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地区的藏语语音。据当地人语感,这一地区的藏话东通玉树州结古一带,南通玉树州囊谦和西藏自治区的丁青、巴青和索县一带。这里简称为玉树话。 研究目的有二:一是探寻玉树话的语音特点,并进而分析它在藏语方言中的位置。玉树州北接果洛藏族自治州,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邻西藏自治区,处于安多、康、卫藏三大方言区的接壤交错地带。《藏语简志》将玉树话划入康方言范围  相似文献   

2.
肖健 《民族论坛》2008,(6):55-57
本文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调查了南通西藏中学学生对藏语、普通话和英语三种语言的态度以及相关语言的使用情况和交流能力,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三种语言持积极态度;大多数人在西藏讲藏语,在南通则依具体情况有变化;学生三种语言的交流能力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被调查者对母语的态度中情感因素起重要作用,对普通话和英语的态度中理性成分更多;西藏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被调查者使用藏语,南通的语言环境改变了他们的语言行为;南通的教学质量提高了他们普通话和英语的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29日,是一个令我永志不忘的日子,我接到了湖南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多么来之不易啊!这一刻,占据我整个心胸的,是黄伯伯资助我上学的一幕一幕。那是在6年前的暑假,我小学毕业,并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全县最好的中学--蓝山二中初中部,成为犁头瑶族乡自1981年成立以来第一个考入县重点中学的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高兴得直想跳。可看见父亲母亲那紧锁的眉头,我高涨的求学欲又急剧地降到了冰点。我出生在蓝山县犁头瑶族乡,这是一个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的“三不通”边远山区乡。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十分落…  相似文献   

4.
感受黄永玉     
游子里的孝子 对一个人,由误解到敬重,反倒溢出一种奇怪的美。我与黄永玉的缘分,就是这样。记得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大我18岁、当大队团支书的堂兄挖土,有一场关于理想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双语教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乡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东乡县的学校均完全采用全国统编的汉语教材 ,因此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严重的语言障碍。东乡县教学质量低下 ,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全国 5 6个民族中 ,东乡族教育程度最低 ,文盲率最高。2 0 0 1年 7月 ,东乡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那勒寺小学开展双语教学试验 ,并逐步在全县纯东乡族的乡村小学中推行双语教学。那勒寺小学从 2 0 0 2年秋季开始双语教学实验 ,计划让 2 0 0 2年秋新入校的学前班学生在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这三年中 ,一方面学会1999年 4月由甘肃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审定通…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绘画艺术道路上孜孜探求已有二十余年。1993年9月,我有幸在扬州大学师从聂危谷教授。其间到南京师范大学进修,虽在一所普通中学任教美术课程,并未放弃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在2012年12月在南通美术馆再次有幸遇到生命中的恩师,得以再次回炉深造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7.
好人张伯     
虽然我早已能够领悟到人总免不了一死,但是对死我总有那么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我熟悉的张兵伯伯便这么不可思议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张伯伯很瘦,和漫画家丁聪笔下瘦骨嶙峋的老编辑形象极为符合。而且他的确也是一位有30多年编龄的老编辑。虽说他没有写过什么大部头,但他辛辛苦苦编成的稿子总可以汇成几个大部头了。他把后半生全部献给了民族新闻事业。刚认识张伯伯的时候,我在上小学,那时的印象当然是很淡的。等我上了中学,因为中午要在父亲的单位  相似文献   

8.
南通蓝印花布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其早期印染技艺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但真正成型于宋朝,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四大名绣风靡中国,南通蓝印花布以其独特又鲜明的艺术特色在百家争鸣的织绣印染中一枝独秀,并由江南传至北方,影响范围非常大。当代南通人对蓝印花布印染工艺仍有着较好的继承和发展,南通已成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将从南通蓝印花布染织工艺的发展轨迹入手,对清朝南通蓝印花布动物纹的艺术特点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6年的暑假,做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2003级赴湘西实践团队的一员,我和其他的几名队员在王素色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湖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里耶镇。“天下秦城,中国里耶。”的确,这就是里耶如今的名片。在这短短的实习时间里,我们领略了千年酉水的浩荡,也征服了八面雄山的险峻。但,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则是里耶古镇上的一所小学——里耶小学。通过对里耶小学的专访,更让我们认识到了在民族地区实施基础教育的现实意义。为了能够对学校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我们参观考察了里耶小学的旧…  相似文献   

10.
南通蓝印花布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其早期印染技艺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但真正成型于宋朝,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四大名绣风靡中国,南通蓝印花布以其独特又鲜明的艺术特色在百家争鸣的织绣印染中一枝独秀,并由江南传至北方,影响范围非常大。当代南通人对蓝印花布印染工艺仍有着较好的继承和发展,南通已成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将从南通蓝印花布染织工艺的发展轨迹入手,对清朝南通蓝印花布动物纹的艺术特点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姚霞 《中国民族博览》2016,(18):177-183
笔者在绘画艺术道路上孜孜探求已有二十余年.1993年9月,我有幸在扬州大学师从聂危谷教授.其间到南京师范大学进修,虽在一所普通中学任教美术课程,并未放弃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在2012年12月在南通美术馆再次有幸遇到生命中的恩师,得以再次回炉深造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12.
读者与编者     
《民族团结》杂志编辑同志:我是个年近六十的苗族老贫农,我的女儿在贵州省雷山县大塘小学读一年级。学校不经过上级机关批准就占用生产队的一块土,引起纠纷。今年(按:指1983年)七月,生产队长叫我到区里去作  相似文献   

13.
1950年8月在北京陈赓家,贺龙拉住十四军军长李成芳说:“我有位老朋友、老大哥,他名叫刘达五,在大理当磨石匠,是个残废的红军,你替我捎封信,带张照片,代我去问候他!” 李成芳亲自登门拜访一位默默无闻的老石匠,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新闻。大理县政府也接到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通  相似文献   

14.
父子情     
正"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位于历史悠久的朝天宫之南,毗邻秦淮河畔,是全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小学。其前身为江宁公立第二小学,始建于1927年,曾多次更名。2002年8月,丁家巷小学、安品街小学、回民小学(部分)合并,更名组建为目前的朝天宫民族小学。学校环境优美,体育运动设施优良,拥有多功能报告厅、室内体育馆、语音室、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等现代教学设施。现有18个教学班,600余名学生。近年来,该校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培养具有民族素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人”办学理念,围绕“知我民族、学我民族、爱…  相似文献   

16.
很小的时候,我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是鄂温克族,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了解了更多有关鄂温克族的文化,并且深深地被它吸引。 我国境内的鄂温克族共分为三支:一支是在讷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的“索伦”鄂温克族,人数最多;一支是在草原上从事游牧的“通古斯”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江苏省南通市以全国地级市第2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昂首跨入了全国文明先进城市行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把南通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南通文明城市创建的大潮中,两万多名生活在南通的少数民族同胞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创建。主城区的很多少数民族同胞更是在社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的组织和引领下,把学习牛街经验转化为自觉行动,通过身体力行,带动身边的人投身文明市民的行列,成为一支文明创建的“新军”。  相似文献   

18.
说说藏文     
藏文相传是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文臣通米桑布札参照梵文的一种字体创制的。也有人说藏文字母来源于兰查天字和瓦尔都龙字。还有藏文字母仿自于阗文、婆罗迷文等不同的说法。从一些资料判断,通米桑布札创制藏文的说法未必可信。事实上,远在通米桑布札之前,藏文就出现了。大概通米桑  相似文献   

19.
美术这一课程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审美能力、智力开发有着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所以如何高效开展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现如今也成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思考要点,更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基于情境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则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能够让学生在多样化情境体验中有效鉴赏美术作品,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优化方式,所以本文也就其实践途径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悼鲁生师     
鲁生是我在太岳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的报友 ,是我走上新闻战线的启蒙老师。可是 ,由于我不知道他病危住院 ,由于寄给我讣告的地址写错 ,使我失去了和他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悠悠苍天 ,何其无情!我和鲁生最初的见面 ,是在原山西省晋城县东沟镇第三高级小学。那时 ,我们三高的同学实在有幸 ,不到半年时间内 ,见到了4位名人 :一位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建国后的高教部长杨秀峰 ;一位是出色的军事家、哲学家、演说家、太岳军区副司令员孙定国 ;一位是名冠全国、写出了许多划时代作品的大作家赵树理 ;另一位就是活跃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 ,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