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的执政理念决定了党必须做到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要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执政地位,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特别是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2.
曹东 《南都学坛》2008,28(2):136-140
党的执政方式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安全和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党的执政方式从广义上说是执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从狭义上说是政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它经历了政党指挥型、政党取代型、政党引导型的演变过程。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需采取以下措施:党政职能要分开;党的执政方式应向依法治国转变,即要规范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党与行政机关、党与司法机关以及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体制与机制的角度出发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也就是要明晰党的领导体制与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建立执政党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执政方式,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在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依法执政是关键,是实现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依法执政要求党领导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树立党的权威。但是,也要看到依法执政的局限性,防止出现滥用法律和以情代法的误区。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新发展--学习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具有全局性作用。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关键是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最重要的是党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5.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的执政方式科学与否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关系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执政地位的巩固。  相似文献   

6.
政党执政是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党的执政方式归根结底就是执政党在国家权力系统内怎样运作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党政关系或党政运行机制。民主是政党职能的“内核”与“原点”。完善政治体制的重要课题,是正确处理党同国家,党同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党同社会的关系。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错,必须同步进行。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执政党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活动,它有依法执政的责任与义务,而不能享有任何超出法律范围之外的特权。  相似文献   

7.
十五大明确将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对从根本上解决以往执政方式上的弊端 ,为党的领导方式上的根本变革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为了实现这一转变 ,就要依法治党 ,切实做到党政分开 ,并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把执政党的领导方式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是探索执政规律、总结执政经验的需要,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执政体制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执政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必须实现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的统一,党内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统一,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必须坚决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使党的主张依法转化为国家的意志,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三大历史任务的需要。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理论、实践课题 ,必须认真对待以下几个问题 :认真总结共产党的执政经验 ,在新时期获得新启示 ;发扬党传统的革命精神 ,处理好执政为民与革命为民的关系 ;正确定位党的领导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0.
"执政方式现代化"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关于"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内涵;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原因;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途径.研究认为,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就是要实现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0化等;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急剧变化,使得我党的执政条件、执政环境等很大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党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变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硬权力是一种制度性支配权力,软权力则是一种非制度性柔性权力。软权力对硬权力能产生乘数效应,两者协同可构成真正强大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建党历史中,在各个不同时期进行了硬、软权力协同建设实践探索,一方面高度重视发展党的队伍、武装力量、政权组织、制度体系以及国家机器和党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机制等方面的硬权力建设;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通过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党员榜样效用、领袖群体人格魅力吸引、真情为民服务、创造良好政绩等方面努力所形成的感召力、影响力、吸引认同力,充分发挥软权力作用。这种硬权力与软权力协同构成的领导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事业发展和人民拥护的重要保证,也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提供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董必武是新中国在政法工作方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认为执政党要通过依法执政的方式,逐步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不宜再开展大规模群众运动,应当依靠法制来治理国家,做到依法办事.要党政分开,党员干部要带头守法,人民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与质量是党的领导的两个方面。贯彻和落实十七大精神,党的领导权力质量建设是一个必然的命题。"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结合重庆文理学院的个案认识和运作实践分析,高校可以从质量文化、权力配置、机构设置、干部配备和决策机制等几个层面着力培育党委领导权力质量。  相似文献   

14.
"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依宪执政的宪法理念凸显出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强化了党执政的合宪性基础,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具体化,其内在地要求党的宪法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5.
对构建党的政治合法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法性是权力的一种形态,是“没有权力的权力”,是任何政权都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21世纪的今天,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考虑政治现代化问题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合法性运动”问题,以建构、加强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而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在于持续提高党委领导权力质量。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是领导权力满足高校各类顾客及相关方发展需要所呈现出的向好和趋善。就高校实际而言,规范高校内部权力关系,乃是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得以实现的核心问题。这种领导权力质量最主要的实现路径在于规范高校党委领导权力与行政权力、学生权力、学术权力和教师权力的关系,其落脚点在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两委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考察和思考,认为欲改善农村两委关系必须依法确立党支部与村委会的权责界限,党支部把握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等方向性事务,村委会办理发展生产、修路架桥等具体事务;积极探索改善两委关系的新路径,同时,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提出程序化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在中共执政初期面临着三大考验,一是能否把新国家建设好,二是党自身能否建设好,三是能否将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好。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在执政的实践中,党的执政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