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促使很多外来文化渗透到国内,给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制约着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受这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从结构、设计以及建造技术上都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本文主要从云南省地域文化入手,着重分析探讨了云南省的地域文化特点、古建筑等内容,以此来试论云南省古建筑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建筑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的馆际交流展览设计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展览设计应从多元化考虑,展览突出让文物活起来、弘扬传统文化内涵、传播科普知识、增添观众互动的环节,让观众对展览感兴趣,展览能体现出文化娱乐的功能。馆际交流展览设计是根据不同的博物馆、不同的展览空间进行展览设计的,展览要科学化设计,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欣赏,产生对展览的欣赏兴趣,把展览设计做好,达到宣传文化和文化交流的目的,馆际交流的工作才能做好。文章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主题思想鲜明""展览设计科学化""展览设计突出以人为本",最终的展览设计理念就是观众对展览喜欢、了解、看得懂,达到展览异地传播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也促使很多外来文化渗透到国内,并给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制约着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受这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从结构、设计以及建造技术上都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本文主要从云南省地域文化入手,着重分析探讨了云南省的地域文化特点、古建筑等内容,以此来试论云南省古建筑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掌握,这也是保护以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建筑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建筑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共同成果。因其自身特殊的地域文化、地理因素以及中西文化交融等多重作用,岭南建筑很早就成为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别。广西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与发祥地之一,境内的岭南风格建筑数量众多,建筑文化内蕴深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艺术特征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古民居记录着当时人类的生活状态和习俗文化,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江西受到周边徽商影响,地域的民居风格偏向徽派民居,每个徽派民居的建筑形式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差异。汪山土库又名"江南小故宫",为故宫的总设计师所设计而成,是徽商的民间建筑和皇家的宏伟分布形式相结合的官员府邸,具有特别的建筑形式及装饰艺术,独特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设计学角度出发,将黑龙江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如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地方建筑等提炼成设计元素,并将其运用于五谷杂粮的品牌设计中,使呈现出来的黑龙江五谷杂粮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视觉辨识度,扩大了黑龙江五谷杂粮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也传承了黑龙江地域文化,为黑龙江五谷杂粮品牌形象设计提了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截止2020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已成功举办18届,评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190个.河北地区共有9个展览获得"十大精品"精品奖,这些精品奖多为文物系统国家一级或二级博物馆举办的古代历史类基本陈列.这些陈列具有陈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容设计创新性强,立足地域文化;展品挑选得当,发挥馆藏优势;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8.
贵州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浪潮中,一直扮演一个偏远的边疆地域角色,受大山阻隔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贵州保持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特征。正是由于贵州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贵州保持了最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黔文化现象。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东麓的喀斯特台地上,由于多种历史因素综合影响,六盘水地域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全球化浪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背景下,六盘水市的城镇化缺失应有的地域建筑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本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不自信、失真认知甚至漠视。发掘传承本地域建筑文化,在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重塑本民族文化自信心、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应用和发扬本民族建筑文化,为缔造独特和唯一的城市文化品牌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地区的伊斯兰建筑艺术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长期相互影响的结晶,是伊斯兰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相互融合的结果。中国伊斯兰建筑主要是以清真寺为主,体现出浓郁的东方建筑色彩。内蒙古地区清真寺建筑集中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多元文化及建筑艺术的交融使内蒙古地区清真寺建筑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贵州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浪潮中,一直扮演一个偏远的边疆地域角色,受大山阻隔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贵州保持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特征.正是由于贵州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贵州保持了最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黔文化现象.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东麓的喀斯特台地上,由于多种历史因素综合影响,六盘水地域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全球化浪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背景下,六盘水市的城镇化缺失应有的地域建筑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本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不自信、失真认知甚至漠视.发掘传承本地域建筑文化,在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重塑本民族文化自信心、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应用和发扬本民族建筑文化,为缔造独特和唯一的城市文化品牌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的民居建筑文化,是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积淀,其建筑空间形式在不同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条件下的演变与发展,显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生活方式沿袭着明代文化习俗,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基本完整保持着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和服饰特色,既保留了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贵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造就了屯堡聚落景观。本文将屯堡聚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特色景观作为案例开展研究,以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秦文斌 《中国民族博览》2020,(1):198-199,218
闽南地区作为历史上移民人数较多的区域,一共经历了四次人口大迁徙,所以有着丰富的中原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受到海外文化影响。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基础,所以奠定了该地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突出的建筑代表,即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中大量的建筑装饰是该建筑组群最为突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对象,可从多个角度反映出闽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鉴于此,本文将以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及其装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背景、工艺技术、礼仪宗教、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谈谈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闽南地区作为历史上移民人数较多的区域,一共经历了四次人口大迁徙,所以有着丰富的中原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受到海外文化影响。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基础,所以奠定了该地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突出的建筑代表,即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中大量的建筑装饰是该建筑组群最为突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对象,可从多个角度反映出闽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鉴于此,本文将以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及其装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背景、工艺技术、礼仪宗教、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谈谈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生活方式沿袭着明代文化习俗,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基本完整保持着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和服饰特色,既保留了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贵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造就了屯堡聚落景观.本文将屯堡聚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特色景观作为案例开展研究,以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域传统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陈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地域传统文化元素的视野下进行公共陈设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它既完善并开发了公共陈设的实用功能,又能展现城市记忆的延续、发展地域的民俗传统。本文主要阐述了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地域文化元素的视野下对公共陈设中文化元素的追求及其意义进行探索,并以杭州为例分析研究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陈设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与提升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乡村记忆"工程是山东省自2014年起实施的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创新工程,通过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与符号。山西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笔墨,该地区有许多古朴大气、装饰精美的传统建筑。当你了解这些建筑时,可以从中窥探到山西的传统风俗与文化发展。其中,明清时期的晋商会馆属于较为典型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建筑上的吉祥图纹,在一定程度上将晋商会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展现了出来。因此,本文从明清晋商会馆中吉祥图纹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能为现代建筑传统元素的运用提供相关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