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一文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安才旦同志在本刊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上以《只要信奉伊斯兰教就是回族吗》为正题、以《〈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一文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为副题,对我们在《青海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上发表的《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一文提出质疑。现就有关问题回答如下。 一、关于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认定问题。《质疑》的作者反复提出我们不应该“轻率地认定”卡力岗这部分群众是回族。认为我们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是“以偏概全”,是主观臆断下结论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一,陈述项袁在新四军发展方针及新四军政治工作中犯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二,皖南事变的失败不是寻常偶然的战斗失败,而是项袁一贯机会主义领导的结果。三,各地方决不能发展到不服从中央的领导,否则是异常危险的,结果是要失败的。对此,有些同志认为当年中央对项袁错误的《决定》“是不够实事求是的”,“认为应当予以改正”。其理由有如下几点:1,项英的错误不是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选》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作的卓越贡献。其经济论著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大纲,而顾全大局保证重点,是小平同志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 一 讲大局,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75年,他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时,就以《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题阐述了大局这个战略问题,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和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邓小平文选》第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个设想,后来逐步发展为十二大确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伟大纲领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372页)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二大确定了我国二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重要原则。这一伟大战略部署,就是我们当今的大局。 “核心是经济建设”(第372页),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唯物史观,也是他高度重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原因所在。唯物史观认为,  相似文献   

4.
《人文杂志》1984年第6期刊载的马强同志《镇压杨么为岳飞“污点”说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认为,岳飞镇压杨么农民起义是其“抗金爱国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肯定。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兹就该文的几个主要论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5.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也是近年来全党全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继续和深化。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全党的重要任务,更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崇高使命,对宣传思想战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全省宣传思想战线如何学习贯彻好中央《通知》精神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如何学习贯彻好省委的《实施意见》和苏荣同志的重要讲话,在全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第一,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童示同志在《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2期发表对拙文《“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否定》①的《质疑》,有助于我们对事物发展动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现拟作以下几点答辩。(一)《质疑》认为,拙文仅仅肯定同一性相对、斗争性绝对,而否定“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矛盾”,“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僵化”。相反,《质疑》肯定“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矛盾”,倒“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僵化”。  相似文献   

7.
《经济研究》八二年第一期刊登了李光远同志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对主张劳动力所有制的论者们的各种见解,一概予以否定。其中,对笔者发表在《江淮论坛》上的观点,也提出颇多质疑。作为“论者”,我们有责任回答这些质疑,同李光远同志进行切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评《理论旗帜》卢培琪由宋士昌、于炳贵主编的《理论旗帜》一书是在江泽民同志中央党校“5.29讲话”之后出版的。在全党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今天,这部著作无疑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好就好在它定下了一个好题...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搞好教育要从基础抓起。”邓小平同志认为“从基础抓起”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着,并且强调“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教育整体的基础,因而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基于这一点,《决定》在提出实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又提出了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的任务。就目前现状来看,要使幼儿教育事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本文想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自从新诗出世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并且毫无结果的老问题,最近又喧腾起来了。《诗刊》发表了孙绍振同志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当代文艺思潮》发表了徐敬亚同志“崛起的诗群”。上海《社会科学》发表了丁芒同志“建立新诗体刍议”。《解放日报》发表了陈言同志“中国新诗向何处去”等文章。恕我孤陋寡闻,其它有关的高论还未能拜读。就从以上文章看,仍然是发展中  相似文献   

11.
一、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深化对加强政府权威的认识依靠权威的作用来领导革命和建设,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十分重视的问题。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明确指出:“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他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二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需的。”邓小平同志在《中央要有权威》一文中也指出:“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他们的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加强政府权威,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 邓小平同志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这是他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基础。他特别注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在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就指出:“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1页)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倡全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中收入的四十七篇论著,虽然没有专门谈论哲学问题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月刊》一九七九年第十期刊登了李运福同志《关于我国国家所有制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所有制》)。作者就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形式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如:国家所有制形式的“许多方面还不完善”,但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积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把全部问题的根子栽到国家所有制形式上是不切实际的”等观点,我完全赞同。可是,对其中某些观点,同作者是有分歧的。现在提出三点质疑,与李运福同志商榷,不妥之处请指正。一、全民所有制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疆五十年》——包尔汉同志的回忆录由文史资料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了!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这本回忆录是应该在六十年代中期就出版的!如今,一靠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二靠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过问与关怀,尽管拖了将近二十年,它毕竟还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新疆五十年》的出版发行,既了却了包老晚年的  相似文献   

15.
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利红 《江汉论坛》2002,(11):15-1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祖国统一政策,先后制定和发表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等一系列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重要文件和讲话。特别是江泽民同志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两岸关系及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这是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发表的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纲领性文件。这次讲话不仅深入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要素,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统一祖国的构想,同时所提建议具体、务实、具有可操作性,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争取祖国统一大业中体现出的和平统一的前瞻性、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性、两种制度的包容性和具体方法现实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法制各个方面的原则。但有的同志认为,这一原则只能是适用法律上平等,而法律上的规定(内容)不能平等,从而提出“立法上阶级不平等”和“司法上阶级平等”两个“原则”。目前,系统地表述这一见解的有李光灿同志的《论法律面前平等》一文(载《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4期,以下简称李文)。我对李文的立论有若干疑问,现在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17.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本文仅就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谈几点认识。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关于实事求是,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中,曾作过大量的科学论述。《毛泽东选集》里两篇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客观社会情况,从而正确地制定了革命斗争的策略。1929年毛泽东同志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即有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他在纠正主观主义方法中突出强调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如果不这样“就会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毛泽东选集》1991版一卷92页)。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又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虽然论述的是调查研究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密切结合的基本原则,但实质上就是讲实事求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先后又写了《<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等一系列以反对教条主义为主要目标的重要著作,并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通过中国共产党二十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诗格律的问题,差不多在新诗登上历史舞台的同时,就有着不同意见的争论。诗人闻一多和何其芳,都曾对新诗的格律问题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可是,去年《社会科学战线》第三期刊载的刘再复、楼肇明同志《关于新诗艺术形式问题的质疑》一文却认为:“闻一多先生和何其芳同志的探索,未能在艺术上获得成功”,奉劝人们“不必一定要重蹈他们的足印”,不赞成继续进行探索。我认为这个意见是需要商榷的。从诗歌发展的历史来看,一种体裁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十六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点抓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明确提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紧紧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落实。近两个月以来,中央又相继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一是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二是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  相似文献   

20.
潇牧同志在《美的本质疑析》一文中对拙作《关于马克思论美》一文(见《哲学研究》1980年第10期)有关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的论述提出了不同看法。为了通过争鸣共同推进有关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这里就理解“劳动创造了美”有关的几个具有原则性和方法论意义的问题作一点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