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民族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情况及其发展变化,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服务。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是当前我国民族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民族学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历史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任务是  相似文献   

2.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以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即研究现代各民族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在我国解放以来,由于许多人认为民族学是资产阶级的,未能给民族学以相应地位,所以在民族学的译名方面很混乱.至今在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中,还有大量的"人种学"、"人种志"、"人种志学"、"民族志学"等译名,实际上这其中绝大部分都应译成民族学.一、民族学发展简史民族学做为名词,起源于古希腊:EQNOWTPACPEIN,字意为关于各个民族的记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星亮 《民族研究》2006,18(5):41-50
关于"人类学"和"民族学"这两个学科名称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国内有关部门的分类也较为混乱.本文认为,"民族学"这一学科的形成以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的成立为标志.早期的"民族学"学科是广义的,既研究文化,也研究体质.19世纪下半叶后,"民族学"由广义变为狭义,主要研究文化.而"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在早期则是狭义的,主要研究体质.后来"人类学"由狭义变为广义,既研究体质,也研究文化.在当代中国,"民族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狭义的"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基本相同.把广义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并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比较符合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当前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将于2008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有利于推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展示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和经济交流,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民族学     
民族学(Зтнография,源自希腊ethnos一词,即关于部落、民族等的学科)是研究民族(Народы——зтнос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民族的起源、风俗习惯、文化与历史的关系。民族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形成该民族面貌的民族日常文化的传统特征。民族学资料主要来源于对民族生活的直接观察,如定点调研与考察调研、搜集各种文物等等,同时也利用调查表资料。在与考古学、历史学的相互影响下,民族学家重新编写民族历史,描述原始公社制度。民族的创造这一综合性问题把民族学与艺术学、民间文艺学联系起来,同时也与经济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志”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民族学和人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 5 6个民族各方面基本情况的介绍 ,包括各民族的历史源流与当前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等各个方面。而按照民族学专业的传统 ,这种介绍必须是基于学者们从人类学角度的实地调查 ,特别是包括新近的实地调查与研究的成果 ,从而使民族学专业的学生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对每个民族的特点和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掌握。目前 ,高校缺少一本既能反映各民族当前状况 ,又能综合学术界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为了给民族学及相关学科的学生提供这样一本…  相似文献   

7.
王晓刚  陈秋燕  王梦龙 《民族学刊》2021,12(5):50-59, 112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当前,我国政府和学者已从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学术与应用成果,但也出现了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化”、“单一学科化”的窄化趋势。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认真梳理这些政策、理论与实践脉络,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合理构建其理论体系。具体来看,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依据我国的国情、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心理行为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学、民族学、预防医学、社会工作和公共管理的理论与策略有效解决社会心态改善、心理健康促进、公共危机管理、民族团结提升、社会共同体认同、民族文化传承和美好生活实现等社会治理问题,有效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中国特色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8.
原苏联满-通古斯语民族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是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各个多民族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苏联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 ,满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 ,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满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的文化变迁和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民族分布格局中,少数民族多集中在西部。民族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其重要特色之一就是重视中国各民族社会,特别是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中国多民族社会的现实为民族学提供了广阔的田野,但该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不要忽略学理上的支撑,需要在实证研究中体现学科规范。  相似文献   

10.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赋有许多众不同的部分。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面临着来自继承与发展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高校林立,涌现出大量的人才,在高校教育特别是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音乐,已经成为当前在传统音乐继承和发展上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将推进我国传统音乐融入时代潮流的步伐,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实力,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民族学(зтнография)是关于世界各民族的科学。它研究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异同点,它们的起源、分布以及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相互关系。民族学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和语言一起)构成特殊民族风貌的各民族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传统特征。民族学对  相似文献   

12.
许多读者对民族风俗习惯很感兴趣,有些读者还喜欢研究它。我们知道,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表现,它包括一个民族的习俗、风尚、喜好、禁忌、节日、庆典和礼仪等。风俗习惯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民族学虽然也研究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但由于民族史和民族理论等学科立研究工作的开展,民族历史和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问题已经主要不是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了。而民族的现状,包括民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民族学研究会于6月24日召开了以“民族学发展趋势与前景”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广西民族学院、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区党校、广西艺术研究所以及南宁地区从事民族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共20多人,大家就民族学的发展问题发表了意见。回、关于民族学发展方向问题。大家认为,今后民族学发展的方向,应是民族学中国化。其主要理由是:(l)民族学、人类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人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现阶段民族学研究的重点是“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17,8(2):62-70,116-118
武陵民族区概念的学术命名,是李绍明先生五十年西南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统一",运用历史方法的重要基础理论成果之一.重提《李绍明民族学文选》、解读"巴文化研究与地域文化"学理认识涉及到的历史方法学术关联.参考"武陵民族区"概念学术命名的价值取向,从武陵地域文化的民族学/人类学问题研究切入,可能寻找到创新问题原点;而"武陵民族区"作为一个特定的民族学/人类学概念学术命名的,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打开新世纪巴文化学术研究的新局面可能更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张广才 《民族论坛》2012,(14):33-35,47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是民族文化保护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论从民族学校的规模与民族学校中民族学生成份以及民族文化在民族教育中所占比重来看,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均显不足。要构建以民族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乡村民族教育体系必须加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利用家庭教育优势、培养民族文化氛围,全方位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学以服务社会发展和发挥经世致用为学科传统,中国近代史特有的历史语境,决定了我国民族学有聚焦时代任务的一贯传统。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给我国民族学学科建设提出了新命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代民族学,就要找准我国民族学发展存在的不足,在指导思想、学科目标、学科对象、学科定位、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着力建设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提升我国民族学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学研究中,对共性与个性问题的探索,始终是民族学研究的主题。民族学研究的宗旨说到底,即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各民族间的异同以及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规律,以便说明、解决它。因此,在民族学研究中涉及共性与个性关系的研究是与民族学研究相始终的。但是,由于研究者的世界观不同,如有的承认世界存在着各种矛盾,其中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是民族关系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矛盾,并认为这对矛盾是依循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律发展的;有的则否认有矛盾的存在,或者视  相似文献   

18.
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田野调查的明确方向是深入研究“苏联各民族的起源和民族历史”、“现代民族过程”、“与民族历史有关的人种遗传学”、“现代各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诸问题。象过去几年一样,1982年民族学田野工作的主导力向之一是研究我国居民中的民族过程。一般说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各分支学科的关系民族学是作为英语Ethnology的译语而流行于世的,最初它被包括在人类学这一含混不清的总称中,但随着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相对于研究人类体质的体质人类学,人们逐渐把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看作为民族学。所谓文化,是指对野蛮民族这一意义上来考虑的,因而民族学就是通过对未开化民族或与其相近的落后民族的文化的比较研究,以达到恢复人类文化这一目的的一门学问,这是人们通常对民族学所下的定义。不过,自本世纪20年代以后,民族学开始增加新的内容。马利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主张作为先驱,几乎与此同时,拉德克利夫-布朗将以前的民族学划分为他所谓的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后一门学科比之各历史性学  相似文献   

20.
<正>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也是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通道。此地有纷繁多样的文化与民族,同与其毗邻的中亚地区成交汇之势,长期沉淀东西灿烂文化遗留。当前,中国西北地区正发生着急剧的社会变迁,尤其是西北地区偏远乡野的社会巨变前所未有。在此关头,不只是社会文化变迁之状况急需呈现,而且诸多的社会现状与问题更需描摹、解剖与应对。鉴于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批天山学者(民族学学科)及其聘任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新疆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共同协商举办"西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