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于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国际和区际人权保护中一般都采取了"一般人权" "特别保护"模式。而特殊保护又包括"特殊权利 特殊保护措施(狭义特殊保护)"的模式。系统地认识国际人权立法与实践中的少数民族特殊保护措施,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对少数民族人权狭义特殊保护从其内涵、特征、内容、限度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县域循环经济是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本文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和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现实必要性,提出县域循环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并在县域主导产业层面、废弃物的处置利用及生态系统保护与重建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与广西生态博物馆群是生态博物馆理念在中国的重要实践成果,两者分别被称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一代模式"和"二代模式"。广西生态博物馆群相对贵州的"一代模式"在具体运作上有了许多创新,模式更为成熟。两者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也面临许多诸如人才匮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等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对商标保护的现状、对企业商标进行保护的意义、驰名商标的保护及思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建立对企业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二十年来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整理,文章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原真性、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带来的影响、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模式以及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利益相关者等四个方面展示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展;同时,还从理论体系建设、跨学科比较研究、民族志的写作范式、研究范围以及学术服务社会等方面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商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为主线,分别从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模式,以期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实践性较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了西藏民间美术的保护对象、原则及模式.西藏民间美术要保护的对象包括历史上的民间美术作品、现实中的民间美术生存环境、代表性民间艺人以及艺人所掌握的思想观念和手工技艺.在保护过程中应把握原生态文化保护原则和民众主导原则,可探索以生态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家庭手工坊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保护工作,以有利于西藏民间美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研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从其界定、特征、价值、功能、保护的原则和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就怎样发挥政府主导职能之外的社会参与及民间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涉足不多。笔者通过对湖南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调查研究,认为民间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喜林苑是一个传统文化符号在全球化时代通过一些现代文化生产的手段实现资源保护、文化传播和品牌塑造的典型范例,其实现了从传统的民居建筑向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文化保护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等现代多功能文化空间的转变.在其转变过程中,受到了全球化、旅游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有自己发展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喜林苑是一个传统文化符号在全球化时代通过一些现代文化生产的手段实现资源保护、文化传播和品牌塑造的典型范例,其实现了从传统的民居建筑向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文化保护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等现代多功能文化空间的转变。在其转变过程中,受到了全球化、旅游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有自己发展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丰富的资料,从教育、研究与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度等四个方面,对民族素质能量积聚的途径、方式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所承载的真、善、美等价值观和正能量,其传承和保护在国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工作者而言,传承和保护"非遗"是自觉,更是责任。本文就安徽博物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面的实践,从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50年来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恶化,对农、牧业生产以及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本文从水资源枯竭、土地沙化、工业污染等方面阐述了气候变暖给我国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关注气候.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魂与脉,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所在。实施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对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品位、加快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分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在文化街区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提高认识、发挥政府保护主导作用、健全管理体制、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魂与脉,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所在.实施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对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品位、加快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分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在文化街区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提高认识、发挥政府保护主导作用、健全管理体制、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是保护工作的第一步,而在调查采集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文献资料类型多样且复杂,作为非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它们的价值无需赘言。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相关非遗调查的规则为视角,从行政法保护、著作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资料的保护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董涛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222-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是保护工作的第一步,而在调查采集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文献资料类型多样且复杂,作为非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它们的价值无需赘言.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相关非遗调查的规则为视角,从行政法保护、著作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资料的保护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萍  陈楚寒 《民族学刊》2020,11(4):96-102, 142-143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传统村落为母体集聚的文化资源数量丰厚、价值突出,其独特性、多元性亟待保护。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模式的梳理,从保护主体、对象、方式、范围、优劣势五个方面对比分析非遗保护模式、传统村落名录保护模式、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村民自治式四种模式的成效与不足,进而在比较意义上论证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实施建档式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希冀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模式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书画文物既是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又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安全妥善地保护好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永远传承下去,是我们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浅略地从馆藏书画文物的材质及受损原因、书画文物的科学修复保护、以及书画文物修复保护中的几点思考、结语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馆藏书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湘西开发的持续推进和四化两型战略的加快实施,湖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需做好其保护与开发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湖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已有成效和面临困境的调查分析,从立法、管理、规划、传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