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对在他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总结。商品经济理论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斯大林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理论观点,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察里津城下     
闻一 《领导文萃》2008,(17):55-58
斯大林被列宁授予特别的权力到北高加索征粮,但是列宁并没有授予他军事方面的特别权力。也就是说,斯大林到北高加索去。没有干预战线事务的特别权力。然而,在察里津的征粮却使斯大林得出了不享有特别的军权,不干预战线的事务就不行的结论。斯大林得出的这个结论瞬间使北高加索的局势复杂化起来。  相似文献   

3.
丁学良 《领导文萃》2012,(19):80-83
他们过去之所以被选中并得到升迁,并非是因为出类拔萃,只是听话。他们熬过来了,是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他们之所以浮到上面,首先是由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没有把他们看作是竞争对手。列宁死前看到的机关集权只是冰山一角。斯大林在列宁病变的那两三年里,已做了非常扎实的布置,掌控了日常管理党务的权力,把服从他、完全照他思路办事的机关人员,安排在重要的岗位。随着列宁的去世,这种人事安排加速了。  相似文献   

4.
给斯大林写信据溥仪的回忆,从苏联伯力上车时他与他的家人就被分开了。他被安置在苏联军官的车厢里,这或许是因为这节车厢的条件要好一些,或许是出于保证这位末代皇帝绝对  相似文献   

5.
列宁被囚禁的时代,正是沙皇俄国对待政治犯最为宽松的时期。作家索尔仁尼琴曾将俄国的监狱制度比喻成维护政权的牛角,它的尖端,也即它最锋利,最残酷的时代,是19世纪70和80年代。而越向后,监狱管理越宽松,囚犯待遇越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只牛角"渐渐地变圆了、变秃了,朝着基部越缩越短,直到变得一点也不像一只犄角,只剩下一个毛茸茸的底座儿"。也就是说,相比于它最残酷的时期,此时的监狱几乎成为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斯大林,变得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在莫斯科保卫战前夕,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建议“放弃基辅城”,以免南方苏军遭到德军的“合围”。本来这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但是,斯大林听不进去,当面痛骂朱可夫“胡说八道”,一怒之下,他把朱可夫赶出了大本营。不久,基辅遭到德军合围,守城的红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等到斯大林对朱可夫说“你是对的”时,已是马后炮了。但是,一度当上苏军总参谋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往往能让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自己的意见。每次“闲聊”时,华西列夫斯基往往“不经意”地说些…  相似文献   

7.
从民主的缺失到民主的泛滥--苏共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上的失误、教训苏共倒台、苏联解体后,许多学者认为,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而是缺少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戈氏只是充当了"送葬人"的角色。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研究商榷的。应该看到,在苏共党内民主问题上,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缺少民主的党政体制,对苏联解体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但是,苏联解体后,把板子全部打在斯大林体制的屁股上,没有看到戈氏改革掏空了苏联大厦的墙脚,有欠公允。斯大林体制与苏共党内民主和苏联社会民主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戈尔巴乔夫把苏共党内民主和苏联社会民主搞过了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毋庸置疑,与列宁一样,斯大林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信仰共产主义;两人最大的不同是,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位上,列宁致力于寻找一条合适的途径为实现自己的信仰作准备,斯大林则迫不及待  相似文献   

9.
列宁欣赏斯大林作为领导人的长处,重视斯大林在某些领域中的判断,而且从不怀疑斯大林对事业有高度的奉献精神。不过,到1921年前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弓弦绷紧的迹象。他感到斯大林不仅是个难以与同事们共同工作的人,而且斯大林个人的缺陷有可能会危害布尔什维克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闻一 《领导文萃》2006,(12):106-110
1945年12月30日,斯大林在接见蒋经国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不相信蒋介石,蒋介石也不相信毛泽东。”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期间,斯大林尽管承认蒋介石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但他实际上对蒋介石并不信任;当然,他对毛泽东也不信任。斯大林、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个互不信任的三角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斯大林个人的决策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斯大林的决策总是以苏联的利益为重,总是从这个立场出发来解决苏联和其他国家、其他共产党的关系,苏联和中国的关系自然也不例外。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1949年米高扬秘密出访中国,斯大林、蒋介…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眼光     
蒋光宇  郑辉 《领导文萃》2006,(4):167-168
1953年的一天,斯大林在豪华的克里姆林宫里会见了垂垂老矣的母亲。在此以前的数十年间,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格鲁吉亚乡村,一直在一间小木房里纺她的线。母亲老了,在她昏花的眼睛里,对儿子领导下的苏联几乎是一无所知。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对话。斯大林问:小时候你为什么打我那么凶?母亲答:所以你才会这么有出息。母亲大笑。母亲问:约瑟夫,你现在究竟当了什么官?斯大林答:你还记得沙皇吗?我现在差不多就是沙皇了。母亲又是大笑,然后说:其实我想让你当个神父。真是难能可贵,在一个纯朴的母亲眼里,一个神父与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没有什么两样,同样…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任职最久的元首,斯大林无疑是20世纪少数几个伟人之一。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苏联国界和他的时代。但是斯大林又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引起重大争议的人物,他被一部分人看作英明的领袖和导师,同时被另一部分人看作杀人魔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未能向斯大林一吐积郁毛泽东对斯大林评价甚高,称他是"世界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导师和朋友"。斯大林对毛泽东的评价也不低。1949年毛泽东首次访苏,苏联隆重欢迎,精心安排火车在正午12点到达车站。当天下午6时,斯大林率全体政治局委员在克里姆林宫会议厅的门厅列队欢迎,这是很破格的。当时斯大林紧紧地握着毛泽东的手,端  相似文献   

14.
大国的经验     
一、今天的中国不能靠武训的路子谋发展生存和发展是现代国家政治的基本利益。而不同的发展道路会导致不同的政治后果。苏联在二战前有两种发展考虑:斯大林当时坚持,快速发展重工业;而布哈林则坚持按部就班地从农业、轻工业到重工业,慢慢来。斯大林说布哈林那一套不行,那边希特勒都武装起来了,你还这么搞,找死呀。布哈林不服,斯大林也来个“不争论”。与小平不同的是,斯大林的不争论是搬掉人家的脑袋,搞了个大清洗。他换一批年轻人上来,目标挂帅,埋头苦干。最后,枪、炮、坦克、飞机都造出来了。等希特勒打来时,苏联已形成了很强大的反击实力…  相似文献   

15.
1953年7月10日,莫斯科各报刊登了一则爆炸性消息;几天前,苏联共产党举行了中央全会,决定把贝利亚从苏共中央委员会清除出去,并开除出党。同日,贝利亚的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长职务也被解除。此时,距斯大林逝世还不到4个月。几个月后,贝利亚即被枪决。  相似文献   

16.
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必须把它放在历史的比较中。人们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史,最能表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但其中最具创造性、最带有根本性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自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几乎都是围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展开的。从理论争论上说,从列宁的代关于共产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争论,到斯大林时期关于商品生产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争论,到我国商品经济姓社姓资的争论也是如此。从实践上说,从列宁…  相似文献   

17.
郑异凡 《领导文萃》2011,(Z2):79-83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一是1920年代列宁以新经济政策著称的改革;二是19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三是199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列宁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改革,也是苏联历史上取得成效最好的改革,但不幸在1929年被斯  相似文献   

18.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1):38-41
1953年3月5日晚9时50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因重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毛泽东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时隔不久,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突然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这份秘密报告犹如一颗重型炸弹在克里姆林宫爆炸,其“冲击波”迅速地辐射到苏联全国,乃至全世界。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后,非常气愤。他认为,斯大林确实干过一些错事,但绝不能全盘否定他,不能忘记他办过的正确的事,更不能忘记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援助。斯大林“助蒋抑毛…  相似文献   

19.
秦德君 《领导文萃》2005,(6):154-158
领导者的形象之光,本质上是来自于内在的人格之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领导者的形象塑造,重在人格形象的塑造。斯大林有一次在论述列宁时说:我第一次会见列宁是在1905年12月坦默福斯(在芬兰)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上。我本来希望看见我们党的山鹰,看见一个伟人,这个人不仅在政治上是高大的,而且可以说在体格上也是高大的,因为当时列宁在我的想象中是一个身材匀称和仪表堂堂的巨人。当我看见他原来是一个和凡人毫无区别的、最平常的、身材比较矮小的时候,我是多么失望呵……斯大林的话反映了伦理性的人格形象与物理性的形体形象,存在着本质上…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4,(13):130-131
正《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俄]斯维亚托斯拉夫·雷巴斯叶卡捷琳娜·雷巴斯著吴昊张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关于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后世对他的功过评论褒贬不一,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本书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选择一个阵营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而是尽可能从社会、心理、性格、道德等多方面来全面、客观、公正地描绘一个真实的斯大林,有时甚至是把俄罗斯一千多年的传统制度和思想意识作为评判传记主人公的文化背景,这使得本书体现出了一种深厚的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