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符号,而与节日相关的仪式活动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承担着族群赋予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在此,以广西罗城仫佬族银氏"五冬"清明节祭祀活动为例,探讨该祭祀活动在仫佬族节日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彝族进入农耕阶段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通过彝族古籍、神话、传说等内容来阐述彝族先民有关农业的起源、农作知识、农作物的产生、农具的产生等方面的农业知识,并从农事祭祀、农事禁忌两个方面来看彝族在现实实践中对传统农业知识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黄柏权  范杨文灿 《民族学刊》2023,14(3):115-125, 154
改土归流前,鄂西南地区在饮食习惯、宴饮礼俗、居住习惯、婚姻形态、基层社会组织、交往方式、信仰传统、思想教育等方面已形成特有的社会形态。改土归流后,中央政权实施一系列社会生活改良措施:一是更新农业生产理念,强调生产过程管理,鼓励开塘积肥,重视水利建设,积极开垦荒地;二是规范婚姻礼仪,严禁同姓为婚、姑舅表亲、童婚等,肃清悔婚和随意结亲行为,整顿女家外戚干涉婚嫁;三是倡导祭祀祖先,提倡在居室正中奉祀祖先木主,并由绅士阶层率先践行示范;四是严禁民间巫术活动,劝诫民众切勿参与巫术活动,肃清“罗神邪教之家”,依据清律严惩巫术活动组织者和责任人;五是普及礼义教育,遍设地方官学,提倡乡里义学。这些举措推动了地方生计农耕化、社会交往扩大化、社会生活礼法化、岁时节令一体化、祭祀活动多元化发展。这一社会变迁是主流“大传统”与地方“小传统”的互动过程,呈现出不同文化层次的动态交互关系,体现了王朝国家“大一统”观念的目标导向,促进了鄂西南社会生活整体面貌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全面融入更宏阔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4.
西海固地区气候干旱,水源奇缺,以农业为主又兼带牧业,农作物须依靠水生长,牲畜需饮水,人需用水,因此,水资源对当地居民而言极其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随之减少,又由于技术条件有限,不能开发利用地下水,因此,当地居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雨水上,从而产生了求水文化,通过在泉里祈雨以及到拱北"要雨"这两种形式来达到降雨的目的。近几年由于退耕还林、移民搬迁以及政府"引水上山"政策的实施、外出务工以及经商等使农业不再成为当地居民唯一的生计方式,从而求水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消失的记忆。求水文化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日渐消失,与当地的环境、技术条件以及生计方式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定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文化,而求水文化就是当地回族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5.
涂尔干曾以图腾物与图腾信仰来论证物在宗教信仰中的关键角色,由此分析物、宗教与社会团结之间的关系。马凌诺夫斯基则以库拉交换圈为例,说明库拉珍品的交换对于当地社会构成的重要性。人类对自身所造物件赋予意义并投射记忆,物成为记忆的对象物。物件参与了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实践,通过意义的赋予和记忆的联结,物规范了人类的生活,而与人类主体相互定义,乃至形塑人类集体的共同意识。笔者经由对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甸北地区过年请春客习俗的观察,分析鹤庆甸北地区白族等当地居民,如何因神像物的毁坏、迎神绕境仪式活动实践的停止,最终丧失了对于跨村落祭祀圈"十八大村"的集体记忆,导致仪式消失与群体认同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平话人是广西一支重要的汉族民系,大致形成于唐宋时期。长期以来,因其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广西临江镇的平话人常以"名门之后"自居,族群意识较强。1949年以后实行的民族政策,对临江镇平话人的族群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透过对临江镇平话人社会生活所进行的田野调查,探讨当地人族群意识变迁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中原王朝向周边拓展,所引起的军事屯田,使得青海贵德王屯地处汉藏文化的交汇地带。受农业经济和西北自然条件的制约,水在王屯民众思想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北基层社会水崇拜、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水文化事象。这些水文化事象一方面以龙王为中心,构成象征意义上水管理系统;另一方面以龙官为中心,构成现实意义上水资源管理系统。从而体现出汉藏交汇地带独特的文化特色,并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也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视角。  相似文献   

8.
竹子与宗教习俗──竹文化研究(中)覃圣敏(广西民族研究所)四、竹子与农业祭祀农业民族都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收成好不好,与土地、雨水、病虫害等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对这些自然条件,古时人们都归结于神灵的主宰,因此要举行许多宗教祭祀活动。祭祀的对象有社...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新疆文化的多元性与其地域性和地缘多元性之关联,探讨西域多元文化的结构过程,主张新疆文化的四元极说,讨论汉文化与新疆族属文化互动低弱的政治历史原因,认为结构与历史互为动态。指出,历史上的南疆绿洲文化与北疆行国文化,迄今仍是新疆农耕与游牧两大生态文化系列。其次,在南疆绿洲文化区,因分别与中亚和内地的地缘关系,形成以喀什与库车为中心的西南疆伊斯兰教文化圈、以吐鲁番为中心的东南疆汉佛和穆斯林文化交融圈;北疆因近代俄罗斯的侵入,使俄罗斯文化与蒙哈文化并行。再次,晚近及现代大批汉人随军或兵团与中央企事业入疆,逐渐形成新疆主要族体,汉文化与穆斯林文化及俄罗斯文化并存,形成有别于内地汉文化的新疆汉文化特征。近年,当地汉族又显现出基于认同当地的老新疆汉人与认同家乡的现代入新汉人之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考察由蚂虫另 (青蛙 )图腾信仰而演化形成壮族古老的“蚂虫另节 ,由英雄莫一大王信仰而演化形成壮族“五谷庙节”的过程 ,认为壮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 ,其信仰节日形成的程序是 :普通人和物→获得超常能力→被受益者拥上神殿→定期祭祀形成节日 ,这是农耕民族企图借助超人的能力以达到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的功利目标的过程 ,也是他们在精神文化上从人间走上神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西和县的七夕乞巧活动至今保留完整,呈现祭、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形态。祭祀是活动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唱歌、舞蹈则是仪式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乞巧歌因乞巧习俗得以传承,乞巧习俗的功能通过乞巧歌而实现。"唱巧"激发了少女们的演唱潜力,培育了民歌传承群体,形成了良好的传承人养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辽代牧、农经济区域的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前期 ,契丹辽地主要是以畜牧经济为主 ,牧场遍布草原各处 ,畜牧经济一直呈上升态势 ;农耕经济区域虽因燕云地区的并入等而有所增扩 ,但农业种植仍是片片点点 ,无法与畜牧业相比。到辽代中后期 ,牧区变化比较平稳 ,官营畜牧经济屡遭打击 ,已繁盛不再 ;而此时的农耕区域却有很大变化 ,农业经济的繁荣 ,对辽代社会的进步及金、元时期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黎族的小动物狩猎特别是套夹捕鼠活动展开论述,阐明这些狩猎活动是如何融入现实生活的及其对食物供应的重要性.套夹捕鼠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火田农耕的存在.火田不仅使得农耕成为可能,也创造了野生动物能够容易生存的空间."大圈套和小圈套"是一个运作于耕地及其周边的系统.它们起到了把野生动物狩猎融入农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西藏青作农业起源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藏青作农业起源的演进问题青稞作物农业的起源与青稞的起源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青稞作物农业的起源是青藏高原农耕先民从事青稞栽培生产活动的伊始 ,而青稞的起源指的是裸粒和无芒的西藏山地大麦类群来源于何种科、属植物的问题。前者讨论的是人的社会生产活动 ,而后者则是物种的自然形成。尽管“青作农业”的对象是青稞 ,但实际上“青作农业的起源”却不是由“青稞”本身决定的。也就是说 ,当初农耕民栽培青稞的起因 ,决非因为自然界存在青稞的野生品种 ,而是由社会、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由此 ,“青作农业的起源”、“青稞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因不同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等因素 ,辽金王朝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辽金文化———辽以崇尚骑射的游牧文化与筑室而居的农耕文化并行的二元文化为特色 ,金以单一的农耕文化为特色 ,辽金王朝不同的文化格局决定了辽金王朝的国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农耕生产依赖土地,农耕民族对土地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于农耕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组织与伦理习尚。游牧生产依靠于水草,游牧民族为着水草的肥美而终年迁徒,形成了流动性的社会组织和简洁意重的礼俗。中国历史上周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往来,实际上是游牧与农耕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的碰撞,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的碰撞,也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交住和互补。  相似文献   

17.
胡宝华  刘立策 《民族学刊》2017,8(3):76-83,121-125
花山岩画为先秦时期生活于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所创作.先秦时期,水稻种植已经成为骆越社会主要的经济来源,骆越社会由此形成的宇宙观、价值观及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皆体现出稻作文化的特征.在花山岩画中,诸多图像元素体现出丰富的稻作文化特征,如"蛙形人""日芒纹"强调对青蛙、鸟的崇拜,"饰羽人"、行船图对太阳、江河的敬畏,以及人们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祈愿.而花山岩画的作画地点选取,则直接与稻作生产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花山岩画本身就是一种稻作生产的祭祀仪式.这些稻作文化记忆,有的形成了民间信仰的仪式活动,有的衍生出了民族节日.稻作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宇宙观,在当代社会依然极具生态环境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族祭祀文化的象征符号。近百年来,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及其祭祀的文化空间和仪式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时,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传统正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产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成为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的符号。文章以2000年成吉思汗龙年大祭的祭祀仪式为个案,描述了成吉思汗祭祀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及蒙古族对其传统文化符号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超越村庄:汉人区域社会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靖 《民族研究》2012,(1):92-102,110
区域社会研究因超越村落分析模式而出现,主要涉及市场层级社会、祭祀圈与信仰圈社会、水利社会、某一"核心价值"较突显的区域社会等若干领域。本文分析了区域社会研究产生的背景,诸理论模式的内涵、争论的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彼此间的系谱关联,概括出关乎各种区域社会运转的一般逻辑:借以某种独特的社会事实或文化机制,整个区域社会被组织起来并维持运转。区域社会不仅是客观的自然环境与人类互动的结果,同时也是不同人群文化协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电影《花腰新娘》作为人类学"文化批评"的一个文本,将其看做现代传媒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阐释,并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种阐释做了分析.文章考察当地人(花腰彝)如何解读电影中关于他们的文化和生活的信息,如何表达他们对其中的意识形态的态度,又如何围绕媒体来组织他们的社会文化活动及经济活动.文章同时提出了民族文化传媒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