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现实的历史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胸怀宽广的历史格局、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和进行积极的历史实践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格局中,以世界历史为宏大视野,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自觉中,破除了对历史规律的教条化理解,否认了对历史目的的“历史终结论”式解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立足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走出了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谋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走出了统筹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丁文 《学习与探索》2001,4(1):122-127
同许多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社会及其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这主要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特殊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规范,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中国的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转折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从文化现代化和政治革新的视角重新思考国家社会问题,寻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路径.正是这场新文化运动,为未来中国的现代化铸就了新的领导力量,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扫清了思想障碍,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动力源泉.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人既是现代化的主体,又是现代化的目的,拓展中国道路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人的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人的失落"反思的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现代化是在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现代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社会关系不断确立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近代以来迟未解决的历史课题,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但是今天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成为阻滞改革的现实障碍。人的现代化的推进必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民族文化的复兴,必将带来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使命要求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方略作为根本要求和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以其恢宏广阔的历史画面,为我们展示了一条影响至今的政治、经济、文化演进道路,向我们揭示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国情与理论的双重建构中,非常精彩地解决了近代中国甩下的一系列历史课题,使中国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跃迁,并为今日之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基于本国历史环境和具体条件,对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模式所进行的探索和设想,尤其是他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体制和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以及关于中国实现赶超战略的新思路,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在我国和其它迟发展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上闯出了一条新路。毛泽东的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都是十分珍贵的财富。一、国情与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体制的探索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选择,从现代化角度而言,实际上就是社会发展体制的选择。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和实践表明,任何一国的现代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或发展体制)背景下展开的。在构成现代化模式的诸因素中,社会制度决定着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与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坚持中国道路,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李三虎  刘立 《探求》2023,(1):5-16+34
党的二十大报告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具战略性的问题。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明确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保证,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根本政治方向,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规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特征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对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平 《阅江学刊》2022,(1):5-14+171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出场,需要方法论自觉,方可深度理解这一新道路出场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中国逻辑和文明逻辑。笔者阐明:第一,"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理应涵盖革命逻辑和发展逻辑;第二,"两个大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出场的现实逻辑;第三,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新时代中国方案创新来解答关于世界现代性的"马克思之问""列宁之问","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伟大理论创造;第四,从"文明互鉴"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其"新"聚焦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国逻辑:第五,作为现实必然性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自己的文明逻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国名或国号是一面公开的旗帜,人们可以根据它来判断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方向、政治形象、政治力量。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处的社会形态、历史方位及其涵盖的基本政治元素有其鲜明的特色:多质态并存的社会形态,是以社会主义质态为核心、为导向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尚未真正成为历史,它是新中国的起跑线,“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另一种表达法,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价值取向的底线;共和国涵盖的内外基本政治元素公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政党+民族+人民+共和)民主。  相似文献   

12.
罗韬 《学术交流》2001,2(4):146-149
爱国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永恒的主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教学中,通过阐述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现代、当代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内容,分析它对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过程所起的影响,总结出爱国主义的丰富内蕴,则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党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特性,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模式特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发展是不同类型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我国政治发展目标是人民民主。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相比,中国政治发展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都存在一定滞后性,这需要从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中进行反思。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战略进攻”相比较,用“政治发展战略退却”来描述当今更为合适。政治战略进攻,脱离了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和国情,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罗曼蒂克式的政治发展;从浪漫主义的政治发展经过改革、退却到不合格的不完全的社会主义政治,是一种趋向于现实主义的政治发展;从多元政治主体关系中谋求以社会主义政治为主导和定向的政治变迁,是一种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和合主义的中国式的政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准确分析当前形势,科学规划未来发展,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长远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现实需要,对于我们党更好地肩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跨越,都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锦屏 《创新》2011,5(1):19-22,126
基本路线指政党为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制定的指导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准则。中国共产党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内涵的拓展充分展示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关系,并凸显"实践先行"的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的体现与表征,这与"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不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7.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work in today's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cial work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since its introduction to China in the 1920s: introduction, abolishment and reinstatement. Theoretically,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social work in China: official–educational, official–practical, voluntary–educational and voluntary–practical. In practice, all four types of social work have not necessarily been embodied in each developmental stage, and the order of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not the same as the order of their logical development; i.e. some types are lacking in some of the stages. Each type of social work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integrated into each development stage. Today, Chinese social work faces two major interrelated tasks: the professionalis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social work.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sation in Chinese social work; the latter has to d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in gener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welfare in particular. In general, the dramatic development in Chinese social work largely depends on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two tasks.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不断实现"人民主权"的过程,这一理念不仅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主要线索。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以政治发展的基础性、连续性、重点性三个特征为主要内容,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健全和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和制度,扩大选举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中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国际的帮助则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即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不问断地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创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领导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思想保证、物质基础,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外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创造了一系列独创性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贡献,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做了充分的思想酝酿与理论准备,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而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条指导原则。毛泽东在探索中既留下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误的教训,这两方面都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因此,不论是从历史实践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上说,毛泽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