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回族经堂语的语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经堂语,顾名思义,是回族经堂教育中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因为经堂语并不脱离于汉语,而只是一种在汉语基础上形成并通行于回族宗教教育中的语言。所以,在语言学的学科分支中,它应该归属于社会语言学,经堂语的语意内涵也应该是汉语言的变体——回族经堂社会语言。 作为汉语言的一种变体,回族经堂语首先给汉语言学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由于其宗教语言的性质,也可以把它和其它回教化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无疑,这将会给普通语言学理论增添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信息化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种语言文化的融通、交汇日益频繁。以目的论为指导并融入到俄汉翻译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翻译工作的实效性,满足翻译的不同功能需求。本文对目的论的概念进行了剖析,探究了目的论在俄汉翻译中的应用策略,并详细阐述了对译法、增减法、转换法、分合法等不同的俄汉翻译方法,旨在为俄汉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老舍先生是闻名的语言大师,在《骆驼祥子》一文中使用了很多切合语境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是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沉淀。不同知识、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话语有不同的理解,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在互文性视角下考察译本中的成语典故翻译,从译文的忠实性、可读性两个方面分析译本翻译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文化时代,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通过汉俄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的比较,深刻地理解不同民族语言的文化层面,进而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深层含义,找出不同言语产物在文化上的等值,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老舍先生是闻名的语言大师,在《骆驼祥子》一文中使用了很多切合语境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是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沉淀。不同知识、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话语有不同的理解,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在互文性视角下考察译本中的成语典故翻译,从译文的忠实性、可读性两个方面分析译本翻译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6.
不同文化中诸多因素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差异,并影响语言学习的理解与表达.蒙汉语言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蒙汉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别.本文通过对蒙汉语言中词汇、语法和语用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了汉语学习中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及文化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7.
俄汉礼节语言的民族差异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在汉文化中,独特的中华传统和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礼节语言体系。在俄文化中,礼节语言明显带有简单化、模式化和抽象化的特点,这同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文化语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语言功能,必须要事先对文化语境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要明确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相关效应。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人员对于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专家对于文化语境给予了高度关注。在中文和英文的研究领域中,因为其价值取向以及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语境,进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在此背景下,应该充分考虑文化语境的作用,并且要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掌握逻辑方法论。基于此,本文则通过分析文化语境的相关内涵以及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探究文化语境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手段已经渗透到文化中.文化的差异也往往体现在语言的应用上.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反映.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颜色词从它的产生起,一直在语言活动或日常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色"与"白色" 在英汉语言中有着许多的象征意义.本文从 "黑色"与"白色" 在英汉语言中的褒义和贬义色彩进行对比研究它们的相同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言传达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成为英汉翻译中的难点.文章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英汉思维差异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以及译者消除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方言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行业的增多,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对比汉语和维吾尔语的社会行业词,可以让学习双方语言的人对自己的目的语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从时代的角度,将维汉两种语言社会方言词中的社会行业词汇进行对比,以期发现维汉社会行业的同向性。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民族语言中色彩词的基本象征意义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色彩词的民族特性。蒙、日两种语言中的色彩词之文化内涵的异同,源自日本民族与蒙古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心理。而且,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历史、道德信仰、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不同,也使其色彩词表示出不同的语义。从"红、白、黑蓝"四种色彩词入手,分析蒙、日语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的运用,从语言的角度比较了两国色彩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特别是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不仅会影响到语言,包括语言中某些词汇意义的形成、词语的构词理据、词义的变迁与词语借用等,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交际者的语言运用。为此,本文旨在对跨文化交际中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作用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村桃子是日本"语言与男女社会性差异"研究的开创者。她在《被制作的"女性话语"》一书中用构筑主义方法论来研究日本的"女性话语",探究了日本女性话语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并将其与日本的男性话语进行对比,探讨了从高雅走向通俗的"太太词"和男性霸权下女性话语的走势,进而在更深层面上探析了日本的语言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但这种转换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材料的转换。因为任何语言都是特定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他们感知、理解世界的一种样式。因此翻译任何作品,都不能离开对两种语言(即翻译语言与被翻译语言)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内涵的了解,离不开对形成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洞察。就汉藏语而言,尽管它们属于同一语系,但由于二者形成的文化及历史背景、物质生活条件不尽相同,对于同一种思想、同一类事物,不论在表述方式上,还是在语言结构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比喻语的翻译,必须参照被翻译语言作品所表达的具体内涵及文化背景,从翻译语  相似文献   

16.
民汉合校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地区,根据社区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其语言的使用状况设立的教育社会设置,因其在同一学校内部的不同班级或系科采用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言为教学语言,而与汉语言授课学校和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相区别。民汉合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承载人类文明与传播社会文化的方式之一,其产生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息息相关。语言的日益多样化促进了社会成员、组织群体间的交流,同时社会的日新月异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混合型微信潮语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话语,呈现出鲜明的语言特色与时代印记。文章运用结合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角度分析了语域变量对混合型微信潮语这一语言现象的影响,旨在研究语域三变量如何在混合型微信潮语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更好的网络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俄语熟语活用早已成为语言学家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从活用的语用依据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揭示其本质的、规律性的特征,并且通过俄汉两种语言中熟语活用的对比,发现二者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9.
藏汉拟声词之异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声词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和构词法,在藏、汉修辞学和构词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藏、汉学者们一直以来对拟声词的指称和归属问题的不同介定进行的总结和评析,以及对藏、汉拟声词使用上的异同和藏、汉拟声词汇的一般对照情况进行的分析,从修辞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和落实了藏、汉拟声词的语言属性,并且探讨和归纳出了藏语拟声词的组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具体的书法专业语言与书法书写技巧是在书法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重点问题。对于书法专业语言与书法书写技巧的实际选择主要由每个人对书法的理解来决定,所以不同的理解方式就会呈现出不同的书法书写风格以及书写特色。本文对我国现代的书法语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实际的书法专业语言与书法书写技巧进行了选择性问题分析,从而真正对当代的书法理解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当代书法的新语言以及新风格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研究实践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