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艺术消费力的实现形式构成包括:欣赏选择感受力、审美记忆联想力、审美情感体验力、欣赏想象重构力、审美理解领悟力和鉴赏品味评价力。把对艺术生产力的分析深入到艺术消费领域,可揭示艺术消费力的内在结构和六种实现形式的作用和意义,有益于深入研究和发展艺术生产力,揭示艺术消费主体的素质能力结构,提高艺术消费的层次和品位。  相似文献   

2.
论艺术生产与艺术市场张宏对艺术品价值的分析应属于纯粹历史学的范畴,离开对艺术生产的历史发展的考察而做出的任何艺术品价值判断都只能是一种抽象。当我们在人类的价值系统中对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本质和结构作了形而上的把握之后,我们还要把这些抽象还原为历史的具...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文学艺术活动的发展史上,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艺术生产为艺术消费提供对象,艺术消费促进艺术生产的发展,两者缺一都不成其为完整的文学艺术活动。传统的文艺理论只把艺术生产——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注重艺术生产在整个文学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它对艺术消费的决定作用的研究,而忽视对  相似文献   

4.
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二步目标,正确地认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从目前情况和近期需要考虑,我们务必从生产与消费全过程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确立生产与消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客观机理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并据以制定经济政策和组织社会再生产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赵慧英 《理论界》2012,(9):137-14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信息技术与文化艺术之间形成多元互动关系,因而产生多重复杂的边界消融现象,不仅艺术生产与消费系统的边界在人类社会生产的总体系统中拓展伸舒,而且由于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共生,不同艺术种类、业态,不同身份、角色,不同价值、功能,不同时间、空间等的边界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融,最终导致艺术与生活边界的消融。这种现象给我们带来多方面启迪。  相似文献   

6.
张永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面临严峻挑战,亟需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这就需要重视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与创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切实恢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实践性,等等。江守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有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两个方面,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主要继承发展了历史标准方面的内容,并将其演变成文艺政策,此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审视与反省。胡亚敏认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提出的艺术生产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审美属性的这一论断,在今天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清醒地认识艺术生产的这一特殊性,对当代中国文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要“合理掌握生活消费增长的幅度,使之与生产的发展的相适应”。这是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消费的增长与生产的发展,二者必须相互适应,这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违  相似文献   

8.
书籍插图既是独具魅力的艺术品,又是以买卖方式刊刻传播的商品,这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明代书籍插图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入手,介绍它们各自的基本状况,并分析了影响书籍插图艺术生产与消费的种种原因,其中市场经济的繁荣以及读者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其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方式,那就是自娱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自娱式消费、寄食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特权式消费、卖艺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平民式消费。三种艺术生产与消费方式各有其特点,并在中国古代歌诗发展史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三种艺术生产与消费方式互相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歌诗艺术向前发展。研究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问题,对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史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曾在1951年《新建设》和1959年《文艺报》上讨论过两次。可惜都没有展开深入下去。最近,在《外围文学研究》杂志上又有文章论述这一问题。为了参加讨论,特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发表出来,希望能引起争鸣,从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一说到生产与消费“开始就要声明,我们指的是某个一定的历史时代”,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与消费。“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以下引证相同处不再注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生产一般”的意义上正确认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增长,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和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让我们设想人之为人,他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于是,恋爱只能和恋爱交换,信任和信任交换,等等。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影响别人,你必须是个对别人真正有激励和鼓励作用的人。你跟人的每种关系,你跟自然界的每种关系,都必须是符合你个人的现实生活和你的意愿的对象的特定表现。——马克思语  相似文献   

13.
论生产与消费矛盾形成的经济发展周期性刘德泉于明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具有周期运行的规律性,但其特点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根本不同。深入研究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正确认识与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规律,对于促进其发展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把对这种关系的阐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缺少的理论之一。一八五七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重要理论。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一些书信中也多次论述了这一道理。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当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到能够对艺术实践活动进行某种概括和总结时,艺术生产的目的问题就被作为一个基本的美学范畴提出来了。过去形形色色的艺术家、美学家各各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阐述了艺术生产目的的一些问题,也有过不可抹煞的贡献,但始终未能全面、科学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其根源何在呢?除了一般的剥削阶级阶级偏见之外,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只从艺术的本身去把握,探讨艺术生产的目  相似文献   

16.
高品 《理论界》2005,(11):146-146
文章主要阐述了卡通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在东方,中国的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①的主张。在西方,瑞士的布洛(1880~1934),在他的美学著作《作为一个艺术中的因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中说:“当人与艺术接触,或者仅仅作为欣赏者或者作为创作的艺术家,而对艺术发生一种无我的但又如此有我的关系时,心理距离在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上就代表着此种关系所固有的一种特质。”②“无我”,就是主体同客体无心理距离,合二为一,也就是…  相似文献   

18.
1978年底,我写了《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问题》一文(刊《江汉论坛》1979年第2期),对当时我所看到的国内外有关论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其中包括张怀瑾同志的两篇文章:《马克思关于艺术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是“过时”了吗?》(《文艺报》1959年第4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1期)。本文拟专就张怀瑾同志发表在1981年第4期《学术月刊》上的《再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兼答何国瑞、刘世钰诸同志》一文(以下引张的话未注出处者,均见此文),与张怀瑾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9.
论文艺服务价值的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亦光我们肯定文艺具有意识形态性,同时也肯定文艺具有价值性,我们把文艺看作是审美反映性和价值创造性相统一的审美实践活动。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因为在现实生活条件下,文艺具有了意识形...  相似文献   

20.
卢衍鹏 《东岳论丛》2019,40(11):32-37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指明了艺术批评的生产属性,这是艺术批评生产属性的逻辑起点。沿着马克思的思路,西方艺术批评生产理论史涵盖了艺术技巧、艺术生产过程、艺术生产方式、艺术生产关系等艺术批评的各个环节。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要以马克思生产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艺术生产经验,解决学科本位问题,把握艺术批评的主体立场和价值取向,创新艺术批评的阐释模式和话语系统,增强艺术批评实践性和生产性,形成开放、独立的艺术批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