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的产业部门角色演化。结果表明:(1)京津冀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少数几个资源输出部门,东北地区提供资源的部门变化较小,而终端产业部门越来越多。对东北地区而言,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关联作用有待增强。(2)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产业关联网络的分块趋势越来越明显。相比而言,东北地区逐步形成石油开采和加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子群和金属机械制造业子群,但子群间的联系较弱,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子群间的联系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2.
为探析长三角城市群网络零售发展的均衡性与互动情况,基于空间联系视角,运用泰尔指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城市间网络零售的地区差异与空间关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零售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各省内部差异逐渐成为主要引致原因;城市之间网络零售关联关系分化现象严重,且存在明显的方向差异性;城市群网络零售空间关联网络在整体上呈现"核心-边缘"结构,但局部关联仍存在联系稀疏、方向差异、不均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城市群网络零售经济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物流业除自身消耗化石能源产生直接碳排放以外,还通过使用来自其他产业的中间品而形成间接碳排放.在从物流业自身角度分析其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产业关联维度研究与物流业碳排放关联度较大的具体产业,能够从经济大循环的角度对物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投入产出模型为理论基础,基于中国2012年和2017年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将产业部门归并为9大类,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和产业关联效应分析方法,从物流业自身和产业关联两个角度,揭示物流业的碳排放强度变化原因.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可分解为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效应和最终需求效应,且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和增加值系数效应贡献较大;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对物流业间接碳排放量贡献最大的产业为重制造业;物流业与重制造业处于非均衡融合发展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对重制造业的依赖度较高.未来,物流企业需要减少对高污染技术、高碳性中间投入产品的依赖;管理部门需要从经济大循环的角度提高对产业部门间碳排放关联的重视程度,并制定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是城市提升“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交通可达时间测算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ArcGIS和ucinet 6软件构建景点可达网络,并测算景点网络密度、度中心性、居中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等网络技术指标,探讨散客化背景下低碳出行中轨道交通对西安市A级及以上景点网络中各节点的交通可达性及其在景点网络中的地位、角色的影响,通过不同指标的计算,分析景点直接和间接可达性及其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西安市轨道交通重点提升了主城区及周边偏远地区地铁沿线局部网络及单个景点的可达性,“地铁+公交+骑行”使景点网络的核心-边缘分区结构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地铁沿线逐渐形成新的景点网络“旅游走廊”; 西安市轨道交通有效衔接了中西部、中北部偏远景点间的联动,对于局部景点网络中的景点资源有效分配及组合发展具有有效调整作用。未来的公共交通网络、枢纽站建设应重点考虑度中心性高的景点及核心区景点,受地铁优化较小的景点应转向探索发展景点旅游直通车; 应重点针对居中中心性高、同个凝聚子群的景点规划建设特色旅游线路; 公共交通与景点应互为宣传,突出并强调景点公共交通可达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是意识形态斗争向网络空间渗透的标志。以2015年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论战事件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基本结构、节点中心性、块模型和子群结构四个方面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网络特性和传播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具有明显的“意见领袖”特征,网络中存在具有明显等级关系的若干子群,且网络内部群体极化严重,极易成为孕育民粹主义的“网络温床”。  相似文献   

6.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和历史数据构建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模型,计算和比较2002、2005、2007、2010、2012年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的演变情况,分析其拓扑特征和社团结构演变的内在涵义.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呈现出稀疏化的发展态势,节点之间的连边数量不断减少,网络密度逐步降低;前向关联程度最大的产业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变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再转变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说明北京经济增长引擎不断升级;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的平均度和环向关联度都呈现出倒"V"型变化,环向结构越来越稀疏,这说明北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北京市产业发展应继续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关联网络中的优势地位,发挥其在产业关联网络中的信号枢纽作用;对于处在产业关联网络边缘的产业应加大产业转移力度;加强能源管理,提升行业能源使用效率;产业集群应积极谋求向上突破,形成创新集群.  相似文献   

7.
以SSCI来源期刊为统计源,对一类多重资助(联合资助、共同资助、多次资助和重复资助)问题进行研究,根据SSCI收录中国社科论文标注的基金资助数据,建立了基金多重资助关联网络,讨论了基金多重资助的强度和关联系数,并采用SNA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多重基金资助的凝聚子群分布和基金多重资助关联网络的结构分布与多维尺度分布。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论文中已有61.1%为多重资助,并形成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核心的多重资助中心。可以认为,提倡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基金、持续资助,提高项目申报信息流畅和申报人员的科学素养,是提高基金资助资源利用程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区域间贸易中产业分工深化对区域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影响,可建立相关理论模型;分别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探讨区域间贸易中产业链分工效应,探索通过产业分工与合作,构建区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策略。提出整合区域内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产业关联和循环体系,可塑造国内价值链的治理结构,调整位于不同区域的省内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为区域制造业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9.
农村人口农转非是朝阳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的必由之路,而基于彼此信任、亲密互动形成的村民之间的关系对朝阳区城市化、农村人口农转非即转工转居至关重要。采用社会网络的方法分别从密度、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三个角度来分析南磨房乡转工转居村民间的关系,找出网络中存在的派系和核心人物,挖掘出团体中个体之间的关系网络的实质,通过指标的测度,试图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解决农村人口转工转居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发展了企业异质的创造模型,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不仅取决于地区间的贸易自由度的大小,也取决于该地区产业份额的多少;市场规模大的地区,意味着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实际收入较高,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较大;企业异质降低了产业集聚的贸易自由度门槛,发达地区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冲动;经济系统中不仅存在核心-边缘结构的黑洞条件,也存在对称结构的黑洞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