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依然有未解的千年之谜。经对左江花山岩画中铜鼓的族属、类型、传承发展、文化功能等进行多角度考证,确认左江花山岩画所绘铜鼓为骆越人所有,其类型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和东山型早期铜鼓;岩画中的铜鼓不仅是部族首领权力的象征,还是通天礼神、汇聚人心、指挥军阵、人神共娱的重要礼器、响器及乐器;东汉马援缴骆越铜鼓后,左江流域骆越后裔仍有用鼓、尚鼓的习俗,这是对左江花山岩画铜鼓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与此同时,骆越人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亦为铜鼓在这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滇池盆地为中心的古滇国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石寨山型铜鼓及其纹饰为图像文本,将石寨山型铜鼓纹饰纳入中国早期青铜文化发展演变序列中进行解读。石寨山型铜鼓的定名源于1980年在南宁召开的"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会上确立了铜鼓的"八分法"。石寨山型铜鼓在八大类型中独树一帜,纹饰特点鲜明,主要有翔鹭纹、羽人纹、牛纹、鹿纹、同心圆纹、锯齿纹等。在对纹饰元素的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在中华多元一体的历史维度下,探讨石寨山型铜鼓纹饰形成的动力及其在由祀入礼、神权构建中的功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铜鼓之在我国是南方和西南方兄弟民族地区的一种富有民族特点的打击乐器。铜鼓,除晚期的小铜鼓多为传世品外,其余属于早、中期的铜鼓,不论体型的大小,悉为出土之物。从铜鼓出土的地点看,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古墓葬出土的,为数不多,迄今只有在云南祥云大波那铜棺墓、楚雄万家坝古墓、晋宁石寨山古墓、江川李家山古墓、贵州赫章古墓、遵义杨粱墓、广西贵县汉墓和西林普驮铜鼓葬有过出土。这是古人以铜鼓作随葬品或葬具随同死者一块入土的,入土的原因比较清楚,这里恕不多言。另一类是从村镇近郊的耕地或山坡地中出土的,为数很  相似文献   

4.
曹晖 《中国民族》2010,(2):54-58
铜鼓属古代青铜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国之重器”,学术界有“中原地区以鼎为尊,南方则以铜鼓为贵”之称。铜鼓从专作炊具的铜釜演变成敲击发声的铜鼓起,就奠定了其乐器属性。人们用击鼓传递消息,聚集族人抵御外来入侵,击鼓祭祀祖先,驱妖降魔等,虽然功能不同,但乐器的属性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5.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历史文物,铜鼓研究举世瞩目,铜鼓上的纹饰多姿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鸟纹。铜鼓上的鸟纹之原型属于何种鸟类,一直是学术界所关心的一个问题。铜鼓型式繁多,鸟纹的类别亦不止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云南晋宁石寨山M14:1、云南开化铜鼓和越南玉缕铜鼓上的翔鸟纹。这种铸造在铜鼓鼓面作为主题晕纹的“怪鸟”究竟为何物,国内外研究者们的看法大不相同,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6.
克木族主要居住在老挝北部,是现今仍在"使用铜鼓的民族"。国内外学术界对老挝铜鼓情况了解甚少,通过对老挝馆藏铜鼓和克木族铜鼓文化的考察发现,老挝博物馆收藏有较多数量的铜鼓,这些铜鼓大多数为黑格尔Ⅲ型鼓,即中国学者所称的"西盟鼓"。老挝克木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村社文化保持着封闭性、凝固性、稳定性的特征,尽管老挝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铜鼓文化在克木族聚居区仍保存较好。目前,铜鼓仍被广泛地用于求雨、占卜星象、祈求丰收、祈福等各种仪式。  相似文献   

7.
宜州近年发现的两面石寨山型铜鼓和画马崖岩画 ,同属一个地点。这一发现 ,为了解历史上宜州一带的壮族先民与滇越民族的关系 ,揭示宋代“宜州买马”的交易场所和明代“怀远驿铺”的历史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用国际视野对越南东山铜鼓和东山文化重新考察,可以看出,东山铜鼓以其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为铜鼓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参与铜鼓分类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9.
水族与铜鼓     
水族与铜鼓张加云铜鼓在水族社会中被当成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水族人民视铜鼓为传世珍物,以有铜鼓为荣。失去铜鼓就是对祖先的玷辱,丢掉铜鼓就意味着丢掉了家业的精华,被夺去铜鼓就是被夺去了欢乐与幸福,否定铜鼓就是否定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水族人民对铜鼓...  相似文献   

10.
铜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发展,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的文化积淀,深深地烙印在使用铜鼓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一直沿袭至今. 铜鼓造型精美,纹饰丰富,声音洪亮,给人视觉和音律上的双重愉悦.干百年来,人们崇敬铜鼓,将铜鼓视为吉祥物,寄托丰收与平安的祈愿,在铜鼓纹饰中融入原始图腾崇拜的信念与情感.  相似文献   

11.
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之一,自春秋时期铜鼓在云南由铜釜脱胎之后,于滇池地区逐渐发展成熟,继而传播到越南和川、渝、黔、桂、粤、琼等地,然后再传播至东南亚诸国.20世纪以来这些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铜鼓,这些地区基本上属于壮侗语族(侗台语族)生活的地区,铜鼓本身寄寓了丰富的稻作文化信息,在各地有着大致相同的社会文化功能,至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活态铜鼓文化.从文化圈的概念研判,上述地区可以看作是铜鼓文化圈,这一文化现象说明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自古以来便有着密切的文化与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川南都掌蛮铜鼓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川 《民族研究》2004,(3):85-92
在历史上拥有巨量铜鼓的川南都掌蛮 ,既是铜鼓的使用者 ,又是铜鼓的铸造者和铜鼓文化的原创者。都掌蛮铜鼓在使用、流传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伴歌节舞、媚事鬼神和夸富显贵、集众征战的社会功能 ,铜鼓是都掌蛮的神灵之物 ,也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都掌蛮铜鼓文化与悬棺葬俗交融渗透、融为一体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铜鼓文化的内涵 ,更从本质上表现出铜鼓文化是都掌蛮古老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水族与铜鼓     
铜鼓在水族社会中被当成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水族人民视铜鼓为传世珍物,以有铜鼓为荣,失去铜鼓就是对祖先的玷污,丢掉铜鼓就意味蕾丢掉了家业的精华,被夺去铜鼓就是被夺去了欢乐与辛福。否定铜鼓就是否定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水族人民对铜鼓具有的这种心里素质,来自于对祖先遗产的尊重和对民族尊严的维护。 历史上有“水亦僚类”记载,水族是“骆越”中“僚类”的分支,由南方迁徒到桂北和黔南一带。东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中国南方民族的铜鼓铸造曾有过辉煌的成就,灿烂的铜鼓文化从二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时期.但是,由于铜鼓的铸造技术"秘不外传"或"传男不传女".到清代后己经失传.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壮族韦氏兄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反复试验.成功地铸造出形神兼备、音质俱佳且受壮、瑶民族认可的麻江型铜鼓,使得这一失传多年的铜鼓铸造技术得以恢复与弘扬,铜鼓文化也得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原地区青铜时代的典型文物铜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少数民族地区青铜时代的艺术瑰宝--铜鼓,二者都是由新石器时代陶釜演变而成.它们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各自异彩纷呈,类型繁多.由于它们所处的时空不同,社会文化功能也不尽相同,前者在失去了作为权力象征的功能之后便成了历史文物,后者由于兼有乐器的功能,在失去作为权力象征的功能之后,回到了民众之中.至今铜鼓之声仍然回荡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家很多民族的村寨里,铜鼓文化依然是活着的文化.从铜鼎和铜鼓社会文化功能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传播、发展中的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铜鼓文化圈是南中国与东南亚特有的文化现象,但不等同于铜鼓的分布区域,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空概念,中心与边缘的分布区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各时期铜鼓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变化,经历了形成、发展、兴盛、散播与传承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用人类学变迁理论来阐述铜鼓社会功能的变化,及铜鼓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的使命和意义,展示了铜鼓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说明历史上社会的变迁使铜鼓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嬗变.  相似文献   

18.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历史文物。铜鼓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其中犹以我国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南部和湖南西部以及越南北部等地分布最为密集。 关于铜鼓的起源和使用铜鼓的民族等一系列问题,虽然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探讨,但秦汉或者更早时期居住在两广的西瓯、骆越人已大量使用铜鼓却是历史事实。在秦汉及其以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铜鼓是我国南方地区越、僚人及其后裔富有特色的主要乐器和重器。  相似文献   

19.
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料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铜、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铜、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间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后,就地或就近取材铸造.铜鼓从云南传入广西后,在广西被“本土化”,骆越、西瓯、僚、乌浒、俚等先民利用广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铜鼓文化.  相似文献   

20.
铜鼓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民族文物。它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留存至今的各类铜鼓,铸造年代上溯春秋战国,下迄明清时代,不仅可以看作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生动的民族科技史文献的,也是研究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民族科技、民族艺术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等的重要文物。 关于铜鼓的起源地,学术界中较一致的看法是起源于中国南方。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就指出铜鼓起源于云南西南部地区。19世纪末,荷兰学者提出铜鼓起源于广东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