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经典作家论古代食人之风: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由于所有这些食物来源都靠不住,所以在广大的产鱼地区以外,人类便走到了食人的地步。古代食人之风的普遍传布,已逐渐得到证实。”“随着淀粉性食物之出现,食人现象便消失了;食人之风在战时还当作残余现象继续存在,而且美洲土著,例如易洛魁人和阿兹忒克人的战士们,在野蛮期中级阶段也还有食人之举;不过它作为一般现象来说已经是绝迹了。([食人之风]在蒙昧期是施之于俘获的敌人,饥馑时则  相似文献   

2.
原始公社存在过食人之风,这已是公论。问题在于:食人风气最初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食人风气最早出现在何时?有论者认为:食人之风在原始社会的出现是出于某种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是在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产生的,因此食人之风可能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过,在蒙昧时代中级阶段(指原始社会早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由于食物来源经常没有保证,在这个阶段上大概发生了食人之风,这种风气,后来保持颇久”。我们认为,恩格斯的这一看法至今仍  相似文献   

3.
俘虏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推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原始社会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畜牧业和农业还没有发明之前,人类食物来源全仗自然生成,经过采集、狩猎、渔捞,没有可能保持人类食物的经常性需要,人类还不能自己生产动植物果实和畜产品来维持生命和部落的存续。更没有条件发现劳动力的价值,因而食掉俘虏之风“曾普遍地流行于世界各处”,也有可能把食人看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在批判佛道生死观、继承儒家传统“三不朽”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提出“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的“新三不朽”说,认为“修身”是“施事”和“见言”的前提和根本;世人又常存“施事”和“见言”难以得兼的尴尬和困惑。欧阳修以一个文学家的眼光,独具慧眼地看到了“见言”对于世人实现生命之不朽的重要作用,因而高扬文章之于主体的生命意义,这是欧阳修生死观最明显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5.
贞节作为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内容,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明清两代贞节之风盛行,与其他地区相比,徽州贞节之风尤甚,无论贞节的人数还是“贞节坊”的数量都位居前列。针对徽州地区这一特殊的现象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了明清徽州贞节之风盛行的表现,分析了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从徽州妇女的心理结构和徽商的直接作用等方面对这种现象作了社会心理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饭醉”众所周知,人在进食后,胃就开始紧张工作,一面分泌大量消化液,一面蠕动,消化食物。胃此时需增加大量的血液、氧气和水分,而其他器官供血就相对减少,大脑也出现暂时性缺血现象,因此人便出现嗜睡困倦感。特别是食用油腻食物过量,使胃分泌减少,蠕动功能降低,造成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人呈昏倦欲睡、醉意蒙胧之态,俗称“饭醉”。“鱼醉”虽然没有“酒醉”、“饭醉”那么频繁,但它也是发生在餐桌膳后的一种食物过敏反应。例如,有的人食用鲐巴鱼后,口唇发麻,头晕胸闷,皮肤潮红,一些人还会眼泪汪汪,医学上称为酩酊样…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士大夫隐逸现象早已有之。先秦典籍就屡屡出现“隐士”之称。诚然,先秦乃至两汉时期的隐士不会太多。譬如最早成书的三部正史对此记载很少。但是,“魏晋以降,其流逾广。”(《隋书隐逸传序》)可见,士大夫隐逸成风,到了汉唐间便成了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汉唐间士大夫隐逸成风的原因何在? 首先,应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寻找。结论可概之于一句话,即“据乱世”,隐  相似文献   

8.
《诗经》以风、雅、颂三分,是后于诗篇创作的现象。三类分诗的作法,正遵循着形成于西周时期“敬天保民”的思想原则。为证明这一点,除对“雅”、“颂”含义作了必要的说明外,又特别对“风”的古代含义作了一些探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劝惩教化 ,劝惩教化几乎贯穿整个古代小说的始终。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向来低下 ,正是因为有了“劝惩教化”的保护色 ,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才逐渐有了“小说”的一席之地。历代学人都将中国古代小说的“劝惩教化”归之于儒 ,其实 ,“劝惩教化”并非儒教所专有。在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中有大量佛、道“劝惩教化”的例子。古代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得以确立并逐渐得到提高 ,这不仅是儒教“劝惩教化”所发挥的作用 ,还充分体现了佛、道“劝惩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悲剧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在我国古代的曲论中虽无“悲剧”这一概念,但自有了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便有了成功的悲剧作品,而且“就其存者言之,……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这些作品,通过“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演述了“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或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收到了悲剧艺术借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的  相似文献   

11.
张培锋 《社区》2014,(35):27-2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孔老夫子说的,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如果这句话反过来说——“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可以吗?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生哲学问题。其实,孔子也说过另外一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句话都见于《论语》,可见孔子的主张似乎是反过来说也可以的。但是,且慢!为什么孔子说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不是更简明一些的“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呢?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吗?  相似文献   

12.
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培养社会参与感,脱离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与社会疏离的状态。关于体育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说得好:“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育除了健身之外,还可反映一个国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文明     
在科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文明的定义。“文明”概念往往标志着整个人类共同的文化或其发展的现代阶段。在社会哲学文献中,野蛮期后面的人类历史阶段称为文明。摩尔根和恩格斯持这一思想。三段式“蒙昧——野蛮——文明”迄今仍然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概念之一。同时,文献中还常常出现以下定义:“欧洲文明”、“美国文明”、“俄罗斯文明”  相似文献   

14.
悲剧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在我国古代的曲论中虽无“悲剧”这一概念,但自有了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便有了成功的悲剧作品,而且“就其存者言之,……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这些作品,通过“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演述了“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或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收到了悲剧艺术借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的特殊效果。究其成功的原因虽是多种多样的,但剧作家通过巧妙地设置剧中的人物关系、组  相似文献   

15.
数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一般而言无非用于记录、计算,然而置之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万顷之陂,它所蕴含的意义便由此超“凡”入“圣”。古人视其“先天地而己存,后天地而己立”,用之万方,规矩人事,建构了一系列文化语汇。透过数字本身来观察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折射与反馈的是先民的宇宙意识,同时又自然而然地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约定俗成,成为华夏民族根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文人有酷好一物而终身不易者,如平子之于鹤,右军之于鹤,彭泽之于菊,和靖之于梅,就都是这样。不过,陶渊明除了爱菊之外,还爱鸟;这一点似乎并未为人们所注意: 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咏贫士》)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学者散文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散文一词前面冠以学者二字,既指一种倾向更指一种品格。学者散文因此监不一定非出自学者之手不可,自然学者所写散文将很自然地便会带出这一特色。中国古代的学者散文有其固有的传统特征,这些特征相沿成习,自中国现代散文诞生以来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概念从而包含了大家所熟悉的内容。但“五四”以来的绝大部分“学者散文”已与一般“作家散文”並无多大的差别,这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郁达夫等人的作品中都已非常明显。作为一种历史的现象,学者散文实际上並未作为一种艺术与文化品格而成为独立的学术指称。  相似文献   

18.
“之于”在古汉语中经常同名词或代词组成“名词(或代词) 之 于字介宾词组”的结构形式,位于句子之前。这是一种比较特殊而又常见的语法现象。这种结构中的于字介宾词组同一般用于状语或补语的于宾介宾词组不同,它的后面大多有语气词“也”字煞尾。即使没有“也”字,也是可以用逗号点断,与其后面的谓语句隔开的。这种句型,在古代典籍中是不乏其例的。请看下面各句: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灵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自从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提出了灵感的命题后,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柏拉图认为“诗神……给人灵感。”黑格尔则说:“想象的活动和完成作品中技巧的运用,作为艺术学的一种能力单独来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感。”高尔基主张在创作的劳动中“寻求灵感”。郭沫若在《论诗三札》中指出:“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如象一张明镜,宇宙万物的印象都涵映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类的印象都活动在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直  相似文献   

20.
日前偶得《熊襄愍公集》,读后很为熊廷弼的遭遇而不平。熊廷弼为明代神宗万历年间辽东经略,他文武兼资,胸藏韬略,精于运筹,严于防范。他在镇守辽东期间,建州卫一带清兵虽然大军压境,但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关口坚如磐石。 然而,熊廷弼生不逢时。当时的朝纲不振,政府腐败,上下行贿受贿之风盛行,不管文官武将,还是王公大臣,倘若没有金银玩好打通关节,就会处处制肘,有才难施,有位难保,吉凶难卜。偏偏熊廷弼生就一副刚正不阿、赤胆忠心、腊梅傲雪般的性格。他的这种“不合群”自然便触怒了朝廷中的一些权贵。有一兵科给事中来到了辽东见没有捞到半点油水,回到京城便四处诬陷熊廷弼野蛮专横,结党营私,刚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