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族的稻作文明是中国南方稻作文明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透过黎语稻作词汇,可以看到:黎族的稻作文明源于南方的古百越民族,分离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独立而缓慢地发展;近百年来,黎族稻作深受汉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台语支民族有共同的历史来源,是中国、东南亚有影响的一个族群,但是由于缺少文献记载,其早期历史十分不明晰,语言比较分析成了重构这个族群早期历史的重要手段。壮族、傣族是台语支族群两个重要的民族,通过词汇比较发现,壮、傣民族分化前就创造了发达的稻作文明,在稻田和水利建设技术、水稻育秧栽培技术、稻米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发展的畜牧、建筑村落以及节庆信仰等领域已与现代传统农村相差无几,可以说壮、傣民族分化前已经具有比较发达的以稻作文化为特征的农业社会文明。比较分析壮、傣民族早期共同稻作文化形态对进一步认识台语支诸民族历史文化源流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壮族及其同源的布依、侗、水、仫佬、毛南等民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始居民。《麽经布洛陀》是壮族麽教经文,其内容涉及稻谷种子的来源、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骆田与骆人、野牛驯养、石犁的使用与牛耕的出现、采集农业向稻作农业过渡、水稻种植时令及耕作制度的形成、早期的稻作农业祭祀等远古时代华南珠江流域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的有关问题。文章认为,从神话学的意义说,黄帝是黄河流域以粟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炎帝是长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而布洛陀则是华南珠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巨流,主要是由这三大农业文明汇集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米国之一 ,壮族是我国将普通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的民族之一。早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交迭之际 ,壮族的直系先人岭南越人就已经在采集和渔猎的时候驯化野生稻为人工栽培稻 ,开始了原始的稻作农业 ,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稻作的人类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米国之一 ,壮族是我国将普通野生稻种驯化成栽培稻的民族之一。早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交迭之际 ,壮族的直系先人岭南越人就已经在采集和渔猎的时候驯化了野生稻为人工栽培稻 ,开始了原始的稻作农业 ,成为世界上较早的稻作的人类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壮侗语民族分布地带基本上与原创稻作文化带吻合,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日照、雨量、野生稻分布等几个要素符合栽培稻繁育条件,湖南道县稻作文化遗址至今超过一万年,是古代壮侗语民族先民的稻作文化遗迹.应当设立原创稻作文化展示中心,广西隆安县以其地理条件、考古发现、文化传统,最为适合创设“原创稻作文化展示中心”.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农业发生、发展和中华早期文明演进的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某种一致性与相似性,为系统探索农业与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新石器时代农业发生以来,古代中国南北方各自形成了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两种带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业类型,在两种农业类型之间产生的“稻旱关系”深刻影响了早期文明进程。具体而言: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和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呈现出相互交流迹象,并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秦岭-淮河一线形成了一片稻旱混作农业区为标志而达到高峰;然而,史前洪水事件与先民平治水土的活动使彼此交流互补的稻旱关系走向分异独立,与平治水土相伴而生的华夏族对苗蛮族的持续打击,则使华夏、东夷、苗蛮之间的族群界限明晰化,从而促成了历史早期“华夏”意识的初步形成。稻旱关系的分异一方面使得史前中国南北格局得以终结,另一方面促成以华夏族为首的“泛北方地区”开始形成,从而为历史早期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即稻旱关系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副词和形容词是两种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部完全不同的词类,但以往的彝族学者没有从本质上把这两种不同的词类区分清楚,存在着把这两种词类混为一谈的现象,本文探讨凉山彝语副词词法,试图辨别凉山彝语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三省一区,一般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错杂居住,最大的聚居区是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又分: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东南部六个方言。凉山彝语即北部方言。在这个方言内,各次方言、土语在语音上有一些差别,在词汇和语法上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彝族谚语或格言(彝语称“乐比”),在彝族女性的传统教育中具有哲学意义,而且至今仍然活跃在现代彝语中.从彝语涉及女性内容的“乐比”中,能够探究出其在彝族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教育作用,并折射出彝族社会女性性别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南地区有不少地名与彝语有关或与彝族历史文化有关,就西南地区部分典型地名和彝族聚居区地名,从彝语的角度也从汉语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有些地名应是出自彝语。  相似文献   

12.
彝族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具有许多天文、地理、医药、历史和语言文字、文学等知识遗产。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否丰富,是衡量这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尺度之一。彝族人民有自己丰富的语言,下面对彝语的几个方位词作一初探,以供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凉山彝语词汇虽然无比丰富,词语浩如烟海,但是自从解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几年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彝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变化很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彝族人民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并随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的事物和概念。为了更精确地表达新出现的事物和概念,适应社会的不断  相似文献   

14.
彝族农耕文明是从早期的畜牧文明发展而来的,农耕文化反映在语言方面就是农耕语汇丰富细腻。彝族谚语是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口头传统文学,其中的农耕谚语对彝族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驯化水稻和稻作农业的源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野生稻的生长习性与分布地域,全新世初期的气候条件,特别是考古发现的稻谷遗存及与此相关的实物史料等角度,提出驯化水稻源地和稻作农业源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水稻的驯化源地应是在华南北部的洞穴遗址分布区,而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在全新世早期的第一次温暖期阶段,成为稻作农业的源地。恒河流域与南岭和武夷山一带的地理纬度大体相同,那里是另外一个驯化水稻和稻作农业的源地。由引可知,北纬25°左右为全新世初期的气候变化敏感地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第一手的田野调查材料,对处在彝、汉杂居区的云南通海县里山乡的彝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里山彝族的语言生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彝语是彝族的主要交际工具之一,仍具有较强的语言活力;(2)彝、汉双语竞争是彝族语言生活的客观存在,但双语和谐是主流.(3)彝语的使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上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4)在与汉语长期接触中,彝语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民族分布、民族内部凝聚力、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对汉族的认同度、族际婚姻、语言接触等角度分析了影响和制约里山彝族语言生活的因素,并预测了今后里山彝语和彝汉双语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依据田野调查第一手材料,对新时期我国彝汉杂居区彝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里山彝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都保留并熟练使用母语;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彝语外,还兼用汉语;三是在彝语能力、语言习得和双语关系上,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岭南史前稻作农耕文化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考古材料对岭南史前稻作农耕文化进行了归纳论述。分析认为 :岭面史前稻作农耕文化可能肇始于 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如牛栏洞遗存 ) ,在新石器时代时期 (如石峡文化 )和晚期 (晓锦遗存 )继续存在且有所发展 :但受气候 ,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岭南史前稻作农耕文化发展缓慢 ,在史前期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稻作农耕文化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稻作种植为核心,考察了明清时期山西各区域稻作的发展状况,指出用水极大化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思想,在明清时期占据着主流和支配地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稻麦等需水量较大的作物,成为农业的首选。地方官倡导种植水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人民富足,更是为了提升地方社会缴税能力。但是在水资源逐渐缩减的形势下,用水极大化的稻作种植,开始面临日益严峻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20.
傣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金沙江河谷傣族多数为南诏以后由景东等地南迁而来,稻作是其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有很强的季节性和节令要求,并且每一生产环节都与节日及祭祀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稻作生产为中心,以祈水为主题的农业祭祀和农事仪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