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针对关于我国是否是竞技体育强国的诸多争论,通过5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我国应是竞技体育强国或者称之为奥运强国,而非体育强国。并就如何实现我国由竞技体育强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试图通过对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辨证研究和探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必须从我国要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举国体制”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保证、要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大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群众体育、中国将迎来群众体育时代等方面的途径,实现群众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探我国迈向世界体育强国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意义,对我国竞技体育不同类型项目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以及竞技体育与运动员、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的协调性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及其与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美国的比较,论证了我国还远非一个体育强国,提出了我国迈向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是“体育强国”提法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方法,探讨了"体育强国"的真实含义,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体育目前的状况和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体育强国"不仅仅只有竞技体育、奥运体育,它更应当包括一个国家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法制、体育设施、体育人才、体育经费、国民体质状况、体育科研水平和体育媒体的素质等.认清"体育强国" 的意义,有助于正确地制定我国体育各个方面的计划,为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体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国家治理的时代进程。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提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如何通过有效的体育治理来实现体育强国战略,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体育治理目标定位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还存在偏差,体育治理组织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体育政策的执行,同时体育治理利益多元博弈对体育治理方式提出挑战。体育治理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为根本导向,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方式等层面进行深度改革,助力体育强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建设体育强国不仅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提振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还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实质,更是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有效抓手,是增进国家间交流、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要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与争创世界一流三个维度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的体育兴国战略思想历经萌芽、形成、发展与深化四个阶段,从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到中国人民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从跨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到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始终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全面比较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的体育兴国战略思想,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对于新时期我国建设世界体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育强国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既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预示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战略举措于2021年正式发布,并明确规划了到2035年的体育强国建设远景以及推进目标。现如今,体育强国战略处于不断的推进和构建之中,并极大地推动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和构建,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本文将结合我国体育强国的推动和构建,思考并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构建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倡导学校加强体育工作的落实,而且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体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中的作用,不断深化拓展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影响力、把握力和感染力,通过优化育人培养体系、营造育人文化氛围和完善育人管理平台,拓展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厚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
距北京奥运会的胜利闭幕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中国在上届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成绩,令国人激动不已,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人们的思考:中国是不是已经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了呢?就这一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了探讨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出发点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竞技体育异化问题,特别是采用尼采的“权力意志”对竞技体育异化产生的根源进行探讨。试图从更广泛的角度研究竞技体育异化问题,再次唤醒人们对体育异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基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学者对“民族”和“民族主义”一直存在歧义.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政治概念,一种认为是文化概念.笔者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既要从政治上界定,又要从文化上界定.只有这样,才会全面理解“民族”和“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 ,这对于党一贯致力推进的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党从来就是民族复兴伟业的积极推动者与忠实实践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是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大业进入到第三步的里程碑。因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全球战略眼光来观察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在国际竞争这一终极格局中阐述了民族复兴的宏大意义 ;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规定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将民族复兴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紧密相联 ;从党的建设切入 ,将党的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历程紧密相联 ,准确把握了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同时赋予这一事业以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学界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争论缘由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国际学术的跨文化交流,出现本土知识与世界其他知识对接或对话问题;另一步面,由于整个国家及世界话语情境的变化,旧的知识需要批判与反思,新的知识体系需要被重建.汉语的"民族"概念已经固化和内化,不能与"族群"概念随意置换,更要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对"民族"和"族群"概念进行过度泛化.汉语中强调"民族"概念是为了始终体现国家建构的历史文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也并不相同。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主义同时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和价值体系的稳定性。在其演变的过程中,逐渐从最初的情感认同过渡到与国家根本属性的理性认识相结合的现代涵义,呈现出以地域意识为核心、民族自决和民族利益为表现形式、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三大特征,并形成了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利益认同三个层面的互相叠加、互相包容的语义特征。全面认识和理解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初期,顾颉刚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并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从而引起众多学者的争论。因为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这个讨论没有充分展开,但为以后民族理论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者、历史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民族理论、历史理论方面提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尤其是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和白寿彝“多种形式的多民族统一”的历史理论,高屋建瓴地揭示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中国民族理论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国家权力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发生了多方面深刻而持久的变化;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很大的挑战;在全球化时代要维护国家主权权力,需要树立“新主权权力观”。  相似文献   

18.
“帕措”认同是大坝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重要内容,是大坝村权威存在和展开的基础。在现代中国西藏乡村发展过程中,国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和影响因素。在乡政府的主导下,国家通过对村民的经济资助和村支书选举的控制,深刻地影响了村委会的权力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