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谈畲族与汉族客家民系的文化互动关系朱洪随着畲族研究和客家学研究的深入,一批学者陆续发表有关这一课题的论述。有的在舍族研究时提出,有的则从客家研究时提出,有的则在研究汉族方言时提出。最早是客家学开拓者罗香林于1933年著《客家研究导论》中提出“客家先...  相似文献   

2.
疍民自古以来浮生江海,居于舟船,生产生活方式独特,文化特征鲜明。本文从民族学的视角,运用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和方法,对岭南疍民的生态环境、生计方式和水文化特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族源地认同、语言认同以及民俗与生计认同是海南疍家的身份界定标记。按其层次可分为三个标记系统:第一层次为族源地认同;第二层次为族源地认同+语言认同;第三层次为族源地认同+语言认同+民俗与生计认同。从时间的维度看,海南疍家身份认同的标记系统呈现为历史沉淀与时代建构的结合;从空间的维度看,呈现为身份提纯与分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对北海一个从事珍珠养殖村庄--黄稍村的乡村公共卫生存在的三个重要环节:疾病发生、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意在呈现出珠疍这个特殊边缘群体乡村公共卫生的现实图景.  相似文献   

5.
沙坪江疍民自古以来就受到其他族群的歧视和排斥,随着族群间的互动增加,疍民和岸上居民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在经济互动中,从买卖不公到平等交易,从以捕鱼为主,航运为辅的生计方式,开始转向捕渔业、商业经营、手工作坊的等多元一体的格局,体现了语言使用趋同、经济文化相互交融、歧视现象减少等互动特点。  相似文献   

6.
沙坪江疍民自古以来就受到其他族群的歧视和排斥,随着族群间的互动增加,疍民和岸上居民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在经济互动中,从买卖不公到平等交易,从以捕鱼为主,航运为辅的生计方式,开始转向捕渔业、商业经营、手工作坊的等多元一体的格局,体现了语言使用趋同、经济文化相互交融、歧视现象减少等互动特点。  相似文献   

7.
瓦乡地区历史上就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多元文化汇聚之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兼容了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素。以瓦乡文化与周边各民族保持频繁互动关系中长期稳态延续的文化事实为基点,探讨当代多民族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可操作性方略。  相似文献   

8.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辨别哪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能改变成为核心任务.本文选取凤岩村为案例地的原因在于作为瑶族传统村落,瑶族文化汉化严重.本文运用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恭城凤岩庙会历史变迁的回顾以及庙会仪式活动进行描述,得出基于文化变迁视野下祭祀...  相似文献   

10.
从疍民研究看中国民族史与族群研究的百年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疍民是历史上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水居族群,疍民的源流及其与陆居族群的关系,历来是东南民族史、区域社会文化史与族群研究的重要内容.墨民研究不仅完整地体现了百年来不同时代的话语背景与不同的学术关怀,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理论方法更新及学术视野拓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人关于吃的理性定位。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居于人类"基本需求"之首。本文拟以新疆哈萨克草原上的游牧民为例,探讨一个族群吃的文化中深层潜在的象征内涵。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海南苗族大多数是从广西迁徙而来的苗民后裔 ,历史上与汉族交往甚密 ,并深受汉族的影响。苗汉在经济上有着不可分割的互相依赖关系 ,文化上苗族深受汉族的影响 ,苗族不仅借用汉语读音、构词及句子 ,而且在苗族聚居区使用和传播汉字 ,汉族的民间文学对苗族民间文化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作者得出 :在海南 ,苗汉两族历史上是友好往来、和睦共处的 ,这也是苗汉民族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自贡“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本文首先对自贡盐文化做简单的概述,然后挖掘自贡盐文化中的美术资源,最后探讨自贡盐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意义以及路径,阐明了自贡盐文化对幼儿美术活动的教育意义,其中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创造能力,使幼儿热爱生活,保护并传承“盐文化”。  相似文献   

14.
四川以西地区的汉族传统古村落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被分隔与取代的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流逝中陪伴并证明着四川以西地区各种文化的传承与变革和时代转移与变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使得绝大多数古村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惊人变化。加之广大普通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严重缺失,不能作出正确的保护措施,从而使得大批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慢慢的从我们身边消失。本文以四川以西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的商业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为切入点,对该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进行研究,解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四川以西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快速发展与传承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德夯苗寨传统文化发生了重构,在内容上表现出消亡、失真、扭曲、增植和引入等几方面。在此影响下,苗寨文化主体的文化意识也发生了变迁,认同意识、平等意识、自尊意识和发展意识等在逐步增强,而文化分界意识则不断弱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变迁,是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经过长期的专门研究,提出了一套有关文化变迁的具体理论,其中虽有一些概念不够明确,但仍值得我们借鉴。本文扼要介绍文化变迁的重要观点,并联系笔者对黔东南苗族和美国西北岸玛卡印第安人的文化变迁和文化接触的考察,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那善屯"打工族"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变迁,它包括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择偶方式与婚姻的变化、现代意识的增强等方面."打工族"的出现既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又是一系列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产业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和关键主题。在大众旅游的全面发展下,人们对于旅游体验渐渐产生了更深入和更多元化的需求,促使旅游业开始和体育、农业、文化等产业渐渐融合。其中,全面推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促进旅游文化内涵增加、培育旅游消费热点的重要举措。这种将当地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旅游开发,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文化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海南黎苗文化作为当地最具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内容,给其与旅游产业融合下的旅游产品开发带来了一定潜力。对此,文章从海南黎苗文化资源分析着手,探讨了目前的几项一般性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最后从目的、思路和要点等方面提出了当地黎苗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构建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宗教场所、神祇与偶像、仪式都是宗教性信仰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些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其信仰的宗教属性和特点,而且可以揭示其社会文化内涵,以及信众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