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是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从犯罪构成理论入手研究警察职务犯罪的构成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警察职务犯罪的本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遏制和预防这一司法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2.
盘查不规范的现象在执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不仅不利于保障相对人权益,同时也是对警察执法权益的损害,而最终还将构成对国家执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威胁。因此,应从完善立法,提高民警防护意识和实战能力以及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实现盘查行为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警察担负着使用武器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的神圣职责。为了规范警察公务用枪行为,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公务用枪及行为进行了规制,包括法律法规和刑法规制。一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对警察公务用枪行为从主体资格、使用情形等方面作了授权性规定;另一方面,警察公务用枪的法律规制中的相关规定又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之适应警察公务用枪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警察温情文化是以温情为内涵、以警察为主体,以执法行为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色文化.构建警察的温情文化,使温情在警察队伍中成为一种氛围,成为每一个警察的素养,在刚性执法中饱含温情,在温情中体现法律的威严,体现出以德治国的精神,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警察温情文化,有助于民警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服务宗旨,自觉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创社会的长治久安;构建警察温情文化,有助于在打击违法犯罪之时,能够以柔克刚,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益;构建警察温情文化,有助于改善公安机关内部关系,化解矛盾,团结协作,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喻义东 《云梦学刊》2006,27(3):64-66
从角色理论看,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不清以及当代大学生社会角失调造成的.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说明实施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大学生所充当的社会角色是失败的.只有通过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民价值体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指导,才能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着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在国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漠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加快、过度旅游开发、管理不当,都加剧了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体系存在缺陷.从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应确立工程立项文化遗产评估先行程序,确立文物保护经费的政府责任,组建文化稽查警察队伍.从制裁破坏文化遗产违法犯罪行为的视角,应强化对破坏文化遗产行为负直接或领导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对法人违法犯罪,在进行刑事、行政责任追究的同时追究当事人的民事责任.严密破坏文化遗产犯罪的刑事法网.  相似文献   

7.
慎独:网络道德建设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长秋  徐婵娟  周彦 《船山学刊》2004,(2):182-184,188
一、网络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形成根源 人是网络的操作者,网络的魅力和破坏力均根源于人.而人又是有思想有行为的人,不同人的思想道德层次不同,其行为均会对网络系统及其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网络的发展又会对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新的影响,发生价值观念偏移、不良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紧急侦查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侦查行为既是侦查必要性的需要也是警察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内容.因此法治国家均赋予了警察在紧急情形下无需令状直接实施强制侦查行为的权力.但是紧急侦查权缺乏令状的事先司法控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法治国家采取限定紧急侦查行为的范围、种类,提高紧急侦查行为的实体要件,加强事后司法审查以及推广电子令状等多种方式对紧急侦查行为进行必要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公安民警盘查权的人性化行使应当体现在三个方面:正确适用盘查,依法准确地行使盘查权;客观、公正地实施盘查;规范、合理地实施盘查.当场盘查的人性化适用,要把握适用对象条件和盘查方式,准确、规范、合理地实施盘问、检查.然后,根据当场盘查情况,客观公正地做出处理.继续盘问的人性化适用,要严格依法执行继续盘问的有关规定,完善救济制度.人性化执法依赖于执法环境的改善,民警人性化行使盘查权,需要群众和盘查对象的人性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论留置盘查     
留置盘查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 ,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侵犯公民的权利。本文作者在阐述该项制度在立法的缺陷和实务部门运用中产生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对该项制度的完善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1.
王彬 《兰州学刊》2006,(4):190-193
短信息不但是一种人们联络和沟通的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但短信息在发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即不法分子利用短信息实施违法犯罪。并且,随着短信息应用范围的扩大和短信息传送技术的发展,通过短信息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多,社会危害也将更加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对不良短信行为的研究,以找出应对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饶志静 《理论界》2008,(12):77-79
嫌疑分类是平等权分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判断何谓嫌疑分类,存在多种理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性倾向、犯罪前科、户籍(身份)、健康的分类,属于嫌疑分类,应有应受严格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诱惑侦查法理的新近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诱惑侦查在实际运行中呈现欺骗性、主动性、诱导性三大特征,具有传统侦查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诱惑侦查手段却蕴涵着风险性,运用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是侵犯公民的人格自律权,二是冲击社会信用体系,三是存在警察滥权的可能性。美国诱惑侦查法理的发展,要求在采取诱惑侦查之前应具有合理嫌疑,对被告心理状态和政府行为进行全面审查,更加注重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圈套抗辩成功的可能性增大。由于我国法律对诱惑侦查尚未明确规定,借鉴美国诱惑侦查法理,应坚持合理嫌疑原则、审查监督原则、适度诱导原则、综合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问题,存在着两种值得商榷的观点。一种认为,我们同各种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犯罪分子的斗争不属于阶级斗争;加一种认为,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活动都属于阶级斗争,并进而认为人民内部也有阶级斗争。我认为,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情况极为复杂。其中既有敌我性质的阶级斗争,又有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的反映。两者现象类似而本质不同。透过现象认清本质而划清二者的界限,有利于明确经济领域中阶级斗争存在的“一定范围”,正确区分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前提是行为必须符合后两罪的构成要件.<刑法>类似条文的性质,属于注意性规定而不是法律拟制.从罪数理论上讲,由于致人重伤、死亡的故意内容可以包容于斗殴的故意内容之中,斗殴既是聚众斗殴罪的实行行为,也是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刑法>第292条与第232条、234条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转化犯的规定,有减少死罪数量和统一司法的作用.实践中应当坚持构成要件标准来确定转化的具体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台湾和大陆两地通过警察防治家庭暴力的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立法模式上,台湾采用的是专门立法模式,大陆则无专门法规.在基本态度上,台湾要求警察主动防治,大陆则属于被动应急.在职责明确程度上,台湾对警察防治家庭暴力的职责有细致而详明的规定,大陆的规定则比较原则和简单.  相似文献   

17.
违法犯罪信息公开对于推动司法公开,实现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风险评估等具有积极意义。违法犯罪信息兼具公共信息和个人信息的属性,使得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违法犯罪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对违法犯罪人回归社会形成制度性障碍。因此,有必要科学界定违法犯罪信息公开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明确违法犯罪信息公开的程序、途径、期限等,以平衡公共利益与违法犯罪人权益保护,实现违法犯罪信息公开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师 《理论界》2005,3(8):31-32,22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法律重在惩罚已经违法犯罪的人,而道德建设则是重在教育那些尚未违法犯罪的人,前者靠国家机器和威严来起作用,后者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二者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运行,各自起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和领会“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谢旖隽 《湖南社会科学》2007,(2):172-173,176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诱因分析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社会各种消极现象的综合反映,也是行为失范的必然结果.Hirschi(1969)的社会控制理论主要依托于以下四个概念:联系、承诺、投入和信仰.  相似文献   

20.
我国警察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与警察职业生活过程各种要素相互影响并长期积淀的结果,它有不同于社会其他亚文化的伦理诉求。能使警察将此伦理诉求转化为现实职业行为的精神力量,便是警察的责任意识。在警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警察责任意识与警察文化的职业价值观核心问题、警察制度文化,以及警察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演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推动警察文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