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同伊斯兰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同辖域的历史变迁,接着概括了大同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大同的时间。然后重点叙述了伊斯兰教率先在大同普传的情况及其主要特征,介绍了大同辖域内的几座有特色的清真寺及与它们相关的经堂教育、明清人物等情况。随后简单介绍了明嘉靖丙午陨石题记,列举了大同辖域清真寺碑刻匾联名单。最后陈述了对大同伊斯兰教研究有关键意义的“大人坟”的现有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
访皇姑     
走在去她家的路上,我不时想起,溥杰先生曾对我说:“我的二妹从小生性活泼,在清规戒律森严的王府中,我们兄弟姐妹都死板板的,唯独她敢在祖母面前撒个娇什么的。”这几句话不知怎么给了我一个很深的印象,觉得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这位二妹,在王府深闺中长大,是位娇滴滴的皇姑。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了,但她总还会有些与众不同吧!  相似文献   

3.
今年,在巴彦查干公社王府大队的田野上,以该队党支部书记为首的良种繁育试验小组格外活跃。他们除精心地侍弄茁壮的青苗以外,还注意观察和研究着作物生成情况,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争取更大的收成。  相似文献   

4.
西藏古代宫殿建筑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风格,文章对雍布拉康、布达拉宫、拉加里王府宫殿、贡塘王城、古格王朝都城等西藏古代典型的宫殿建筑进行分析,扼要地论述了西藏古代宫殿建筑的军事防御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试论《雍正谕土尔扈特汗敕书》与满泰使团的出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谕土尔扈特汗敕书》是雍正七年清廷给远居伏尔加河畔土尔扈特汗廷的谕旨,这件谕旨的原件和《康熙谕阿玉奇汗敕书》、《乾隆谕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敕书》原藏于新疆和静县土尔扈特汗王府(又称满汉王府),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上述三件敕书是清朝政府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清代民族关系史的珍贵历史资料,其历史价值,近年来已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就《雍正谕土尔扈特汗敕书》的内容作一介绍,并结合笔者接触到的有关中外历史记载,对雍正年间持此敕书出访土尔扈特汗廷的满泰使团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6.
于厥部源于唐代俞折即如者室韦,由唐入辽,大如者室韦演进为于厥部,小如者室韦演进为乌隈于厥部。于厥部非三河乌古部,其南临乌隈于厥部。辽朝对于厥部的经略主要表现在:军事上,武力征伐,军事捍御;经济上,交易土产,商贸往来;行政建置上,设属国,置属部。辽朝通过任命契丹人担任节度使,以及设置于厥国王府、于厥里部族大王府、乌隈于厥部大王府等属国属部机构以加强对于厥部地区控制力度。辽金易代,于厥部受乌古迪烈招讨司以及乌古迪烈乣详稳节制与统辖,后发生叛乱,金蒙之际为弘吉剌部所在之地。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既是对中国优秀文明的继承,又是对"天下为公"的发展与弘扬."天下为公"是执政者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三民主义"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具体措施: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当时构建和谐社会的纲领;实行三民主义的目的是为务实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三民主义"是中国大同理想的传承,又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原杜尔伯特旗王府的陵墓建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镇马场大山,此山原名为蒙古语"都格德尔"(《清史稿》为"多科多尔").墓碑刻于1944年秋,由末代王爷、伪旗长巴旺多尔济立.墓碑为青色石料制成,共两块,文字与规格皆同.碑座宽75.5cm、高41cm、厚42.5cm;碑身宽52cm、高128.5cm、厚20cm.碑身正面碑文为蒙汉两种文字,书立碑时间、立碑人及撰文、书丹者.碑坊志在碑身背面,为汉文楷书,18行,740字.土改时,王府的陵墓被毁.东吐莫区九扇门村群众将两块墓碑拆除,由九扇门屯、马场屯各保存一块.1986年由县障物馆征集、珍藏.  相似文献   

9.
山西大同古城保护与修复工程引发了众多争议,反映了社会各界对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不同理解。本文从大同城墙修复的材料与技艺、形态与设计、用途与功能、精神与情感、法律与保护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大同古城墙保护与修复的实践应遵循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在现代功用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一年一月三日,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成立了,这是康藏高原升起的一颗启明星,她给昌都地区和西藏人民带来了曙光和希望。昌都在一九五○年十月十九日解放了,原西藏地方之噶厦政府派驻昌都的行政机构沙王府也彻底垮台了。随着我们部队进驻昌都地区各宗县工作的展开,藏族人民亲眼目  相似文献   

11.
辽金女真达鲁古部与达鲁古城,是国内外学者对我国东北民族史地研究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多元、多向、多方位用反对达鲁古的多称、分布、城址、王府以及长春州等问题进行辨析和探讨,其中有些问题在过去研灾中尚未涉及,对问题的研究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四字格多用于口语。四字格特色是贬义性,前人对其有深入的研究,对褒义四字格的研究较欠缺。本文参考马文忠《大同方言四字格释例》[1]收录的七百余条四字格,以大同方言褒义四字格39条为语料,先介绍研究背景,再从结构类型、语义具体性研究,以期为后人四字格的研究作微薄贡献,同时表达笔者对褒义四字格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美丽富饶的阿拉善,是镶嵌在祖国西北边疆晶莹闪烁的明珠.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和汉胡文化的交汇之处,在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蒙、汉、回、藏、达斡尔、朝鲜、壮、土、维吾尔等17个民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这里,曾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穿过境内,漫长的历史为她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迹.清雍正年间,阿拉善和硕特旗建成,王府定远营(今巴彦浩特)的寺庙、街道、住宅群体建筑风格酷似帝都,故阿拉善经济文化交通之中心——巴彦浩特,久享"小北京"美称.畜牧业是阿拉善经济的一大优势.畜种较全,品质优良.尤以"金驼"、"银羊"为最."沙漠之舟"——阿拉善双峰驼产量占全国40%,属名贵三大双峰驼种之一.传统出口商品"王府驼毛"曾获国际"阿米卡驼毛奖".阿拉善白绒山羊绒丝色泽亮,纤维长.其细  相似文献   

14.
草原上最后一位王爷贾怡媛“生啦,生啦……是个大阿哥!”“阿弥陀佛!……”68年前,一个男婴降生在鄂尔多斯中部阿拉腾席连的一座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蒙旗的执政王爷)府邸内。顿时,一向森严肃穆的王府大院里螺号齐鸣、载歌载舞、点神灯、烧香、献哈...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年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农民暴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光绪三十三年,即一九○七年的哈密农民暴动,是本世纪初新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反回王暴动,它沉重打击了哈密回王的统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王府对农民的徭役,并为一九一二年、一九三一年哈密农民反抗回王统治,要求改土归流,最终取消哈密王制的斗争揭开了序幕。因此,对于这次农民暴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虽然在一些著作和回忆录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行业也逐渐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其中大同云冈石窟作为我国著名景点,基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石窟佛像及其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不仅得到了国内旅游者的喜爱,而且广受国外友人欢迎,因此该景点的外宣汉英翻译也逐渐得到了更多重视。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针对大同云冈石窟外宣汉英翻译问题展开详细分析,简要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并探讨了生态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最后总结提出了解决外宣翻译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期能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7.
等级制度,是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封建农奴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农奴主对广大农奴进行统治、剥削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级制度的这种作用,也通过各等级的婚姻关系反映出来。农奴主和农奴实行阶级内婚,同一阶级的不同等级也原则上都在本等级内部通婚,实行等级世袭;等级间通婚要受到种种阻碍和限制。等级内婚的这种状况,是由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决定的,成为农奴主对广大农奴进行统治、剥削不可缺少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我行走江湖,跋山涉水。得知万民苦难深沉。此世何人没有苦?”一段木卡姆序曲在阿浑伯克的低沉喉音中升起。这位当年哈密回王府著名的木卡姆艺人表情逐渐变得凝重,似乎浑然忘记夏木西丁·苏菲请他来的目的是为女儿的婚礼增添喜气。可是,这是我当时作为一个五岁儿童的幼稚想法,身边的男女长辈并不以为然,他们情不自禁地跟随阿浑伯克一起沉入某种忧郁的气氛之中。  相似文献   

19.
呼语包括头衔、亲属称谓以及爱称,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在文化背景迥异的中英两国,汉语和英语呼语的不同体现在贵族与官位等级、家庭等级、年龄等级、职业等级等表明身份权势的差别以及亲属称谓和爱称的差异上.呼语的差异反映了两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20.
车王府是清代外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亲王车登巴咱尔的府第,其所收藏的影词写本是研究语言、文字及民俗的重要材料.通过对影词写本的统计,发现其中大量使用方框号、钩识号等标点符号,文字书写有合文现象,并大量使用类似“能行”、“走龙”、“流平”等代名词,“能行”、“走龙”指代马;“流平”指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