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旦史学集刊》(以下简称《复旦史学》)是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创办的史学刊物,2005年创刊。如朱维铮先生在创刊词中所说,《复旦史学》以讲人话,讲真话,讲实话,讲新话,讲短话为办刊之宗旨。目前已出版三辑,为《古代中国:传统与变革》、《史与诗:世界诸文明的历史书写》和《江南与中外交流》。常设栏目有专题讨论、研究论文、书评、学术动态、学人专访和学术演讲等。《复旦史学》始终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社会史》暨社会史知识体系座谈会,由人民出版社、《历史研究》杂志社、山西省社联、山西大学共同主办,於1992年6月19、20日和7月8日在太原(山西大学)和北京(人民出版社)召开。《中国近代社会史》是我校历史系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乔志强主编、经历十年培养研究生的过程,带领社会史的研究梯队完成,已於1992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问世后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为听取学术界的意见召开了这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武汉科技大学张继才教授的专著《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研究》于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近代中国联邦主义发生、发展及其衰亡为主线,揭示其演变过程、各阶段表现形式及特点,阐述其历史地位。主要内容有:第一,揭示了中国近代联邦主义产生的历史渊源。联邦主义作为近代一种国家结构理念与制度,是与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构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换言之,联邦主义是近代国家在构建国家结构时的一种观念或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本系统的中国近代著名编辑家评传。是书全方位展示了一代风云人物梁启超、王韬、章太炎、张元济、蔡元培等中国近代十大编辑家风采。既往的论著较多注意了他们在政教学术等方面的成就,此书则以编辑学眼光对他们进行了全新的多角度审视。通过探讨个体编辑家的前进路向,管窥了晚清一些最著名书籍报刊的  相似文献   

5.
清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主任高翔研究员撰著的《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导论、正文五章、结论、附录和后记,共495万字。这是一部关于观念文化史的著作,作者对18世纪知识界议论最多的三大问题———伦理问题、学术问题、政治问题分门别类进行了考察,对18世纪以后知识界的发展趋向做了合理的剖析,提出了许多令人称道的观点。正如著名清史专家王戎笙教授所说:“高翔同志从一个新的视角,讨论一些老问题。所谓新视角,即从观念变迁的角度,研究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前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海波撰著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四卷)一书,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四卷)全书分为  相似文献   

7.
由我校孙中山研究所副教授段云章、邱捷合著的《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全书约38万字),是“孙中山研究丛书”第一批专著中的一本,已于1990年6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较为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论证,考察研究了孙中山一生与近代军阀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孙中山为近代中国革命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性格,是近年来孙中山研究中又一新的成果。(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秘书长金冲及教授为该书  相似文献   

8.
近代史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战士们开赴战场,在两旁欢呼的人群中行军时,他们中的许多人意识到,他们此去可能会战死,但是并未意识到整个生活方式将与他们一起被埋葬。事实上,从那时以后,下述的四种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的文化,这四种力量是:科学、工业化、群众的解放、全球性世界的形成。这些力量所产生的影响,同样标志着史学的发展,甚至在历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比较史学已成为我国史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范达人副教授多年致力于这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新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当代比较史学》一书,便是他近年研究成果的汇集.该书在理论和史实结合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当代比较史学的可行性、功能、模式与具体程序等问题;论介了苏联、美国及港台地区比较史学的现状.另外,  相似文献   

10.
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曾改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晚号瘉壄老人,福建侯官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眼光之锐利,思想之深邃,“超过了他同时代的绝大多数思想家”。严复虽然在史学上没有什么具体研究,但他介绍传播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文化,推动和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奠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理  相似文献   

11.
陈训慈是现代著名学者、图书馆学家,其早年以治史著称.他对史学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等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提倡建立全国性的史学会,主张改良落后的历史教科书,有助于近代中国的史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史学与学术刍议——张岂之先生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读后张越(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员)一、史学史与学术史本书首先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范畴:史学学术史。我国学者一直注重对学术史的研究和撰述,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到刘向、歆父子的《别录》、《七略...  相似文献   

13.
我校经济系教授魏永理撰写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纲》下卷,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12月出版。该书53万字,共分五章,对1914到1949年旧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演变、乃至最后崩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与分析。同目前已出版的同类著作相比,该书具有自己的体系结构和历史分期;在内容方面,既吸收了学术界的最新成果,也提出  相似文献   

14.
《新尔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该书前两个部分“释政”、“释法”收录了大量的法律新词,这些法律新词以其收集的广泛性和系统性,奠定了近代中国法律新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典范的构建中,《史学月刊》具有重要地位。1951年1月,《新史学通讯》创刊,创刊后的最初阶段关注中小学历史教育,贯彻唯物史观,明确历史教育目的,宣扬爱国主义,介绍历史教学经验,为历史教学答疑解惑,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历史教育体系的建立,贡献良多;同时,又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讨论与建构。1957年《新史学通讯》更名为《史学月刊》后,加强学术性与专业性的转向,引领历史人物与历史评价、农民起义、历史主义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大讨论,对于新中国史学典范的构建与史学人才的培养,均卓具建树。  相似文献   

16.
我校历史系副教授行龙所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零3千字。本书第一次从社会史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人口史进行了探讨。全书共分七章:人口数量的演变;过剩人口问题;人口分布及其流迁;人口城市化;人口诸种构成;近代人口思想述评;历史的延续。作者努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将人口问题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社会的历史环境中,并将人口问题和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分析论证中,作者还注意吸收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史、经济史、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对中国近代人口问题作了探讨。其中关于近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过剩人口的特点与影响,社会动乱与人口过剩的关系,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特点与模式等问题,都是作者首次提出。它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从另一个视角加深了人们对半殖民半  相似文献   

17.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与之相适应中国传统史学在其观念和内容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传统史学中经世致用思潮的再度崛起、边疆史地研究开始兴起、外国史著编译掀起热潮等三个方面。上述三个方面为传统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最终构成了近代史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实证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西方不同。西方的近代实证主义史学建立在科学发展基础之上,除了继承兰克客观主义史学要求的如实直书外,还注重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实证主义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因为实证主义史学的进化观念、实证方法与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朴素进化观念、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有着相通之处,从现实条件讲,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赵璐博士的<中国近代义利观研究>一书2007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赵璐博士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中国义利观的近代转型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进行论是中国哲学思潮的主流。进化论唤醒了民族意识,加速了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为史学变革提供了社会条件;进化论直接否定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教条、复古史观、循环史观,促使人们冲破凝固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僵化的、封闭的思维模式,为史学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史学领域经历了激烈变革,进化论与史学变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