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曼荼罗”符号在佛教(尤其是密宗)和印度教中都有“现象”上的同品运用,但符号所具有的所指意义,以及符号组合和内核的能指寓意并不相同.从佛教和印度教的发展历史和教义来看,曼荼罗符号有着交叉点,也存在各自的独立空间,主要体现在象征寓意、宗教思辨及灵修实践、寺院建筑布局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的概念是对物质世界的抽象概括,其任意性的本质决定了它们在语言符号内部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些特性促成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的产生.它们不仅构成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同时,符号能指-所指关系的错位又形成了现代文本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索绪尔的符号观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自足系统.该系统是对现实物质世界的描摹和投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差异的,这种关系的本质决定了它们指向的同时又相互消解;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变化甚至转换.其价值来源于系统中对所有其他符号关系的否定.  相似文献   

4.
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对于任何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以及它们的许多运动形式,人都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借助一定的符号或符号系统表达它们的意义,传递某种信息。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文化形式(如艺术)、社会行为(如民族交流)都带着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符号意义。图象(如绘画)、标志(如声音)、象征(如语言)各自指代它们的特定对象,同时它们自身又是某种符号。符号学的基本宗旨就在闸明“能指”(如玫瑰花——作为符号)与“所指”(玫瑰花所代表的激情——意义)二者之间的对等关系。  相似文献   

5.
符号学是象征人类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不少符号学家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和理念,如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皮尔斯的符号三元关系,巴尔特的符号观念以及艾柯的文化符号论等,都与象征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观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对后者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解读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论述的基础上,指出该问题当分别从能指和所指的必然性联系和或然性联系两个层面来讨论,语言符号在必然性联系层面都是无理可据、不可论证的,在或然性联系层面则应该都是有理可据、可论证的.正确区分联系的必然性和或然性,有助于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语言的性质,并指导我们的语言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7.
剑格、刀镡随着历史变化而改变,刀镡、剑格上的纹饰往往被制造者和使用者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和寓意,被世人珍藏和欣赏。  相似文献   

8.
云南的纺织历史悠久,因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很多民族保留了传统的纺织技艺,而景颇族的织锦以严谨细致的织工、庄重大气的配色、内涵丰富的花纹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景颇族作为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景颇服饰作为景颇文化的表象,就在传统与现状的交织中变幻着模样。本文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景颇服饰的历史变迁,试图对田野调查中发现的新变化做出艺术人类学视野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景颇刀午     
《刀舞》,是一个欢快、热烈的情绪舞。它时而刚健潇洒,时而轻柔秀丽,景颇族人民乐观、勇敢、强悍的特点,在舞蹈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长刀,在景颇族人民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个男子,都随身携带着它。长刀,在生产生活上是工具,在狩猎、自卫时是武器,跳起舞来,又是独具一格的道具。所有景颇族的男子,都会刀舞。享有盛名的景颇盛会“木脑总戈”,就既是歌舞盛会,又是刀舞的盛会,那时成千上万的男子汉举刀歌舞,祝贺自己民族的繁荣昌盛……这种民间传统舞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歌舞团成立不久就搬上了舞台。最近几年,编导和演员们多次深入景颇  相似文献   

10.
刘勇 《西藏研究》2006,(2):27-34
关于“藏传佛教”的各种判断常常会引发各种争论,主要是因为“藏传佛教”概念所指过于庞杂,在特定语境或文本中使用时,能指与所指经常游离,使研究者之间难以达成共识。文章认为,“藏传佛教”概念所指应同时指向历史构成、理论层面、修习实践层面、组织制度以及民俗宗教层面,主张全面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概念,以减少学术研究过程中的无谓争论。  相似文献   

11.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次提出了符号学语言观,这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核心.他从符号学的视角阐释了语言符号自然属性,其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第一原则,也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同时,他还指出了语言符号的其它属性,即能指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非遗"舞蹈中的道具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的角度,深入分析"非遗"舞蹈道具的深刻内涵。通过对"非遗"舞蹈道具所指的分析,能够窥探舞蹈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历史遭遇,从而分析其在文化共时中的独特位置。从历时角度,道具所指发生改变与历史的改变相互映衬,能够通过道具发生的符号性变化窥探历史发生的变化。本文研究从新的角度,重新定义道具在舞蹈中的地位,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映射在"非遗"舞蹈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非遗"舞蹈中的道具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的角度,深入分析"非遗"舞蹈道具的深刻内涵。通过对"非遗"舞蹈道具所指的分析,能够窥探舞蹈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历史遭遇,从而分析其在文化共时中的独特位置。从历时角度,道具所指发生改变与历史的改变相互映衬,能够通过道具发生的符号性变化窥探历史发生的变化。本文研究从新的角度,重新定义道具在舞蹈中的地位,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映射在"非遗"舞蹈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从湘西土家族西兰卡普图案符号的形式、传统色彩搭配和图案寓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将西兰卡普图案所传递的形式感、观念、情感、个性化特征应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中.探讨了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如何将民族性的传统图案与现代感的设计元素有机融合,使民族传统图案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得到升华,更有助于学生创作出寓意深刻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的广告作品.  相似文献   

15.
西藏有多少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符号?布达拉宫、大昭寺、酥油茶、转经筒、磕长头……究竟有多少,大概谁也说不清楚。当然,唐卡以其丰富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也应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6.
<正>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的央视春晚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主标识以“龘”(dá)字为主视觉符号,表达了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部结构,而且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打破了美与丑,文学与非文学,能指和所指的界限.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清晰可辨,而是既异中有同,也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8.
吴震东 《民族学刊》2017,8(4):28-34,102-104
微端红包在网络社群中扮演着"多重能指"的符号性角色,关涉着认同性仪式、情感象征与价值交换等诸多议题.微时代的网络社群红包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礼物",在一种"流动的循环"中表现出集体狂欢的倾向,这进而实现了符号作为文化资本的情感性消费.在"微时代"背景下,网络社群红包作为现代人群生活方式的一个表征,其价值与意义也有待进行人类学层面上的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白马藏族妇女的头饰和胸饰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头饰中的圆形“鱼骨牌”,无论形状、大小、色彩、质地还是佩戴部位,都体现了对史前时期玉璧、骨璧或蚌璧的继承性;其胸饰的方形鱼骨牌,从质地、佩戴部位来看,应来源于史前时期的玉璜.鱼骨牌吉祥、圣洁的精神含义与玉璜、玉璧、骨璧或蚌璧通天、通灵的寓意是十分接近的,同时也包含了鱼图腾崇拜的某些因素.白马藏族鱼骨牌饰品的产生和形成,也与三苗部族的迁徙密切相关,是民族迁徙、文化传播与融合的图像符号.  相似文献   

20.
陈家明  蒋彬 《民族学刊》2020,11(5):120-126, 159-160
体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学界目前主要就体育现象本身进行对比或论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而缺乏符号学这一简约方法的深层次解读。国家认同是各种象征符号的集合。体育是一种天然的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含义。因而从符号学视野探究体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核心是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体育的物源符号化、自然寓意、伴随文本意义、元语言解读、共同记忆塑造功能,有力促进现代国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认清体育符号的标出性历史反转趋势,采取适当宽幅的文化选择,加强体育元语言的解读,充分利用体育符号媒介作用,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强化中华“多元一体”认识,厘清国家政治边界,从而有力促进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