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融水苗族所酿制的重阳酒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黄酒类饮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质,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的酿制方式。除日常饮用外,重阳酒还渗透到当地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技史传统的文献考证法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对融水苗族重阳酒的传统酿造工艺进行了考察和记录,并试图揭示苗族重阳酒所扮演的社会文化角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民间蓝染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瑰宝。本文就其发展起源、图形特点和艺术内涵作了详细分析和论述,这对于多层次、多方位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图形纹样是文化众多载体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传递美好寓意的元素。图形纹样的变化演变的多样性造就了现在的丰富多彩的图形文化。根据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图形纹样也有较大的差异。每种图形的变化都有其特有的地方性的文化元素蕴含其中。可以说,对图形的研究就是对这一地区的文化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石榴纹样的解读,了解在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石榴纹样的特点,认识图形纹样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九阡酒产于水族九位守护神的诞生地——九阡镇,相关文字记载中的九阡酒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水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结晶,更反映了水族人民的信仰崇拜。如今九阡镇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酿制方法,从九阡酒的来源到世代相传的酿制方法都渗透着神秘的水族文化。本文通过对九阡酒文化背景、酿造过程和现今发展状况的介绍,来分析九阡酒发展至现有规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藏岩画中的“鸟图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岩画中数量丰富的“鸟图形”,显示出“鸟(鹰)”在西藏早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后期相当部分的“鸟图形”岩画,看上去颇有些超自然的意味,但早期岩画中的鸟图形可能仍是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表现,只是随着苯教文化的发展,逐渐赋予了鸟图形以特殊的意义。据苯教文献记载,古代象雄部落是神鸟“(?)”(穹)的后裔,西藏岩画中这些带有神秘意义的“鸟图形”,显然与古代象雄部族的神鸟“穹”的崇拜习俗有直接关系。西藏岩画中丰富多彩的“鸟巫”形象也向我们证实:古代象雄苯教巫师在做法事时,力图将自己打扮成鸟形,不仅用以显示巫师不同寻常的魔力,更重要的是与神鸟“穹”保持精神上的一致,“鸟巫”正是古代象雄部族“鸟图腾”文化的一种延伸。西藏岩画以其极为生动丰富的图像,成为古代象雄文化发展过程的形象注解,在古代象雄文化缺乏考古实物的今天,它们无疑将是我们解读神秘的古代象雄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九阡酒产于水族九位守护神的诞生地——九阡镇,相关文字记载中的九阡酒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水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结晶,更反映了水族人民的信仰崇拜.如今九阡镇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酿制方法,从九阡酒的来源到世代相传的酿制方法都渗透着神秘的水族文化.本文通过对九阡酒文化背景、酿造过程和现今发展状况的介绍,来分析九阡酒发展至现有规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宁夏贺兰山西夏时期的"塔图形"岩画,与青藏高原岩画显示出明确的一体性,反映出党项人也曾是青藏岩画的创造群体之一。西藏岩画中也有大量丰富的塔图形岩画,它们体现了高原古老的苯教重祭祀、祭坛的文化特色。西藏岩画揭示了苯教不仅拥有祭坛塔的传统,而且在吐蕃王朝兴起之前,已经形成苯教塔祭坛的建筑特色。苯教塔祭坛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早于吐蕃王朝时期,是藏西地区受到周边佛教国家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图形标志设计在当代越来越成为大众传播的一种视觉语言,它承载着一定的形式美与文化意趣。经过对当代图形标志的学习与设计实践发现,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可分为两大形式:一类是具象图形,另一类则是抽象图形,不同的图形所呈现的效果也有很大区别。本文试从图形标志中的具象标志和抽象标志两大板块着手并加入实际案例分析,来探讨标志设计的形式与意趣。  相似文献   

9.
北大荒文化图形设计是将北大荒文化以新的视觉艺术形式进行展现与传播,运用故事性的表现方式,经过一定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将图形设计与粮产品包装设计相结合,一是可以创新和丰富北大荒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使北大荒文化通过多个途径进行传播与发展;二是可以增加粮产品包装设计的文化价值,增强其艺术美感,通过北大荒文化的时代情怀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影响其购买的选择意识。  相似文献   

10.
藏族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资源,采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挖掘藏族生活中的几何图案和代数知识两方面的数学文化内涵,寻找与学校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点,以藏族中小学学生所熟悉的藏族数学文化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出"简单乘法的运算以及乘法口诀"、"九宫图中的数学知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数学教学案例,以期对传承藏族数学文化,促进藏族地区数学课程改革,改善藏族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状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鄂伦春族的兽皮文化有悠久的历史。鞣皮和制作皮制品的工艺极为原始,兽皮制品种类繁多,其上的纹样古朴美观,别具风采。研究鄂伦春族的兽皮文化,不但可以揭示东方少数民族兽皮制作工艺,也可以揭示出远古时代游猎民族的生活习俗。基于上述思想,笔者对鄂伦春族的兽皮文化试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的来往日益密切,不断地进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近几年来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失,为了发扬和保护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我国壮族的传统图像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种类和形式比较齐全多样,非常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特点。同样由于自身的独特之处,为我国现代艺术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接下来,笔者通过"形""意""韵"三个方面,将传统的图形文化和现代视觉相互结合,设计出不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还具有现代审美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3.
将图形导入日语语法研究和教学,用图形的方法揭示日语语法和文化现象,将语法理解的难点和重点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本文以日语助词为例,从认知和理解的角度说明日语语法图形化对日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是一种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特征,在中华文明的统一框架之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图形语言。在当今文化广泛深入交流的"全球化"背景下,剪纸已经成为重要的"中国符号",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面对文化多元性的冲击,传统民间剪纸图形语言有待创新解构,以形成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包容性的优势,本文据此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5.
侗族人民素以热情好客著称,而腌鱼和重阳酒则是他们飨客的风味酒肴。侗家在腌鱼时,先把鲜鱼洗净,破腹去掉内脏,切成块块,再将糯米蒸熟晾凉后掺入,加入适量的盐、蒜、辣椒面、花椒粉等佐料,同鱼块搅拌均匀,放入腌桶腌一个月即可取出食用。重阳酒一年四季都可以酿制,但以秋收后的九、十月间酿制者居多,质量也好。酿制时,先将糯米蒸熟晾凉,加土酒曲发酵糖化成甜酒,然后再兑上自酿的40至50度的白酒泡  相似文献   

16.
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蒙古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在承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本民族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文化.阐述了蒙古族木制工艺产生的社会环境、种类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是古老的传统图形元素。为了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Logo设计当中,凸显设计的文化性与社会性,更能体现其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以Logo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和信息传播作用为出发点,分析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Logo设计寻求现代设计风格的发展方向,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Logo设计中的体现,不仅是样式的怀古和沿袭,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文中以中国传统图形为出发点,结合当前传统快消品牌牡丹饼的Logo设计为例,系统分析了在今天如何设计具有民族性、文化性、现实性、时代性的Logo,并进一步阐明了这种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现代Logo的美好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的来往日益密切,不断地进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近几年来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失,为了发扬和保护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我国壮族的传统图像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种类和形式比较齐全多样,非常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特点.同样由于自身的独特之处,为我国现代艺术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接下来,笔者通过"形""意""韵"三个方面,将传统的图形文化和现代视觉相互结合,设计出不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还具有现代审美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9.
古建筑的装饰是记录居民的生活、经济、生产、民俗宗教的重要历史文化。潮溪村古建筑装饰是根据宗教、艺术文学和民俗风俗等各方面体现的,并且潮溪村古建筑装饰的工艺有很明显的地域特征,古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装饰相结合,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潮溪村古建筑的屋顶、山墙和漏窗等是装饰的重点部分,极具文化内涵。古建筑的装饰不但表达出古代人民心理上的信念,更是体现出潮溪村古人民的思想境界,以及古建筑装饰工艺的精湛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何平静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21,12(9):106-112, 126
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借鉴民族图形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和传播力。本文以中国少数民族的藏族、羌族、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图形以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民族学刊》等几个特色鲜明的民族学类期刊封面的民族图形为例进行对比及相关性研究。民族图形元素在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图形语言的传播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探究民族图形元素在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中再利用、再创造的可能性以及其价值和意义,也为现代民族学类的期刊封面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