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国外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已有一些成功经验,而我国民族地区受历史、自然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探究国外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官  王凌 《学术探索》2013,(10):141-145
云南民族自治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二是普及程度较高,发展水平总体均衡;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教师配置更加均衡,教师队伍性别结构、民族结构、教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更趋合理;四是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总体向民族自治县倾斜;五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六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管理运行机制不断优化.总结云南省民族自治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强调教育公平,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体系;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流动机制,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基本均衡;五是努力改进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我国义务教育提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明确要求,这对于我国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自此,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都向均衡发展逐步迈进.然而,至今为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外语教育均衡发展并不容乐观.主要探讨了大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外语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础,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关键,对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为我国提供了借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通过制度重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追求,以"七种制度"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重在教育的外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后者重在教育的内力,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随着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入了质量提升的优质均衡阶段.内涵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必然选择.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性实践,推动学校整体的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6.
关于推进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推进河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以实现义务教育入学条件、教育条件、教育质量的基本均衡.  相似文献   

7.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打牢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本文论析了河北省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建立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是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种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结果与发展目标有显著差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即从以资源投入为驱动、强调同质发展、依靠政府扶持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驱动、强调特色发展、依靠学校自主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关键在于统筹安排、合理配置,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地区教师质量;珍视学校之间的差异,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健全学校管理机制,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供给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阻碍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下一步,应重新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强督导评估,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城乡教师配置;坚持义务教育多渠道筹资原则,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供给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郝淑华 《理论界》2007,(3):107-108
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的公正、公平,是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探寻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过程中,不能简单采取“杀富济贫”的手段寻求教育发展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只有树立科学的“均衡发展观”,推动高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公正与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