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其中提到,文化理解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中学音乐教学不仅要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需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传统音乐文化因为具有民族性,可以丰富中学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珂 《中国民族博览》2023,(24):133-135
随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引出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思考。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音乐使得个体获得全面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技能掌握,同样也可以通过其他非音乐的学科综合素质来得到体现。现如今,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设定主要围绕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三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本文将从三大核心素养指向以及教学重点把握着手,剖析其素养指向以及课堂教学把握,并针对围绕核心素养所形成的课堂评价,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韦伯(M.Weber)界定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理解的科学,并试图建立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和经验的一般化过程。纵观人类学思想史,尤其是后来的解释学派继承了韦伯的衣钵,人类学也被定位于一种建立理解"他者"的学问。学习他者的世界是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其成果形式是可供理解和分析的民族志。但问题是,在理解他者的世界之后,作为人类学家,还必须用人类学的解释呈现他(她)所理解的他者世界。这个再现他者文化的过程可以称之为"理解他者之理解"的知识性再生产的过程。从文化的解释学(如格尔茨的"深描"当地人的意义系统的民族志)到20世纪末开始的反思主义,人们发现,这种理解还涉及针对理解的道德判断及其针对自我的理解,问题直指知识的公共性与共建问题。它已经超越了传统人类学的他者观。此时人们已经不能将解释性理解还原到韦伯意义上的"理想类型"(德语:Idealt-yp)。那么人类学的理解何以可能?它的主体又将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的研究没法回避对何为文化的探讨。各个人类学理论学派均有自己对文化不同的理解,而对文化不同的理解则会影响其对理论的构建,因此,对文化的认识成为理解人类学理论学派的基础。从人类学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关于文化的阐释有作为"进化传播"的文化、作为"相对"的文化、作为"功能"的文化、作为"结构"的文化、作为"象征"的文化、作为"解释"的文化等。各个人类学理论流派建立在对不同文化或是文化不同侧面的理解基础之上,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亦影响了各个学派实际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5.
陶莉 《中国民族博览》2016,(4):157-159,183
"历史/历时"为西方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的两个重要概念。基于拉卜楞寺仪式音乐"道得尔"的多元历史证据、仪式音乐与文化建构、"道得尔"历史流变三个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研读,实现对拉卜楞寺仪式音乐"道得尔"在"历史/历时"研究领域的重要个案的理论取向与实践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文化理解,从中国文化中探索“情境”教学的内涵,丰富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使音乐鉴赏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音乐文本还是学生都充满生机活力。学生在听赏中能够理解中国音乐的特殊性,感受中国艺术的情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交响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深刻地音乐思想内涵,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当我们去聆听交响曲时,感受作品中沉淀着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本文通过分析交响曲这一体裁在音乐中的特殊地位,对交响曲前世今生进行匆匆巡礼,来探究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8.
交响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深刻地音乐思想内涵,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当我们去聆听交响曲时,感受作品中沉淀着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本文通过分析交响曲这一体裁在音乐中的特殊地位,对交响曲前世今生进行匆匆巡礼,来探究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俄语与其他语言文化"碰撞"的过程及结果有进行语言学描写的传统。对俄侨网络话语进行语言学的综合研究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在华俄侨作为俄罗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没有同化到汉语言文化语境中,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俄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类型,但语言地位相同,在现实交际中的不同语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俄侨语言团体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与接受程度。论文试图通过分析俄侨对网络行话"老外"一词的理解与接受,指出俄侨网络话语的独特性,从而阐释俄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许建华 《民族学刊》2012,3(4):88-88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1]伽达默尔进一步指出“能被理解的更好存在物就是语言”^[2彝族文献典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但由于历史和语言的遮蔽,阅读与理解困难重重,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彝族文化,只不过是灿烂的彝族文化中的一角,大量的古代文献典籍亟待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山东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海路和陆路的连接点。这对于历史悠久、类型多样的齐鲁音乐文化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动其在海外的传播,既有利于"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也有利于齐鲁文化自身的发展和丰富。鉴于此,本文从音乐创作、音乐传播和音乐教育三个角度,就"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音乐文化的海外传播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小学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及其课程开设方案目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对自身"专业核心素养"定位不准、认识不清,盲目跟在本科院校后面亦步亦趋。因此,本文提出的高职院校小学音乐教育人才的"专业核心素养"包括:一是作为音乐教师的专业功底与课堂教学素养;二是作为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其他文化课程)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素养;三是作为乡村小学少年儿童人生心灵导师的素养。另外,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领域与课程设置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西北卓越多姿的民间音乐里,有一种音乐形态以它热情高亢的旋律、耐人寻味的曲词、变化多端的演唱方法而历久弥新,它就是被称作西北之魂的地域歌种——"花儿"。在历史车轮的前行中,"花儿"的发展也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流派。本文从甘肃"花儿"入手,了解"花儿"的起源和发展,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花儿"这一经久不衰的民间山歌是如何从山村田野步入学术大雅之堂的。  相似文献   

14.
佛教音乐,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聚焦了众多音乐学者对之的关注与研究。本文以学术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佛教音乐"研究中的四本学术专著,并归总它自产生、发展至当下的研究概况,试图阐释四者之间的差异,并且思考差异的缘由,以及这种将宗教音乐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音乐文本分析紧密结合起来的研究新范式。  相似文献   

15.
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不仅在音乐、舞蹈、绘画及农牧业生产上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而且在法律文化这一被法学史学者称为“硬性文化”的上层建筑核心领域内,亦有突出成就。本文试从法律文化史和民族关系史的双重角度,究其端要。 此时,先后有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羌、氏族),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相似文献   

16.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一些地区至今仍然保存着先民的宗教仪式、仪轨,这种传承与沿袭下来的远古文化的"活化石"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等等.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的"於菟"舞音乐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诠释原始祭祀乐舞中仪式音乐的本真和所蕴舍的文化内涵,以及阐释信仰、仪式、仪式音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于历史村落来说,一味地强调保护,以遗产保护作为核心,容易忽视古镇对于现代生活的追求,或者一味地加强商业的发展,而造成"原真"风貌的破坏,但大家都存在一种共识,即关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价值""文化情感价值"和"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嘉绒十八土司"被视为是一个关于嘉绒藏族历史地理范围的表述,但在具体理解上却存在不少分歧,且各有不合情理之处.从"十八"之说广泛存在于苯教文化体系,以及象雄苯教与嘉绒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来看,"嘉绒十八土司"很可能源于苯教关于"十八"的数字崇拜及相关的象征文化,"十八土司"非实指,无关嘉绒藏族的地理范围.  相似文献   

19.
嘉日姆几 《民族研究》2012,(1):40-50,109
杜赞奇"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因失去对地理环境、人的生物本能、社会分层等因素的关注而很难解释国家、村落和权力彼此塑造的历史关系。本文的研究恰恰揭示了村落文化空间的生成是国家政权建设、地理环境、生物本能、社会分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与这些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于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进行研究分析时,不管是何种历史阶段都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国的所谓"中原文化常规模式(Chinese norm)"①及其与"边缘社会(marginal societies)"的互动和交流程度在于何种发展阶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草原的游牧部落逐步引入到中原文化的社会模式而演变为其常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与"边疆"(centerand periphery)在各自文化模式中的张力平衡和调节程度;从上述这两个文化模式显露的混合社会(mixed societies)及其复合型结构。本文在此强调的是边缘社会内的某些群体可以同时属于两个文化圈,即置身于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之间,从没被赋予其文化身份的合法性,逐渐发展成游牧半农耕社会独有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何种历史朝代,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游牧社会与中原之间的关系是沿着中国的边疆互动格局的演变而变化,也是上述三方面问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