廖明旗,永春的林日胜,德化的林忠,太湖流域的钱应魁等,也经常注意联系,互为声援。  相似文献   

11.
郑成功在清朝初年以非凡的见识和勇气在东南沿海领导反清复明的斗争,后率军队渡海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其指导思想源于他对儒学的独特理解。分析郑成功儒学思想中的《春秋》大义、忠孝节义、经世致用、王道仁政等观念,阐释郑成功抗清复台的思想根源及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郑成功儒学思想对台湾民众有深刻影响,在近代台湾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日本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朝末年闽南海盗郑芝龙为朝廷招抚,积功至福建地方最高武官,着意培养长子郑成功学习儒家文化。郑成功21岁时由南安县入南京太学,进一步接受了传统思想的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当确立于是时。此后他一反其父所为,坚决抗清,在东南积极从事武装斗争。西元1659年郑成功率大军北伐,经东海入长江,进围南京,终功败垂成。一般均认为郑成功轻敌,中清廷守城官员的缓兵之计。而他只在南京的北面和西面围城,致使清之援军不断从东、南两面源源进入城内,这应也是他南都之役败北的原因。其所以仅布军于南京城之北、之西,亦缘于其水军特点。自清代迄今,记叙或研究郑成功的论著之有失误,皆与不谙南京地理有关,故本文详考此役的地名。  相似文献   

13.
郑成功妙对     
孙铭 《老友》2010,(5):53-53
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小酷爱读书,他的父亲郑芝龙却想让他习武。有一次,郑成功随父亲乘船扬帆游览,船内笛箫弹唱热闹非凡。郑成功却躲在一角落里看书。其父不悦,指着旁边一只摇橹的舢板,出一上联让他对:  相似文献   

14.
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决策究竟起于何时,学术界一直观点各异。结合郑成功军政生涯开始的特殊经历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和南明隆武皇帝驻跸地的福建延平,极有可能就是郑成功受命收复台湾的源起之所。  相似文献   

15.
(一)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在对外关系上推行闭关政策。所谓闭关政策,就是采用各种措施限制中外通商,把对外贸易额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实行对外贸易国家管制的非自由贸易政策。它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减少通商口岸。清初,由于东南沿海有郑成功领导下的抗清武装活动,清政府为了断绝他们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历行“海禁”,有“片板不准下海”的命令。但这只是出于战略考虑的临时措施,与明王朝为抗倭而实行“海禁”相同,不能同经济上的闭关相提并论·清王朝平定台湾后,就取消海禁,允许中国商船出洋贸易,又指定广州、漳州…  相似文献   

16.
对于郑成功抗清的认识和评价,有过两种倾向:一种是极力颂扬郑成功的忠君报国思想及其在抗清中的表现,认为郑成功生平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抗清,象收复台湾这样一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行动也不外是抗清的继续。这是两三百年来的传统倾向,多多少少中了一些封建思想意识的余毒。另一种倾向是强调郑成功抗清的人民性和正义性,说他如何如何得到了沿海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又如何如何争取与农民起义军团结合作等等,把郑成功大大现代化了。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对于郑成功抗清的历史事实缺乏正确了解,对于许多重要历史资料没有运用阶级观点实事求是地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仅仅根据主观想象或一些不可靠的记载作出结论。恩格斯说:“一切历史上发生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郑成功作为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母也备受中日学界关注.以中日"郑成功文学"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在民族文化语境影响下,中日两国对郑母的身份认同呈现出实像与虚像交织的特点,中日"郑成功文学"中郑母形象的变迁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差异.其中,作为日本代言人的女性形象为日本"郑成功文学"所特有,而自立的女性形象和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则是中日"郑成功文学"共有的形象特征.中日"郑成功文学"中郑母形象的形成体现了明显的时代、政治及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8.
1983年8月是康熙统一台湾的三百周年。对康熙及其将领施琅,以积极稳妥的方针,深远的眼光,将台湾重新统一于祖国怀抱的伟大功绩,今天史学界是一致公认的。但是,对施琅在顺诒初年,抗清斗争高潮之际,离开了坚决抗清的郑成功,转而投奔清王朝,并多次参与镇压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斗争这段早年的历史,应作怎样的评价,还是值得  相似文献   

19.
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郑成功在广大人民的热烈支持下,率軍驅逐侵占中国領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为我国反对外国侵略及世界反殖民主义斗爭史,写下了光輝灿烂的一頁。过去在有关介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論文及专著中,經常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进軍路綫和具体地点搞錯,使情况混淆不清,甚至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一方面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及其序列,另一方面也是他人的不断建构和改写。中国历史人物郑成功在日本历代文人的笔下便经历了一个其身份不断被建构和改写的过程:江户时代,日本文人将郑成功界定为"吾大东日本之人",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日本文化属性;近代日本,郑成功的身份被认定为具有日本人特征的"日本种子发出的芽",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中日文化交融属性;现代日本,日本文人从郑成功身份的中国文化属性出发,认定郑成功为"东亚大英雄"。与此相参照,中国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也是随时代而变迁:南明时期,郑成功被封为"延平郡王";清朝时期则实现了从认定郑成功为"乱臣贼子"到"明季遗臣"再到承认其"延平郡王"身份的转变;抗战时期,郑成功被尊为"民族英雄";"二战"以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郑成功又被赋予"海洋英雄""东亚英雄"的称号。研究郑成功身份的书写史,不仅是深入认识郑成功本人的关键,也是揭示自江户时代至今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拒斥等复杂民族心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