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拉奥孔》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辩论诗与画的美学名著,作者莱辛是促进日耳曼启蒙运动的前驱者,其思想更是对后世西方美学与文艺批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书以古希腊群雕拉奥孔与维吉尔的史诗拉奥孔被咬死的片段为例,从各个方向准确辨别诗与画的界限。莱辛的诗画观以诗画异质为主,但也辨别地论证了诗画同质,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单纯追求诗画同一的学者们。本文从真与美不同追求、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媒介的不同、视觉听觉的不同感知、动态与静态呈现效果的不同四方面分别进行剖析,比较诗与画本质的区别,以此探寻莱辛的诗画观。  相似文献   

2.
耐读文章总是精简却又有创见的,比如莱辛的《拉奥孔》,比如钱钟书的《读〈拉奥孔〉》,尺幅之间,窥见千里山水。《读〈拉奥孔〉》看似钱钟书的一篇读后札记,却有着深刻又独到的理论发挥——牵合中西文艺理论,在大同的境界中妙悟"东海西海,心里倏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文心。其中又以中国山水诗画为径,指引来者通向电影艺术的意蕴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侯楠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202-203
耐读文章总是精简却又有创见的,比如莱辛的《拉奥孔》,比如钱钟书的《读〈拉奥孔〉》,尺幅之间,窥见千里山水.《读〈拉奥孔〉》看似钱钟书的一篇读后札记,却有着深刻又独到的理论发挥——牵合中西文艺理论,在大同的境界中妙悟"东海西海,心里倏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文心.其中又以中国山水诗画为径,指引来者通向电影艺术的意蕴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王维是隋唐一代的全能作家,其诗歌中所体现出的"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一向为后世学者津津乐道。他以画理入诗,融画技于诗情的高妙笔法,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与诗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造诣和人格修养是互为表里的。诗人徜徉于自然的灵秀之中,品味山水田园之乐,追求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意与境的形神之美。  相似文献   

5.
青年艺术家王云裳擅长丹青且能诗会文,画染诗意,诗融画素。执着于精神的清野,则是其画、其文、其诗的风景主轴。画之外延讯息的诗性编码与诗意内涵的画感填充,赋予线条以无声的节奏与韵律。诗画叠加的"云"式笔法自觉彰显着审美姿态的嬗变序列,多重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变化转折构铸的多维图景,拓展了抒情主体和图形世界衔接的路径与范畴。  相似文献   

6.
青年艺术家王云裳擅长丹青且能诗会文,画染诗意,诗融画素.执着于精神的清野,则是其画、其文、其诗的风景主轴.画之外延讯息的诗性编码与诗意内涵的画感填充,赋予线条以无声的节奏与韵律.诗画叠加的"云"式笔法自觉彰显着审美姿态的嬗变序列,多重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变化转折构铸的多维图景,拓展了抒情主体和图形世界衔接的路径与范畴.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诗歌浓郁的色彩具有西方诗歌的风格,而其色彩的主体又具有民族性。闻一多的色彩观源于西方绘画,也源于中国的宫廷和民间色彩。诗人闻一多批判地吸收中西古今诗画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画观,使其诗歌真正成为中西合璧的“宁馨儿”。  相似文献   

8.
主观色彩表达进入西方现代艺术阶段后,开始放射出它耀眼的光芒,得到社会的认知与共鸣。这离不开在漫长传统艺术中对它的摸索与积累,在传统油画大师的作品中亦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本文从油画色彩语言的形式演变的层面、油画色彩与画家主体意识的对应状态的层面中呈现出一种由外部描摹向内心深入发展的转变轨迹,进而来研究主观性色彩语言的形成基因、显著特点和精神追求。艺术中色彩的感情力量和艺术表现,即色彩的精神性,主要是通过主观色彩来体现的。研究与探索油画的主观性色彩的表现,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画中主观性色彩表现这一审美特质是当今油画家创新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赤子之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王国维的赤子之心不仅指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过程中所追求的美学观,更是人类在整个生命进程中追求自由、完满的人生观。本文以王国维的"赤子之心"观为立足点,通过分析"赤子之心"与天才观,与"真、善、美"以及与自由之间的关系阐述"赤子之心"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正王胤泉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以能者为师,贤者为师,自然为师。早期从西画入手,将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创作严谨,作品注重点、线、面与思想感情的统一,追求自然天趣。作品多是巨幅,长于山水,擅花鸟兼人物。绘事50余载,写生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在艺术生涯中历经人生坎坷,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经多年苦心探索,其作品法无定法,气势磅礴,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笔墨沉酣苍劲,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  相似文献   

11.
月份牌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招贴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招贴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月份牌在形成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民间木板年历画艺术为基础,借鉴西方招贴画、新艺术运动、装饰主义等西方艺术的若干因素,将西方元素与中国元素相融合,在人物形象、画面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月份牌的繁荣标志着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发展达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贾峰 《回族研究》2021,(4):51-56
曾杏绯是一位生于清代末年、成名于民国、成就于新中国的绘画艺术大家。她在继承"常州画派"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又在西北地域文化的滋养下,经过八十余年的艺术创作历程,通过个人生活实践、审美实践、创作实践,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人审美追求的艺术创作主张。文章从继承与创新的辩证视角,解读了曾杏绯绘画艺术蕴含的传统基因密码与时代精神面貌;从写生与创新的逻辑关系,探讨了曾杏绯坚持"以自然为中心"的绘画写生观;从文化审美观念的角度,提炼出曾杏绯"中和""天真""诗意""风骨"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艺术真实性问题一直是中西文论史的贯穿性问题。中西方早期艺术真实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及文艺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人文观念的改变,中西方艺术真实观的壁垒限制被打破并开始融合,走向必然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是给"粉丝"魏万的一首赠诗,其中详叙魏万吴越之游的全程,其游历路线是今"浙江唐诗之路"的精华区域。李白通过"同而不同"的艺术手法,连点成线,向世人展示了蔚为壮阔的吴越之景。本文选取李白在此诗中描绘的钱塘、绍兴和温州三地,分析诗人在不同视角下的诗作内涵,以更好地领略李白内在的艺术技法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5.
猪随葬拉开了私有观念奴隶制国家的序幕.人工美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猪文化最典型的美学特征,以肥为美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猪文化的最高审美原则.追求香味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心声,西方民族获取香味的路径是通过商业贸易、侵略与掠夺来实现的,中国人获取香味的路径置身于自身文明的沃野之中.以肥为美是中国人对口味美的主观追求,以肥为美是中国人生理的客观需要.中国猪文化深入中国人骨髓,中国猪文化撬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猪随葬拉开了私有观念奴隶制国家的序幕。人工美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猪文化最典型的美学特征,以肥为美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猪文化的最高审美原则。追求香味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心声,西方民族获取香味的路径是通过商业贸易、侵略与掠夺来实现的,中国人获取香味的路径置身于自身文明的沃野之中。以肥为美是中国人对口味美的主观追求,以肥为美是中国人生理的客观需要。中国猪文化深入中国人骨髓,中国猪文化撬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国画艺术承载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精髓,国画艺术与其他艺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国画的时间底蕴和历史厚度,充分地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辉煌。通过对国画艺术的深入研究分析,可以将其画中的意象利用实物进行不同维度的展现,使人民群众通过鉴赏物态的国画艺术,更好地感知国画艺术的深邃。本文就物态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进行鉴赏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画艺术承载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精髓,国画艺术与其他艺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国画的时间底蕴和历史厚度,充分地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辉煌。通过对国画艺术的深入研究分析,可以将其画中的意象利用实物进行不同维度的展现,使人民群众通过鉴赏物态的国画艺术,更好地感知国画艺术的深邃。本文就物态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进行鉴赏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分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乐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包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音乐的表现能力等。在听觉能力训练上努力培养学生能够辨别每个音的音质,追求美的、好的音质是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和发展钢琴演奏艺术表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刘巨德是现代艺术家庞熏琹的学生。其艺术涉及领域众多,分别为汉砖、石刻、壁画、漆画、文人画、民间画、西方现代画等。他深受导师影响,在形式美和装饰美中寻找出自己的生命之道。本文主要从艺术家所探讨的混沌艺术、文脉相承及艺术表现来展开论述,分析他的艺术之路如何回归家乡、回归自然、回归生命之源、回归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