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网络技术的应用在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便捷的同时也促进了许多新鲜事物的产生。例如,网络语言的出现,给人类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同时给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该好好利用网络语言,使网络语言逐渐规范化,从而给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增添活力。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及对网络语言该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有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发展,同时对汉语文学开展审美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汉语言文学需要深刻把握其本身的特征和时代留下的不同审美特征,以此用来更加深入地研究关于审美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汉语言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主要研讨了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特性和审美特征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审美问题,并提出了开展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论证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珍 《中国民族博览》2022,(22):114-116
网络语言将我们领回中国语言的人文传统:对文字本身旨趣的追寻,象形、会意、转注、假借,已然重新进入网络言说的表意进程。这既是对现有文字符号的重新赋义,又是对汉语言体系的解构。网络语言作为新生产物,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进行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字消解且重构的字、音、形、意,具有去权威性和去中心性特征。汉语言到现今发展有千百年之久,而网络语言的出现,对恢复汉字的美学空间和生命力都有一定正面价值,本质上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正脉根系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语言文学主要对古现代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学习,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以此为后续文学写作提供参考。古现代文学作品中大多蕴含着传统中华文化,对后代写作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再别康桥》作为诗歌中的典型代表,具有较深的研读价值。对该篇诗歌进行学习理解,能够让后人更好地记住徐志摩这一诗人,并可以深入分析其语言特色。本文据此对《再别康桥》中存在的艺术特色及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后续文学写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对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入WTO,也毫无疑义地广泛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的转变所引起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势必给人们带来某些思想混乱.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藏汉人民之间的交流已经不仅仅限于生活以及生意上的往来,同时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了藏汉语言文字翻译方面工作的发展。为了能够促进藏汉交流,加强两个民族之间语言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应该加强藏汉语言文学翻译工作。研究藏汉语言文字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藏汉语言文字翻译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尤其是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一步分析优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专业建设必须要贴近时代发展需求,当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应该从专业人才的发展方向、人才规格、类型等方面进行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最普通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在为国家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转型的深入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同样面临诸多问题。为此,结合专业发展现状,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来发挥原来的教学优势,拓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汉语言文学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加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普及势在必行。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汉语言文学这一“利器”。本文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首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随后总结了应用汉语言文学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中,性别隐喻始终存在,是主流意识对身份认同和想象的主要体现,除了在东西方比较语境中能够找寻,性别隐喻还充斥在文学发展中,但却是片面的且具有限制性的。纵观汉语言文学发展,要真正探究性别隐喻问题,则要直接追溯到后殖民主义理论。其中除了具有基本的中西关系,也有东方对文学性别的认知与界定。对此,从后殖民主义的性别隐喻着手,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中中西关系的性别隐喻,并以此提出了两项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新疆女性文学表现出非常繁荣的一面,随着社会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相信只有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让自己真正拥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尊严。本文通过对女性文学的区域范围进行定位,重点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当中的女性文学特点,抓住区域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本地区女性文学的特点以及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探析这一地区的女性文学今后的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促进文学的发展道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就当前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而言,其应当以人文素质教学作为核心,对教学理念、方式等作出创新调整,进而实现当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在人文素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进一步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新疆女性文学表现出非常繁荣的一面,随着社会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相信只有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让自己真正拥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尊严。本文通过对女性文学的区域范围进行定位,重点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当中的女性文学特点,抓住区域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本地区女性文学的特点以及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探析这一地区的女性文学今后的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促进文学的发展道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实践表明,在当今的中华文明发展时代,要想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必须借鉴和运用传统优秀文化,且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和大范围传播,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设。我国大力发展文化期刊出版行业,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传统优秀文化精华,给予人们正向文化知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是由于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很多人已经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我们必须强化文化出版行业的建设,在文化期刊出版中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英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的经典作品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阅读和研究,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境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此外,英美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促进了文学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这一影响还带来了很多衍生现象,例如改编成电影、舞台剧等艺术形式,以及衍生出的各种文学研究和评论。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英美文学介绍,增进对英美文学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快速普及,网络语言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英汉谐音借词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其以巧妙、新颖、生动的特征深受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欢迎。这一现象向我们展示了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对网络语言创造和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反映出与青少年亚文化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特有的心理特质。对英汉谐音借词这一流行现象,我们应持宽容态度,并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悠久的中华文化使得汉语言文学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种杰出代表,它的存在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当前形势下,为了有效传播我国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积极改进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实际教培模式,不断完善现代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文化中诸多因素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差异,并影响语言学习的理解与表达.蒙汉语言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蒙汉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别.本文通过对蒙汉语言中词汇、语法和语用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了汉语学习中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及文化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9.
汉赋作为汉朝产生的一种有韵散文,具有专事铺叙、散韵结合的显著特点。汉赋的发展,受到经济与文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汉赋的持续发展,先秦文学所产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值得深入探究。先秦文学的美学思想对文学创作影响极大,特别是汉赋承袭了先秦文学,如《诗经》《楚辞》等美学思想,对后世文学有很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从汉赋的起源着手,分析了汉赋和先秦文学之间存在的渊源,然后从各方面提出了先秦文学对汉赋发展带来的影响,比如先秦文学美学思想与汉赋对先秦文学女性外貌特点的继承,希望以此供研究相同问题的人士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北民歌是在陕西、宁夏、甘肃等西北省区流行的民歌,西北民歌主要受该地区地理环境和人民性格的影响,具有旋律自由、荡气回肠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民歌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西北地方特色的歌曲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歌唱体系,并且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北民歌的音阶与其他的民歌有所不同,传统的音阶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为此本文将对西北民歌的音阶形成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促进西北民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