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蒙古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个,其发展时间很长,也拥有着令人瞩目的文化遗产。在最初的时候,蒙古族一直在草原生活,因此其是名副其实的游牧民族,在长久的游牧生活中,他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搬迁一次,因此他们并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这就让蒙古族民众形成了豪爽、朴实勤劳、坦率实在的个性。另外,由于生活中经常出现战争,所以,蒙古族民众勇猛善战。他们在长久的生活中创造了极具特点的文化。在众多文化中,音乐成就尤其突出,音乐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他们的历史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所独有的民间音乐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性和个性的特点,进一步展现出蒙古地区民众内心深处的个性审美以及最普遍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个,其发展时间很长,也拥有着令人瞩目的文化遗产。在最初的时候,蒙古族一直在草原生活,因此其是名副其实的游牧民族,在长久的游牧生活中,他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搬迁一次,因此他们并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这就让蒙古族民众形成了豪爽、朴实勤劳、坦率实在的个性。另外,由于生活中经常出现战争,所以,蒙古族民众勇猛善战。他们在长久的生活中创造了极具特点的文化。在众多文化中,音乐成就尤其突出,音乐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他们的历史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所独有的民间音乐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性和个性的特点,进一步展现出蒙古地区民众内心深处的个性审美以及最普遍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以马为载体和象征的蒙古族马文化渗透在蒙古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融入了蒙古人的精神世界。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变化,蒙古族马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将以蒙古族马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蒙古族生产生活变迁下的蒙古人与马的互动变化,试图指出以马文化为代表的蒙古族传统文化逐渐趋于减弱或消失的原因、影响以及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地区蒙古族音乐艺术是蒙古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蒙古族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伴随着蒙古族的历史发展科尔沁地区的音乐艺术不断丰富,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改变,科尔沁地区传统的蒙古族音乐艺术正在面临着削弱甚至消亡的态势,同时科尔沁地区蒙古族音乐艺术传承与保护的研究不是很深入,现有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如何保护、继承、发展科尔沁地区蒙古族音乐艺术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张瑞东 《民族论坛》2012,(12):102-104
蒙古包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居所,是其"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蒙古包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和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蒙古人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婚姻家庭制度、社会伦理道德等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蒙古族的整体社会文化背景出发阐释和分析蒙古包的深层文化内涵,具体包括蒙古包外部圆形空间结构的象征意义分析、蒙古包内部空间规范秩序的社会文化功能等。蒙古包除了物质形式的功能外,它还承载着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社会秩序,继而以实在的形式重塑和再生产着蒙古族人与人、自然宇宙、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幼儿园教学中音乐教学的地位明显提升,并且成为培育幼儿审美素养、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幼儿道德品质的关键教学活动之一.在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生活的大环境下,于幼儿园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彰显育人价值、夯实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基于此,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幼...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一体化的全球文化冲击下,保存自己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借助媒体传播出去.蒙古族历史人物积聚了文化的因素,借助他们可以更好的传播古老的文化.蒙古族历史人物动画形象设计具备现代传播的优势,多民族的丰富文化、文化传承特点,动画产业化的优势.充分认识他们的价值,挖掘它们的文化底蕴是当前所要关注的焦点.蒙古族历史人物动画形象设计是历史生活和逻辑的真实,但又不是一味的遵从于历史,而是把握好历史与创新的度,进行一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是敖其教授在多年的学术实践、调研实践与生活积累中蒙古族物质文化研究成果的集结,大力推进了蒙古族物质文化研究。物质文化研究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新热点,尤其以传统文化视域开展物质文化研究逐渐成为研究强宗。敖其教授以"物质文化研究"为主题开展论述,提出"正确认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进而从传统文化视域出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梳理了蒙古族基本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发展轨迹,并提出以"整体性""本真性"对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加以保护、传承、发展。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填补了蒙古族物质文化研究的综合性书写空白,而且以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为最终目标,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是其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结果;是蒙古族聚居区人口大量流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传统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随之衍生出的一系列消极影响,比如,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的人数在大量减少;蒙古民族的民族特征开始弱化;蒙古民族的一些优良风俗在淡化等等要认真对待。为此,必须要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变迁怎样与现代化顺应的问题进行思考,在增强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其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变革蒙古族传统文化使其顺应现代化要求。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曲艺文化在积极参与蒙古族文化传统建构的同时,也在不断接受他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清朝中叶开始,东蒙古草原多元文化冲击、交流与融合,给这里的曲艺带来一次前所未有、声势浩大的重构与发展。在其重构过程中,虽然受到他民族文化影响,但始终保持着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传承着蒙古族曲艺的传统主题和传统表现手法,使东蒙古地域文化更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从室韦时期始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但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蒙古族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至今犹存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风貌。其服饰虽吸收了突厥、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适合于牧猎的服饰文化和汉族服饰文化,但他们根据自己世代繁衍生息的广袤草原地理、气候和本民族的喜好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服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服饰文化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丰富多彩的服饰,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也是该民族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长期通水草而居,迁徙游牧,因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与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的服装多以皮料为主。款式主要有长皮抱...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07,(6):I0008-I0008
<正>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此外在东北、西北地区也有分布。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在我国北方各民族的信仰世界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民俗生活中至今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萨满教信仰活动。改革开放后,各地萨满活动和祭祀仪式明显增多。萨满文化对当代人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表现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对于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都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但在开发利用萨满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保护萨满文化的本真性,注重真实,浓缩精华,强调知识性和观赏性,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正确区分萨满祭祀风俗和封建迷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萨满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人类早期社会一种自然的宗教形态;在藏传佛教传人前,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各部落中长期流行,是融合该民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的产物;蒙古族萨满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该民族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以传统风俗习惯形式积淀下来.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作的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情感的歌舞器乐艺术形式,是我国上千年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歌舞音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独特艺术形式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促进世界音乐史的发展贡献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传统音乐的发展是以作曲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作曲技术是音乐创作的灵魂。本文从概述传统音乐作曲技术发展简史入手,介绍了传统音乐作曲技术分类和应用,分析了传统作曲技术与现代电子音乐作曲的异同,探讨了传统作曲技术发展趋势,以此来加深对传统音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用劳动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大量极具特色的蒙古族民歌。这种民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光为伴,与灵魂为舞,与自由和畅想交织,诞生出了一种新的民歌形式,延续着蒙古族音乐的火种,在它的岁月里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民族,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和传说大多以马为主题,委婉生动,引人入胜。当今,畜牧业生产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上仍占重要地位,所以蒙古族又有马背上的民族之说。 蒙古族给马打“烙印”是传统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起源何时? 盛行何世? 未见资料直接记载,迄今众说不一。基于上述原因,借鉴一些民间传说,有关历史活动和间接  相似文献   

19.
蒙古民族从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诸部落起,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蒙古族工艺美术在蒙古族各部落的文物中具有典型性、标志性。它继承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愈来愈多的信息,在未来生活、文化等艺术活动中对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具有积极的意义。花纹图案在民间装饰文化当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我国的民族学、艺术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自然界从简单发展到复杂的过程。有几何、动物、植物三个基本类型,花纹图案融于衣裳、器具、饰品、武器、图书、房屋建筑、寺庙等。作者从蒙古族工艺美术的宝库中,采撷一些图案呈献给大家,从数学文化的视角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0.
华夏 《中国民族博览》2023,(19):113-115
相较之其他音乐体系和音乐类型而言,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歌曲内涵、音乐文化、演唱技艺、音乐特色、编曲方式具有多样化、娱乐化、现代化特征,且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播力和塑造力极强。尤其是随着现代音乐文化体系的发展,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更趋于多元化发展,自带的音乐张力、艺术张力、歌曲情感不断扩充,让音乐表现力度提升,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也在不断呈现。当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路走来,承载了大量的精神内涵、民族文化、民俗民风,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娓娓道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文化也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发展中也面临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借助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元素就成为关键。本文概述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基本内涵及其中蕴含的传统音乐元素,探索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传统音乐元素呈现的价值,分析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