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加强和旅游业的大发展,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已初见成效;受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和地理地域等方面影响,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传承后继乏人以及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等问题;考察分析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的症结因素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各个领域热议的话题之一。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文化生态重建之间的关系与意义,却很少有人了解。因此,本文从本地区的生态文化现状入手,对民族地区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原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重建中的意义与作用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举,也是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具有保护主体多元化、保护内容层级化全面化、保护方式活态化等特征和优势,能有效提升区域内各民族成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是构筑行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可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力抓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各个领域热议的话题之一.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文化生态重建之间的关系与意义,却很少有人了解.因此,本文从本地区的生态文化现状入手,对民族地区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原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重建中的意义与作用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了我们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傣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了我们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傣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有语言,无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代代相传;研究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对于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一直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政府积极组织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不菲成效。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也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本文以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建设为视角,从立法、行政、司法各环节总结概括出中国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个主要特色做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法律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先行,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早地受到法律保护;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行特别政策措施,使其得到比以往更有效的保护;勇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救济先河,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成为现实权利。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高校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能够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缺乏保护人员的问题,也能够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序开展,还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校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能继承民族的根,弘扬民族的魂,使中华文化永久获得传承。  相似文献   

11.
论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共有1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族就占5项;做好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是传承与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提升黑龙江省旅游品质的关键所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切入点,介绍了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在客观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传承人是极为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载体和传递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差异,在社会上有着多样化的流动。这种流动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种交流碰撞,深深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的流动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各种影响,要对传承人的流动进行适当的指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支持和培养,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好我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石林县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依托石林旅游产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文化生命力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我国政府坚持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原则,即本真性保护原则、整体性保护原则、科学保护原则、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同时,在实践中采取了全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认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等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石林县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依托石林旅游产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文化生命力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其所拥有的传承文化是具有明显民族特征和古文化特征的。因此归属于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绝对的价值属性。文章以研究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问题为主要目标,以国内柯尔克孜族的发展现状为准,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交流体系进行了详细探究。希望文章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可为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维护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搞好文化遗产日活动;全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认定和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8.
陈云霞 《民族学刊》2013,4(4):62-70,120-122
一直以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开展了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国家、省、市(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后申报时期",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应力争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文化资源与优势资源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产业化、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策略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在稳步发展,使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满足激发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于是社会大众开始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瑰宝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所知,其保护和传承问题受到各界热议,并且国家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政策,明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但是,由于城市化的演进、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给予分析,并对相关保护措施提出了可行性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汇是从2001年开始频繁进入人们视野的,目前为止我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近上千条,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涉及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本文结合新疆各民族间文化认同、文化差异、文化交融等特点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中的几点思考进行简单的陈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