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墨玉土语维吾尔语和田方言中具有特色的土语之一。本文以笔者家乡和田墨玉县长期的语言调查和收集的语言资料为基础,方言学和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墨玉土语特有的词汇和特点以及中心方言与墨玉土语特有词汇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语是形态相当发达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构形词尾为维吾尔语较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处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随着维吾尔语内部的发展变化和其它语言的影响,在延用至今的构形词尾中,有的在语音结构上已失去了本来的面貌,演变得更加精炼、严密和规律化。本文试图以由十一世纪杰出的语言学家马赫木德·喀什噶里编写的《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清代乾隆年间编写的《五体清文鉴》(民族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新疆大学中国语言系编写的《维汉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和现代维吾尔语标准语语法为依据,对维吾尔语部分词尾的语音演变过程作一次大胆的历时性探索,力求找出它们的演变条件和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通讯院士T·C·沙德瓦卡索夫发表的这部专题著作(《费尔干纳盆地的维吾尔语》卷一、卷二,阿拉木图1970/1976年版),是中亚及哈萨克斯坦各民族民族学研究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苏联维吾尔人现在有两种土语——谢米列奇耶语和费尔干纳语。近年来研究得较少的正是维吾尔语的费尔干纳土语。T·C·沙德瓦卡索夫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语谚语不仅是维吾尔语言艺术的结晶,也是根植于维吾尔社会土壤和源远流长的西域文明沃土的智慧花朵。因此,对维吾尔语谚语的研究,更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研究。本文试通过部分含有动物意象的维吾尔语谚语的汉维翻译对照与分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游牧文化。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语谚语不仅是维吾尔语言艺术的结晶,也是根植于维吾尔社会土壤和源远流长的西域文明沃土的智慧花朵.因此,对维吾尔语谚语的研究,更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研究.本文试通过部分含有动物意象的维吾尔语谚语的汉维翻译对照与分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游牧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的音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的异同。本文的研究,首先是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对比,主要由四个部分支撑下来:第一,维吾尔语音节组成与特点;第二,西班牙语音节组成与特点;第三,部分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对比;第四,基于音节对比的分析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维吾尔语有八个元音,西班牙语有五个元音,而西班牙语中的五个元音在维吾尔语中都有。西班牙语在拉丁美洲没有舌尖元音。2.西班牙语中可以有二合元音与三合元音,维吾尔语音节则没有。3.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有18个相同辅音,维吾尔语中的6个辅音在西班牙语中则没有,西班牙语中的14个辅音在维吾尔语中没有。相对维吾尔语来说,西班牙语中有较多的浊辅音。4.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音节中不能没有元音,辅音不能单独构成音节。西班牙语中有流化现象,维吾尔语中则不发生流化现象。5.西班牙语没有摩擦音与非摩擦音,维吾尔语则没有牙齿摩擦音、腭鼻音、卷舌鼻音"?"、卷舌边音"?"。6.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都有元辅音组合,西班牙语的元辅音组合则很少。本文通过现代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比较,根据两种语言音节上的异同点,提出两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一是讲解音节知识;二是根据音节知识讲解具体的语言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7.
沈子华 《民族论坛》2008,(10):25-27
喀什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疆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聚居区,也是维吾尔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近代以来,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其多民族文化精彩纷呈,本文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介绍,分析探讨喀什多民族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田野调查材料入手,对广西侗语的语音状况作了概貌性的描写,并通过土语间的语音比较分析,揭示了广西侗语各土语间的某些语音对应演变及配合规律。  相似文献   

9.
喀什,又名喀什噶尔,意为玉石之地。对于这个地方,长久以来就有着不到喀什就等于没到新疆的美誉。特别是2010年以来,随着中央决策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这个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更是魅力倍增。从官员到学者,从商人到游客,各色人等接踵而来,喀什俨然成为一个新的梦想天堂。2010年秋冬之际,本刊记者有幸来到这里。当走出喀什火车站,乘上维吾尔小伙子驾驶的出租车风驰般驶入城中,透过朦胧的雨雾,街边那玲琅满目的商店和越建越高的居民楼,除了招牌均用维吾尔、汉两种文字标注外,与其他城市显得并无二致。但当记者驻留在这里,走上街头,走进古城,走进巴扎,又感觉到浓烈的西域风情。这便是喀什,一个让人着迷却又一眼看不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2001年8月5-22日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住与生活环境的调研活动,对喀什维吾尔民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代实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喀什噶尔维吾尔女性的影响很大。维吾尔女性商人克服传统性别观点和伊斯兰教教义带来的重重困难,已成为维吾尔商业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她们的经营模式以个人经营和合伙经营为主,主要从事服装、化妆品、首饰品和儿童用品等四类贸易。女性商人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她们的商业类型和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沛君 《中国民族博览》2020,(1):105-106,121
维吾尔语口语音素脱落是值得研究的语音问题之一。语言的语音变化主要体现在口语上,口语是语言存在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讨论研究维吾尔语口语音素脱落相关问题,综合前贤观点,发现和谐规则、经济省力原则、外族语言影响都是导致口语音素脱落原因。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语口语音素脱落是值得研究的语音问题之一。语言的语音变化主要体现在口语上,口语是语言存在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讨论研究维吾尔语口语音素脱落相关问题,综合前贤观点,发现和谐规则、经济省力原则、外族语言影响都是导致口语音素脱落原因。  相似文献   

14.
借词是语言文化影响的产物。公元十一世纪前后,随着与中亚各国联系的加强,特别是同波斯、阿拉伯人频繁交往以及皈依伊斯兰教之后,维吾尔文化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强烈影响,因而维吾尔语中吸收了大量的阿拉伯、波斯语借词。本文拟就维吾尔语中的阿拉伯,波斯语借词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5.
本调查通过对中国新疆喀什的一位乐器制作工匠的采访发现,维吾尔族的技能手工业是以维吾尔家庭为单位的,维吾尔族家庭的文化支持着维吾尔人的产业,并允许它在大规模生产和大量广告投放的今天继续生存下去,具体来说,维吾尔族家庭文化是制作工艺的强大后盾,所有权世代继承,同时客户也具有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康方言较之于安多和卫藏的方言,分布地域广,内部又分多个土语群.康区地理上的分散格局和经济形式二元(农耕与游牧)化等多个外部因素对母语继承和方言接触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最终促成了多个土语群格局的康方言.康方言主要分3个土语群(也有四分法),这3个土语群又称为康方言的三大次方言,即北路次方言、南路次方言、牧区次方言.划分这些次方言的主要依据是语音差别;其次是词汇差别,语法基本一致.昌都话属于北路次方言①,在北路次方言沿西线土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昌都话元音变迁的研究,能为了解和认识康方言元音变迁的一般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喀什古城的改造和旅游开发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到喀什的考察调研,采取焦点小组访谈的形式,获得社区居民对喀什古城改造和旅游开发方面的感知资料,通过Nvivo8.0软件,采用“不断比较的方法”完成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喀什社区居民对喀什古城旅游开发的感知集中在经济影响、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特色、政府行为、宗教影响五个方面;社区居民对喀什老城区的旅游开发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社区居民认为喀什古城旅游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有待提高和完善;社区居民对喀什古城旅游开发有一些期待.  相似文献   

18.
"麦西热甫"一词为阿拉伯语,表示"开放的场所"之意,在现代的维吾尔语里表示"集会""聚会""场所""宴会""茶会"的意思。经过逐渐演变,如今"麦西热甫"成为在维吾尔族民俗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一现象承载着维吾尔人的传统文化,通过阐述民间传统"麦西热甫"的传承特点,总结出"麦西热甫"民俗活动多样性、多元性、民众性、教育性、实践性、娱乐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版图的西部边陲,有一座被称为古丝绸之路明珠的喀什噶尔市。汉时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喀什噶尔,自古以来就以“气候和畅,风雨顺序”,“稼穑殷实,花果繁茂”,“满城绿树,一街鲜花”而著称。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民俗风情古朴,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就连人们赞赏的新疆烤羊肉串也是这里的味儿最纯正、最地道。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多浪维吾尔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听到不少有关多浪人的议论。诸如说多浪人是蒙古人的后裔;甚至几乎弄到连多浪音乐、多浪舞蹈都是蒙古艺术的一部分的程度。因此,有必要就“多浪人”这一概念赘述几句。 埃·捷尼舍夫在其《新疆维吾尔方言》一文中,没有涉及到塔里木土语及其所属方言区的问题。仅仅是说中心方言包括喀什土语、库车土语、阿克苏土语、吐鲁番土语和莎车土语。〔捷尼舍夫在其另一著作《突厥语言研究导论》中,称“西北方言(或叫中心方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