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农耕文化特点李富强壮族的民间文学艺术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提炼和总结,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博。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壮族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生活,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探索,体现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农耕生产依赖土地,农耕民族对土地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于农耕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组织与伦理习尚。游牧生产依靠于水草,游牧民族为着水草的肥美而终年迁徒,形成了流动性的社会组织和简洁意重的礼俗。中国历史上周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往来,实际上是游牧与农耕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的碰撞,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的碰撞,也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交住和互补。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们试从民族学的角度追溯日本文化的源流时,便有许多存疑待考的问题。其重要问题之一,即探讨自古展开于日本列岛的农耕文化的特点及其由来。为了着手解决这样的问题,1980年1月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专门召开了有关日本农耕文化源流的座谈讨论会,对有关重要课题和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一一反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围绕日本农耕文化起源的讨论,究竟从哪些方面促进了研究的深入呢?笔者试简略地介绍研究现状,并指出最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若干个世纪的生命与血汗的堆积,让哈尼族人把无数座山变成了梯田的世界。层层叠叠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的梯田,似道道天梯由山脚直逼山顶,气势凌霄,搏空荡宇……这就是世界奇迹──哈尼梯田。哈尼梯田主要分市在哀牢山南段红河的部分流域、藤条河流域和李仙江部分流域(台称三江流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哈尼族聚居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是梯田最集中的地区。从总体上看,梯田的分布规模从元江(红河)水系向西至澜沧江水系呈逐渐递减的态势,梯田的分市区域与哈尼族的居住区域基本一致。哈尼族源于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接台…  相似文献   

5.
壮族是一个有悠久农耕历史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农耕在壮族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壮族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规约着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与特质.因而研究壮族农耕文化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文化意义。最近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李富强著《'蛮荒'稻香─-壮族农耕文化》一书,就是具有这方面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著作。该书有以下两大突出特点:一、浓厚的学术性该书从文化的角度对壮族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生产关系的演变,农业以及渔猎、养殖业、林业的礼仪、风俗、禁忌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甘肃定西提出"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指导思想,发动了一场以产业结构改革为中心的农业革命,甩掉了"苦甲天下"的帽子,为农耕文化内涵的当代利用树立了一个典范.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是建构中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到十四,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就迎来隆重而热闹的侬垌节。据专家考证,龙州侬垌节所表现的农耕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参加侬峒节的多为壮族布傣族群。他们是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国南部与越南北部的骆越后裔,居住在中越边界。越方一侧的布傣今为岱族,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人类珍贵的口头传统文化遗产,农业谚语是人类农业智慧的具体表现.壮、泰语农业谚语反映了壮泰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农业生活、农业结构、农耕技术和农耕习俗,折射了两个民族农耕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利用农业谚语解读壮泰民族的农耕文化特征及其内涵,是探究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的新视角、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化”囊括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全部人类遗产,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生产用具及生活用品有了使用性能需求的概念,有了外观舒适与性能协调一致的理念。五溪流域各民族人们通过造物活动,以物化的形式使农耕文化演化成一种凝固的视觉艺术形态,铸成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丰富的审美意蕴及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姿,各有千秋,宛若百花园中的奇葩,装点着万紫千红的人类社会。其中,云南鹤庆县甸南坝地区白族妇女的新娘服饰,堪称白族妇女服饰中的一朵灿烂瑰丽之花。 新娘服饰,是白族姑娘结婚时穿戴的喜装。从她结婚之日穿上身,便成为其成人的标志,将一直伴她走完人生之路。新娘服饰由衣着和佩饰组合而成。衣着为“月”帽、翠衬、云衫、罩褂、宽裤、围腰、扎脚、鞋袜;佩饰有耳球、胸佩、戒指、手镯、系  相似文献   

11.
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提出了水决定人的禀赋的科学论断,他认为人的禀赋素质和才华与出生地的水土有密切关系,并且由自然之水衍生出文化之水,赋予水以政治、道德、民俗等一系列社会属性。第一,加强生活中的饮用水管理,选取好水质,让水造就优秀中华儿女;第二,用水治世,运用水文化来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重视家长和教师的言行教育,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越南民族起源传说、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生产生活以及语言现象等方面解读越南水文化的特点,研究越南人的文化特色和思维方式,认为越南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水文化特色的国家,水与越南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劳动条件、思维方式都影响到越南人对水的理解、感知方式和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3.
白族种植水稻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的学者称白族为历史上的“水稻农耕民族”。因此,白族人民的习俗,特别是节日,多与水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绕三炅白族话叫“观上览”,意即逛三个园子。实际上,这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游春活动,也是栽插水稻前祈祝丰收的仪式。从农历4月23起,一连举行三天。头一天,盛装的男女老少排成长蛇阵,边唱边舞,从苍山五台峰下的喜州圣源寺出发。第二天到洱海边的村庄河涘城。第三天沿洱海边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马久邑。三天内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边歌边舞。“绕  相似文献   

14.
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何学惠主编、尹绍亭撰著的《云南物质文化》,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物质文化史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笔者拜阅后,认为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资料翔核,内容充实。作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研究对象的探究和阐释上,不取向理论的建构,这是该书的宗旨。农耕生产工具,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又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作者对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农具,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和阐释。如传统农业中的重器犁,书中记载有汉族犁、彝族犁、藏族犁、纳西犁、傈僳犁、怒族犁、大理犁(白族)、傣族犁、哈尼犁、拉枯犁、佤族犁…  相似文献   

15.
16.
台湾高山族农耕祭仪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农业为中心的经济形态,长期以来形成了重视农业、以农作物种植为中心的价值观以及形式多样的风俗和信仰。台湾高山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农耕为主业过着农业生活,农作物的丰收与否,对其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高山族认为人的吉凶祸福与广义的神灵存在着关联,所以祈求物产丰收、消除灾祸的种种祭祀仪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台湾高山族在这个美丽的海岛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辛勤和汗水耕耘着这片热土,是台湾最早的居住者和开发者之一,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吃苦耐劳、勤奋节简的美德。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地区是满族主要的生息繁衍之地,这里山高水长,江河密布,"窝集"丛生,有着丰富的山林江湖资源,举凡林木、野兽、蔬菜、野果以及各种鱼类,无不种类繁多,出产丰饶。同时,长白山山脉又地处北部地区,气候较为寒冷。这种环境、气候和物产决定了满族经济生活除了渔猎和采集之外,农耕也是满族先民的古老生产门类,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其民族独有的农耕习俗,而且其农耕习俗的形成与长白山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这些习俗表现在满族农耕生活的各个方面,千百年来,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酉水沅水、澧水文化旅游线路开发问题,经常被有文化背景的规划大师强调,但从旅游产业化运作(如旅行社运作)的角度来看,意义不大。理由:一是从案例上看,国内产业化推广水文化旅游线只有长江三峡游是成功的,其它没见到。二是从交通上看,当前客运陆空主导内陆水运严重萎缩,成本和时间都不允许旅游走水线,除非有并行陆路。三是从时间上看,产业化旅游客源的时间是短缺的,在短时内安排差异化大的景点是必然诉求,而水线景点同质化倾向严重,难  相似文献   

19.
杨素筠 《中国民族》2010,(11):48-51
在千百年来纷繁复杂的民族迁移融合中,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马尔康县的嘉绒人一直保持着自己古老而神秘的"二牛抬扛"农耕方式和习俗,每年春播时节都要举行类似远古中原地区"祈年"的耕作仪式,伴随它的是一系列古风犹存的宗教仪式活动。嘉绒人通过这些仪式向上苍和诸神求助并表达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0.
许多游客在观看撮泰吉表演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内容,特别是到板底观赏或研究时,不知道所说的彝语意思,不能将其表演的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本文结合倮嘎寨的社会背景和二十多年来本人与家乡撮泰吉一同成长的经历,阐述了撮泰吉演述根源与倮嘎农耕文化间的联系,旨在给旅游盛行时代下的游客们提供正确的解读途径,并给出自己对其保护和发扬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