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蛇传》故事的逐渐丰富特别是白娘子形象的根本性改变,其背后的唯一动因是老百姓的生活理想和生活追求。正是这种愿望让白娘子由害人吃人的“蛇妖”变成了一个许多中国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女性。白娘子这位强势女性并不符合中国男性社会意识对女性依附角色的定位,她是男权社会中男性有别于主流意识的“弱势心态”的产物。白娘子身上全无当代某些女权主义者常有的骄悍之气,有的则是平等互助,温柔贤淑,体谅包容。白娘子凭借自身的才干和努力及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这是女性权利与义务的和谐统一,也是当今女性争取男女平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试论《雷峰塔》的悲剧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神话命运观的角度来探讨方本《雷峰塔》传奇的悲剧根源。主人公白娘子在命运支配下经历了妖 -人 -神的苦难过程。许宣 ① 、白娘子所演绎的悲欢离合 ,即白娘子忽动凡心 ,许宣、白娘子的四次矛盾冲突 ,美满成仙等都是既定命运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3.
错出经典     
汪斋 《山西老年》2011,(2):19-19
民国年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说的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在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她、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心中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  相似文献   

4.
错出的经典     
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这是《白蛇传》中的一折。梅大师饰演白娘子。剧中,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白娘子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梅大师用力过大,跪在那里  相似文献   

5.
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是富有神话色彩的悲剧。它在白蛇故事的民间传说和前人剧作的基础上,总结性地完成了白娘子这个空前的叛逆者形象,更多地赋予了她的人情味道与反抗精神,具有了人的性格特征和社会属性。剧中的白娘子不光脱掉了妖气,而且成为一个有情有义,为追求合理的生活理想而敢于斗争的女性,成为我国艺术作品中最优美的艺术形象之一。同时对许宣、法海也作了符合生活逻辑的定型。它通过白娘子与以法海为代表的社  相似文献   

6.
白蛇传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白娘子身上的恶性逐渐消失,善性越来越强.白蛇传故事情节的进展演变与水这一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白娘子品质和故事情节的完善可以溯源到古代的蛇神神话和蛇精传说.由此可以看出,白蛇传是在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孕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明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对宋代小说<西湖三塔记>的改写是在理学话语干预下的文本重构.由于理学话语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教条化,导致其试图在许宣身上实现的道德理想意外落空,而被否定和蔑视的白娘子却逃过话语的罗网展现了本真人性,这一文本事件折射了理学话语普遍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8.
清代戏曲家方成培编写的《雷峰塔传奇》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悲剧,在舞台上长期盛演不衰。后又经田汉改编的京剧《白蛇传》,更是驰名中外在白蛇故事的流传中,作者们成功地塑了白娘子这个如花似玉,多情聪慧,斗志如火的鲜明形象。看后,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叫人深深地同情地悲惨的命运结局。然而白娘子从蛇妖嬗  相似文献   

9.
白蛇传故事的早期文本《西湖三塔记》传达了劝诫禁欲的主题;冯梦龙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的自然欲求,但受其自身情教观的影响,宣扬禁欲依然是故事的主题;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由妖成仙变化的实质是宣扬封建社会的忠孝伦理观;田汉改编京剧《白蛇传》充分肯定了个体的精神价值,个体反抗社会压迫与爱情束缚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0.
《雷峰塔》的梨园本与方成培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雷峰塔>传奇除了黄图珌本外,还有梨园旧抄本和方成培改编本.黄本作为文人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梨园旧抄本在当时影响更大,为了适应民间的审美需要,增加了白娘子生子得第的情节,对白娘子形象给予了更多的同情,对许宣形象也有一定的改造.歙县戏曲家方成培对梨园本从结构、情节、细节、曲词、宾白等方面进行了加工改造,使之由粗糙变为精致,遂成为影响广泛的梨园本的写定本.  相似文献   

11.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以蛇女故事为题材原型的诸多文艺作品中的佼佼者,其对南宋时期江浙一带自然风貌、民俗风情以及市井生活的刻画细腻传神,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紫陌 《北京纪事》2015,(12):111-111
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创作出品的大型原创舞剧《夕照》将于2015年11月5日、6日在北京民族剧院与首都观众见面。该剧取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奇故事之一《白蛇传》,运用中国传统戏曲来反哺中国的传统舞蹈,“情至情真情深”地讲述了一千年修炼化作美丽女子的白娘子和许仙凄婉动人并富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3.
关于白蛇传传说的主题,很多人都认为是追求幸福爱情、反封建,这样的认识多是受田汉先生的京剧《自蛇传》的影响。据说,毛主席生前对白蛇传传说情有独钟,有一次特地点看田汉先生的京剧《白蛇传》。因主席肚子已发福,坐下后很不舒服,就把裤带松开。随着台上剧情的发展,主席的情感波澜起伏,就在演到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的时候,主席哽咽着突然站起来说“不革命行吗?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汉族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中白娘子是由白蛇变的。然而,白蛇又是从何而来?这和八仙有关。在福建省闽安一带流传一种说法,说是八仙应邀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在各显神通横渡东海时,何仙姑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不料这一理,借着风势,一根白发从头上掉了下来,落入大海,化作一条白蛇,以致引出一幕悲欢离合的美丽传说。白发化蛇的神奇想象并非仅此孤例,而是有着广泛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的。  相似文献   

15.
白蛇传说历史悠久,在其演变过程中,其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白娘子,她从一个纯恶的形象发展演变成为了一个纯善的形象。本文试图探讨这一形象变迁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女性观念以及发生这样一种观念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文学吸收了中国文学的营养,发展至今。其中江户时代的物语文学体现了日本民族接受外来影响的成熟。本文以《蛇性之婬》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对比为例,主要从叙事内容与结构进行分析,意在考察日本物语文学怎样吸收中国文学(文化)的因素并将其转化为日本文学(文化)传统因素的。  相似文献   

17.
粗陈梗概、妖气十足的<西湖三塔记>经过杭州及镇江的地方风物传说的不断充盈丰富,受到以好勇轻死、善于进取、尚情为精神内核的吴越文化的长期孕育,生活于清中叶的方成培以其特有的敏锐体察到个性解放思潮,在长期流传的白蛇传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塑造出白娘子这个至情至性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方成培的剧本《雷峰塔》实现了对人妖恋故事模式的超越。不仅故事中“妖”形象的人性份量十分厚重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许宣形象的塑造揭示了白娘子的悲剧根源。在一定的程度上 ,《雷峰塔》可以说宣告了蒲松龄“寒士美女”式的情爱理想的破产。它拓展了人妖恋故事的人文意义 ,表明文人对人性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雨月物语》是日本江户时代读本小说的代表作,由9篇短篇志怪小说组成。其中《蛇性之淫》翻案中国的白话小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主要讲述的是男主人公丰雄与蛇女真女儿的故事。本文详细分析比较了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形象,并从这一侧面考察了中国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到日本并逐渐"日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为法海翻案     
《可乐》2006,(10)
还没起床,天帝就接到南海观音打来的电话,希望他能给法海翻案,让法海名正言顺地再做金山寺的住持。天帝一听愣住了。要说这个法海,着实是罪有应得。当年他搅了许仙和白娘子的美好姻缘,犯了众怒,老百姓联名上书天帝,要求将他严惩。天帝下令通缉法海后,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让他溜之大吉。天帝无奈也只好睁一只眼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