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西西陆路是东北地区的交通干线。自唐代渤海国开始,这条线路就是东北与中原连接的纽带是我国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代以后,海西西陆路和海西东水陆城站、纳丹府东北陆路一起组成开原北陆路,与开原东陆路、开原西陆路构建出东北地区的交通路网,承担着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中国与蒙古、俄罗斯等北方国家之间的陆上交通,也是东北与中原、我国与蒙古、俄罗斯、东方与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在我国东北,特别是“三肇”地区驿站作为海西西陆路的起点组成部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一研究,有助于我国从历史的角度,加强与蒙古、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2.
一祺州,是辽代东京道所属的一个州。《辽史·地理志》记载:“祺州,祐顺军,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州,后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女真兵马司。统县一。”又“庆云县。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州县同治一城,为辽州支郡。《金史·地理志》记载:“咸平府统八县”庆云为其一,“庆云,辽祺州祐圣军,本以所俘檀州密云民建檀州,密云,后更名。有辽河。”金王寂《辽东行部志》云:“戊午早,解鞅于庆云县。县本辽之祺州,皇统间始更今名。”《辽东志》卷一《地理古迹门》载:“庆云县开原城西八十里,有塔存焉。”  相似文献   

3.
清代奉天的“九旗”,不见于清代钦定的官书和旗佐制专籍。但地方典籍、方志和碑碣中的有关内容,都证实确有“九旗”。一“九旗”出现于康熙朝中期。和“八旗”除共同驻防承德(沈阳)外,还“分驻开原、辽阳、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及凤凰城七处”,直至清末。有关“九旗”史实的记载如下: 1.《开原县志》卷五载:“开原设城守尉一员,总辖九旗: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色尔虐(巴尔虎——原注)。”卷七又说:“九旗兵缺上则地”、“九旗兵缺中则地”、“九旗兵缺下则地”、“九旗兵缺沙堿地”。  相似文献   

4.
季爱民 《西域研究》2007,14(4):63-73
本文根据吐鲁番出土书,分析唐代西州僧尼与坊里居民、与其本家以及僧尼与寺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阌乡县之鼎胡,是后人附会传说中黄帝造鼎的神话,又制造了铸鼎原、黄帝陵诸古迹,诞妄无稽,地志家也不甚注意。至于晋上谷涿鹿城东之黄帝庙,汉上邵阳周县之黄帝陵,唐、宋宁州真宁和坊州中部之黄帝陵、庙,对古今史地,都有关系;唐宋地志家和近人所作的黄帝功德纪、黄陵志、都是混淆错谬,令人恍惚迷离,莫名其妙。因作此考,以备异日方志家之采择。(一)晋上谷涿鹿城冻之黄帝庙“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集解:“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谧曰:在上谷。”正义:“‘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嗣。”○“魏书、太宗纪”:“神瑞二年六月壬申幸涿鹿,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  相似文献   

6.
审判公开原则既是审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公认的审判标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我国,审判公开原则在认知和实践的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分析了审判公开原则在当前未能全面落实适用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审判公开的关键是形成裁判结果的过程应公开。只有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立法完善为前提,以提高法官素质为动力,以审判方式改革为载体,才能使审判公开原则真正地、全面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郝卓然 《东岳论丛》2008,29(3):166-169
行政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包括行政立法公开、行政决策公开、行政程序公开、行政信息公开、行政决定公开等内容。行政公开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适用于行政法所有领域,对行政立法、执法和行政程序都有着重要指导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对行政公开原则的研究,强调行政公开原则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辽金时期,行政区划基本上是路、州(府)、县三级制。 北宋,甘肃境设三路、二十四州(府、军)、五十一县。(监、尉司)路置转运使,总民兵之事,州的县官称某某知事(简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县除首都所治为赤县,首都之旁的县为畿县外,以户口多少和经济发达程度为标志把县分为五等: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下。 永兴军路,治所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辖甘肃境的庆阳府、环州、宁州。庆阳府(宋徽宗宣和七年即公元一一一九年改庆州为府),统三县:安化(今庆阳县)、合水(宋神宗熙宁四年即一○七一年置,省华池、乐蟠二县为镇,今合水县)、彭原(原属宁州,宋神宗熙宁三年即公元一○七○年划归庆阳府,今宁县)。环州,(宋太宗淳化五年即公元九九四年改通远军为州),领通远(今环县)一县。宁州,统三县:定安(今宁县)、襄乐(故治在今宁县东北)、真宁(今正宁县)。  相似文献   

9.
(5)魏侍中应璩在直庐,见一白狗,问众人无见者。逾年卒。近犬祸也。(二、犬祸、923)原标点易生歧义。根据上下文来看,“问”的对象应是“众人”,“无见者”则是叙述的结果。“众人”之后逗号不可缺。(6)晋武帝太康八年三月乙丑,震灾西阁、楚王所止坊,及临商观窗。(三、火不炎上、933)“震灾西阁楚王所止坊”是一句,中间不当停顿。“西阁”为西端之宫殿,《汉书·杨恽传》:“恽上观西阁上画人,指桀纣画。”何晏《景福殿赋》:“屯坊别署三十有二。”注:“坊,别室也。”“楚王所止坊”应在“西阁”内,震灾西阁内楚王所止坊一处,而不是“西阁”和…  相似文献   

10.
万晋 《东岳论丛》2013,(1):79-84
唐代长安"里"、"坊"之称并存,大致指代相同的地域空间。但与乡村中作为基层社会户口编制单位的"里"相比,唐代城市中的"里"有其特殊性,两京的情况更是如此。唐人墓志中对"里"的强调,突显出人的地缘关系即"里望"。唐代两京和地方城市的坊设有"坊正"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之责,免除课役,但没有设"里正"的固定制度。  相似文献   

11.
里坊是古代都城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坊之置始于北魏平城,洛阳、邺京沿置。邺南城400余坊,北宋时已不可名状。稽诸石刻,可考证出东魏北齐邺京28里3坊,里、坊置正,分掌管理和治安。城内置坊,城外置村。里承汉制,坊启隋唐,邺京里坊制度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考散盘、纪吴王正井邑田说:“导,陟州刚。登(广屰)。降(或木)”按:盘铭的刚,即“陟彼高冈”的冈。现在华北通谓之原。又考广韵:“周、州、舟同音,职流切。”是散盘的州邑,就是郑语的秃姓舟人,也就是西周金文所说的州人;散盘的州刚,就是宝鸡县志所说县东北三十五里的周原。州、周音同,假周为州,未尝不可。但县志既误以为这是岐周之地,而史地家、金文家也无由考知舟——州邑的所在。原、有阶层,所以关中常说有头层原、二层原的区别。尔雅说:“广平曰原。”说文:“(广屰)、却屋也。”段注说:“开拓其屋使广。”陟州刚。”是说上升周原。说:“登(广屰)。”是说已经上升到原顶广平处。说:“降(或木)。”是说下到头层原的(或木)地,南临湃水、渭水了。毛诗皇矣篇说:“柞棫斯拔?痹蛩得飨衷诘尼健⒈Α⒎锵枰淮鄺АR蛭囟鄺?所以取棫以为名;因为地临湃、渭,所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省开原县庆云堡西十里的地方,有一称为“双楼台”的地名。此处便是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明代辽东边墙新安关(亦称西关)的遗址。因是新安关门楼坍塌后的两个座基,后人称之谓“双楼台”。新安关原是开原境内西部平原上辽东边墙的一个重要关隘。辽东边墙始建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是为防御游牧于开原西北之兀良哈等部的扰掠而修筑的。但是,此关同时也是兀良哈等部与内地汉族通商互市的一个通道。新安关原是建在土丘上,其座基为两个土台。据清代咸丰年间《开原县志》记载:“每台高约五丈,下垒红石,上砌古砖,南北对峙,相距丈余,中设复道以联之,道下有门。”这门即是新安关的关门,是边墙内外通行的必经之路。关门是券形的,除有两  相似文献   

14.
梧桐坊     
[壹] 京城最大的舞坊,是近年才突然蹿红的.舞坊里的舞姬轻易不出舞,一切都要看坊主的意愿.当坊主不愿意的时候,就算你是京城首富、皇亲国戚,也请不动舞坊里的舞姬;  相似文献   

15.
(一) 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九日。严酷的哈尔滨冬季,刚刚过去。户外的空气在阳光照耀下开始有了一点暖意的时候,东社部部长派我去战争刚刚沈寂下来的前方——开原,执行一项任务。开原,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于二月廿八日解放的。给我的任务是留在前方(不限于开原),了解一下情况,相机开展情报工作和瓦解敌军工作。此外,还负责把从敌区来的王凤起、富平夫妇二人送回沈阳,然后与我取得工作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论人民代表大会公开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代表大会公开原则是建立在人民主权思想、市场经济的平等观念和权力监督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活动及其过程公开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或决定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公开两方面.实现公开原则的途径是建立旁听、报道与转播、刊载和查阅等制度.  相似文献   

17.
唐代病坊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坊唐贞观时期已出现 ,时称疠人坊 ,至迟武则天时代有了病坊这样的名称。它以病人为收容主体 ,南朝齐梁的六疾馆、孤独园等已具病坊的雏形。在病坊建立中 ,除了佛教因素 ,不应忽视中国传统思想 ,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官办病坊中病人除了依赖政府救济 ,还必须从事一些生产劳动 ,条件许可仍要外出谋食。从性质看 ,它是一个以工助赈 ,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慈善机构。  相似文献   

18.
一在北宋都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旧的坊市制的崩溃,商店可以在城内外沿街设置,高大的酒楼不断涌现,商品经济活跃起来,同时开始出现了都市的文化娱乐市场——瓦市。宋人称瓦市又为瓦肆、瓦舍、瓦子。这大约分别指其市场性质、建筑形态及习惯的称谓。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记述的北宋都城东京(河南开封)的瓦市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保康门瓦子和州北瓦子。关于东南角楼附近的桑家瓦子,孟元老说:  相似文献   

19.
元《浚州达鲁花赤追封魏郡伯墓碑》考释任崇岳1974年河南浚县大山南坡的山南头村农民,在农田建设中挖出石虎、石羊、石牌坊的残件,并发现一座砖石结构之墓,从中拣到白色瓷盆、瓷碗、瓷盘等器皿。同年浚县砖瓦厂在施工中又发掘出《中义大夫汉阳府墓志》,墓志长方国...  相似文献   

20.
<正> 北宋雷简夫与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关系鲜为人知。后世多以为苏氏父子纯系上层要人荐拔,殊不知雷简夫亦有举荐之功。雷简夫(1001—?),宇太简,同州合阳洼雷村(今陕西省合阳县雷家洼村)人。《宋史》卷二百七十八有雷家四代之传:雷德骧、子雷有终、孙雷孝先、曾孙雷简夫。《雷德骧》传云:“雷德骤同州合阳人”,“宋初,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员外郎、判大理专。”后累迁右谏议大夫、户部传郎等职。明嘉靖二十年(1541)魏挺揆所撰《合阳县志》及《同州府志》亦有雷家祖孙传记。以上正史及地方志所记,均与1972年在合阳县杨家庄乡南太册村出土的《大家故雷公(有终)之墓志铭》内容相一致,俱言雷家四代有文韬武略,被时人誉之为“诤臣”、“勇将”。初时,雷简夫不乐仕进,仁宗康定中,枢密使杜衍荐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签书秦州观察判官。转知坊州、阆州,又因张方平之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