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藏茶,是指具有悠久历史,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羌族等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茶叶。藏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谚语。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有着多元性和复杂性;禅文化是禅宗的思维方法之一。"茶"文化与"禅"文化在中国五年前的历史长河中交汇成"禅茶一味",成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高度契合,其四大 "精神文化"是雅致、清净、平和、正气。《幻茶谜经》这部舞剧以"茶"为线索,讲述美貌贵妇"茶幻"和樵夫、高士、僧人三个不同阶级的人邂逅的奇特境遇,也借助剧中各个人物的肢体语言,来解读富有禅意的茶文化。本文从"幻、茶、谜、经"四个部分分别分析茶幻的"雅致"、茶童的"清净"以及樵夫、高士、僧人三人之间的"平和"和无垢的"正气"。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在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方面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规约和仪式,并以异质同构的属性联系起二者,使物质民俗与非物质民俗获得有机的融合,保证了文化生态链的完整与统一.在维吾尔族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中,无论是诞生礼与诺鲁孜节中同构的生态属性,成人礼与巴拉提节中同构的生态主题,还是婚嫁礼俗与肉孜节中同构的生态形式,丧葬礼俗与古尔邦节中同构的生态意蕴,其文化生态的支点都是快乐的教化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回族作为全民性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历每年的莱买丹月是大部分回族群众的重要月份。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在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一个月的斋戒,俗称"封斋"。斋月里,宗教礼俗促使回族群众间频繁的经济、社会交往,这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加族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稳定回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在斋月期间对河南新野城关的回坊教民进行了访谈,从攒茶的含义、攒茶与赛德盖、海迪耶的区别、攒茶的功能分析三个方面,对该回坊斋月里的"攒茶"经济文化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禹虹  李德宽 《回族研究》2011,(3):101-107
回族饮茶历史源远流长,饮茶在各地回族带有普遍性,本文对此现象,用回族茶文化概念,探索回族茶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首先采用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丛”研究分析方法,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资料再发现,对茶文化基本“要素”重新分类,试图建立回族茶文化的内容、特点等基本知识。然后引入现代人类学的视角,着重从茶在回族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所包含...  相似文献   

6.
旅游餐饮的设计和安排是旅游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在茶文化旅游设计中,品尝茶宴是一种既传统又时尚的项目。本文对中国传统茶宴的历史沿革、种类作了研究和总结,就如何做好福建茶文化旅游中的茶宴设计、在旅游饮食文化中发挥茶元素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可以融合地方特色与茶文化元素开发设计多款不同类型的茶宴,使福建地区的旅游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可以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茶和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在生活情境中,还是其相关的文化性质,或人们对其品赏的内容与方式等各方面,它们都具有关联性与统一性,茶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造园艺术,反过来园林又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藏茶因为其民族性色彩的浓厚和制茶工艺的独特性而在学界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度的关注.除藏茶的制作工艺外,藏茶的文化属性是藏茶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关涉到地理、民俗、社会、经济、交通等多方面的历史考查和现实问题,内容驳杂、牵涉颇多,所以欲对藏茶及其相关的藏茶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非易事.我们认为,无论从何种角度研究藏茶文化,藏茶文化的研究都不能离开对其本原性的认识和历史脉络的把握,即藏茶本身产生与传播的历史渊源.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将对藏茶的渊源与边销历史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和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在生活情境中,还是其相关的文化性质,或人们对其品赏的内容与方式等各方面,它们都具有关联性与统一性,茶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造园艺术,反过来园林又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10.
满族是"满-通古斯语族"中萨满文化遗存保留相对完整的典型代表之一,祭祀礼俗是萨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信仰的外在显现。世代承袭的宁安关氏与九台石姓家族萨满祭祀礼俗呈现出的众多差异,源于其各自家族不同的神灵谱系、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禅与茶道"、"禅与饮茶"、"禅与种茶、制茶"、"茶禅文化及其传播"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其主题是:禅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是相当深入且广泛的,"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中国有"衣冠之国"的美称。头部被人们称为通往上天与神灵最近之处,是人体最神圣的部位。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头部装饰更加重要,具有多维属性与社会功能,其贯穿于少数民族人民各阶段的人生仪礼。因此,本文以蒙古族女性头饰为案例,采用文献分析法探析我国蒙古族女性从少女到妇女角色转变中更换头饰的社会文化现象,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礼俗、民俗制度等相关内容归纳其内在涵义,以期为少数民族妇女头饰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有很多与喝茶有关的礼节。这些礼节必定会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就使得中国茶礼仪的内容更加复杂,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本文以中国传统茶礼仪为切入点,对茶礼仪的文化精髓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并对中国茶礼仪的当代传承和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在种茶、制茶、饮茶、颂茶的过程融入了儒家礼仪、佛家禅道和道家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出发,浅议公共图书馆徽茶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和搜集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内涵即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征服了全世界。楚文化与茶包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唤起广大消费者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渴望,激起又一波茶文化的复兴,在茶的包装上融入民族性的文化元素,也突出了我们民族文化。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传达了一种文化内涵,升华了茶文化的独特特征;另一方面,带有文化元素的包装流通在市场上,不但能促进茶叶的销售,也传播了我们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格。在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提高的同时,不单单使得茶商品流通与市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使得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能够瞻仰,能够铭记。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无不使接触者感受到它的魅力。茶文化光辉灿烂,在数千年的繁衍生息、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茶文化系统。茶文化有利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康乐性等,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茶文化可以促进开发,推动文化交流;茶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系统体现传统中国社会文明的载体,其蕴含的"天、地、人"绿色协调发展理念,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极具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内涵即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征服了全世界。楚文化与茶包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唤起广大消费者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渴望,激起又一波茶文化的复兴,在茶的包装上融入民族性的文化元素,也突出了我们民族文化。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传达了一种文化内涵,升华了茶文化的独特特征;另一方面,带有文化元素的包装流通在市场上,不但能促进茶叶的销售,也传播了我们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格。在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提高的同时,不单单使得茶商品流通与市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使得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能够瞻仰,能够铭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研究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临沧市永德县特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长期居住在高山上的俐侎人,是一个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部落,一个把家书写在口头上的族群。他们与外界交流甚少,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而神秘的宗教信仰、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民俗与服饰等。本文对永德俐侎人的竹筒雷响茶、茶文化及婚俗文化、祭祖茶的发展演变等进行简析,旨在更好地推动社会对永德彝族支系俐侎人茶文化的认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Jamaat群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是对我国维吾尔族伊斯兰教信教群众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加玛阿特(Jamaat)所做的调查与分析。考察的地点为笔者的家乡库尔勒市(中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文章力求客观忠实地描述作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jamaat群体这一宗教文化因素在维吾尔族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藏族茶文化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尤其悠久、丰富。由于茶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藏族的茶文化丰富多彩、饶有特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园地中一枝奇葩。为什么不产茶的藏区却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藏族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