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问陶《船山诗草》,中华书局1986年版点校本收录了《船山诗草》二十卷和《补遗》六卷,在出版说明中,编者云:"张问陶《船山诗草》以外的作品,我们未及广泛搜集。"的确,《船山诗草》并未囊括张问陶的所有作品,我在浏览文献时,  相似文献   

2.
著名诗人、书画家陈含光先生早在20年代已被誉为光、宣诗坛108将之一。诗人1948年由其哲嗣陈康博士迎养于台北。本文仅就其《台游诗草》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诗人的诗歌主张予以评述,以期于扬州地方文化的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郑观应是满清末年广东诗人、实业家,其《罗浮待鹤山人诗草》反映了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由于并不得志而谈玄论道。在郑观应身上,我们看到了满清皇朝统治下的具有爱国忧民胸怀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籍四川遂宁,清代诗人。兼工书画;乾隆时中进士,授检讨,曾分校顺天乡试,官御史、吏部郎中,终山东莱州知府。 张问陶主张诗歌应写性情,有个性,反对模拟;与袁枚诗主性灵说相吻合,为袁枚所称赏。作品多表现日常生活情趣,有不少纪游、写景、题画之作,亦间有反映白莲教起义、清军腐朽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部分诗篇情调抑郁。有《船山诗草》二十卷,《船山诗草补遗》一卷。  相似文献   

5.
清代乾嘉时期常州女诗人庄盘珠的诗词作品,初有《秋水轩集》、《紫薇轩集》及《莲佩诗草》数种,以抄本形态存在,后《紫薇轩集》、《莲佩诗草》亡佚,《秋水轩集》以诗词分刻或合刊的不同形态流传至今。冒俊编校如不及斋本是目前最为完善的合刊本。  相似文献   

6.
为庆贺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明清诗文研究室主任钱仲联教授从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寿辰,梦苕庵学术思想研讨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日至四日在苏州大学隆重举行。钱仲联早年即以诗人著名文坛。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旁通史学、哲学、佛学等,重要著作如《鲍参军集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后村词笺注》、《剑南诗稿校注》、《人境庐诗草笺注》、《海日楼诗注》等以无所依傍的开创精神和渊博谨严的治学风  相似文献   

7.
顷读龙再宇同志著《边城诗草》,掩卷沉思,深感旧体诗词这种老树般的艺术形式,完全可以在新的思想感触之下催放出鲜活的绿叶和艳丽的红花。《边城诗草》收录了诗词136首,是作者四十多年来幸勤笔耕的撷英选粹。  相似文献   

8.
李焕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海籍诗人。据赵宗福选注的《历代咏青诗选》介绍,李氏系今湟中县李家山乡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故于公元1924年。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人,次年礼部会考,廷试第一等,签分度支部制用司主事。入民国后,历任西宁县议会会长、教育会会长、内务科科长等职”,还当过贵德县皮毛局局长。他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主要有《惜阴轩诗草》、《惜阴轩诗话》、《寡过堂日记》、《弁言实业杂论》等。诗作中的佼佼者《暮春之初过拉计山》、《虎台怀古》、《湟中杂咏》、《贵德竹枝词》被选入《西宁府续志》卷之十·志余,得以保存与流传。  相似文献   

9.
项穆,明代万历年间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诗人。有著作《书法雅言》和诗集《元贞子诗草》行世。《书法雅言》是一部比较有系统的书学著作,行文大体摹拟孙过庭《书谱》,气息纯厚,“论旨一贯,条理井然,独抒心得”(《历代书法论文选》)。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在《书法雅言》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并且成为全书贯穿一致的论旨。首先,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表现为他把“中和”之美做为书法艺术最高的审美理想。在《中和》篇中,写道:“书有性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在项穆看…  相似文献   

10.
刁素云的诗歌表现出对传统"妇德"与"母德"意识的自觉表现和遵从,明确显露其创作的"德"之表征。通过对刁素云诗集《红薇阁诗草》细致的文本解读,即可了解"德"是认知其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的关键词,组诗《春闺十二咏》更是典型具有不涉艳语的悱恻情致。刁素云及其《红薇阁诗草》所呈现出的"德"性色彩,与明清江南女性创作的总体风貌不尽相同,亦为更为全面、切实地识见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面目提供管窥之机。  相似文献   

11.
据黄遵宪晚年自定诗集《人境庐诗草》(下称《诗草》)编年,《樱花歌》乃作于光绪三年至七年(1877——1881)间,即遵宪在日本中国使馆任参赞官时。此诗音调浏美,比兴杂错,尽其藻缋富赡与篇章开阖跌宕之妙,洵为遵宪力作之一。诗中先描绘当日东京市民“倾城看花”且“人人同唱樱花歌”之情状,继以“道旁老人三嗟咨,菊花虽好不如葵”两句为转折,侈述维新革政前德川权藩时代樱花之富华繁盛,极颂德川氏深仁厚  相似文献   

12.
袁枚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其著作整理之大成者为199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之《袁枚全集》。但有失收之诗文。笔者从《四库未收书辑刊》中得其佚文3篇,为《〈积翠轩诗集〉序》、《〈奈何词〉序》、《〈松花庵诗草〉序》,题诗1首,为《〈培远堂诗集〉题词》。现为移录,并撰为此文。  相似文献   

13.
晚清女诗人刁素云的诗歌创作,存在较为明显地遵循"妇德"与"母德"意识的现象,在描写自身生活和日常情境的文字中,表现出作者对传统道德的接受及所受之影响。这一特点在她的诗集《红薇阁诗草》中有着具体而深刻的体现。题材内容方面,刁素云的诗作主要围绕平常的家庭生活展开笔触,思夫与教子主题占据一定的比重;同时,其作品呈现出温柔敦厚、含蓄的艺术风格。与柳如是、吴藻等女性作家所着力表现的个性独立和精神自由不尽相同的是,刁素云及其《红薇阁诗草》具有浓重的德性色彩,展示出明清女性文学发展真实而丰富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晚清宁波曲家蒋世鼎所作《镜里花》传奇,因近年才被发现并收编于《宁海丛书》中,故关注者寥寥。在《镜里花》传奇清抄本的基础上,参考《鹤警诗草》和《鹤井蒋氏宗谱》等文献,可全面考察蒋世鼎的生平及其创作。《镜里花》既有对《桃花扇》的模仿与借鉴,又在双线结构、“花”意象运用、地方色彩等方面呈现出自身特色,对研究宁波地方戏曲史和清代后期的传奇创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卞之琳三十年代前期的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是卞之琳新诗创作的旺盛期。除《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汉园集》(1936,与何其芳、李广田合集)、《慰劳信集》(1940)外,1942年出版的《十年诗草》,他自称是他三十年代的“诗总集”了,收诗仅75首,可见其选诗之谨严。他的三十年代诗,以全面抗战开始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本文只就卞之琳三十年代前期(1930——1937)的新诗创作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曹操和乐府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安诗人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几乎每个人都曾涉足过乐府诗的创作。曹操的《蒿里行》、《苦寒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吁嗟篇》、《野田黄雀行》、《泰山梁甫行》,王粲的《七哀》、《从军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厅》等等,都是建安诗人所创作而千古传颂的文人乐府名篇。但是,在许多诗人的诗歌创作中,乐府诗的创作只占很少一部分,有的诗人不过只写了一、二篇。曹丕和曹  相似文献   

17.
屈原的《离骚》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诗人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表现了诗人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鲁迅评《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可借来作柳宗元《永州八记》(以下简称《八记》)的评语。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  相似文献   

18.
《吉狄马加诗选》带着大小凉山黑色泥土的芳香步入了社会,走向世界。它是诗人近10年来诗歌硕果的精选,荟萃了诗人135篇优秀诗作。这些诗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诗人的民族的血,反映的是诗人对自己民族的审视和深沉的思索。 诗人吉狄马加,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仅在1985年至1992年8年之中,就出版诗集《初恋的歌》、《一个彝人的梦想》、《罗马的太阳》和《吉狄马加诗选》等。《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组  相似文献   

19.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不幸逝世已经五十周年了,中国人民热爱这位被斯大林同志称为“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诗人引亢高歌革命导师《列宁》和社会主义革命《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热情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愤怒高呼帝国主义滚出中国,使我们难以忘怀;诗人笔下“半截人”的官僚主义者《开会迷》,成为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近两三年来,一个被称之为“’70后诗人”的诗人群落出现在诗坛。在“第三代诗人”和“90年代诗歌”雄居诗坛十余年之后,这一在历史夹缝中艰难生长的新的诗人群落,开始受到了读者的注意。就我搜集的刊物和诗选来看,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偏移》、《诗歌与人》和诗选《时间的钻石之歌———中国新锐诗人诗选》(2000·8)、《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2000·8)、《’70后诗人诗选》(2001·6)等中。另外,《小杂志》、《诗》、《第三者说》等刊也载有他们的部分作品。由于视线所限,有些刊物可能会有所遗漏或被忽视,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