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排瑶地区流传的经书,为先生公举行宗教仪式时所使用。不同的仪式使用不同的经书。其内容涉及到排瑶社会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珍贵的学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初论湖南明清瑶官制度胡仁亮瑶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明清两朝的瑶官制度是封建中央王朝在瑶区实行的,通过瑶官来管理和抚绥瑶民,稳定地统治瑶区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封建王朝在地方政府机构中设有专门管理瑶族事务的官员,泛称为瑶官。瑶官中,有的是瑶族豪酋...  相似文献   

3.
1990年11月,我们有幸抵达广西贺县土瑶地区——沙田乡大冷水村参观访问,发现土瑶的生活习性与连南排瑶的生活习性有许多相似之处,为此,笔者有意识地作出下列比较,借以窥觅定居瑶族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及土瑶与排瑶之间的某种关系。 一 众所周知,瑶族过去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动荡的历史。瑶族在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动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域性特征,各"都"和"源"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不同民族民俗的大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和审美情趣等,对形成"都"和"源"文化的自然性本地化过程存在差异,从而出现富川平地瑶民间舞蹈、音乐文化的多样兼容、多元并存的格局;富川平地瑶文化可分为"七都瑶族群文化"、"八都瑶族群文化"、"九都瑶族群文化"、"梧州人(亦称"梧州瑶")族群文化".  相似文献   

5.
禁忌是维护社会日常秩序,保持人或者事物神圣性的行为规范。盘古瑶师公是盘古瑶族的宗教师,在盘古瑶族社会的世俗生活和神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遵守硬性禁忌和软性禁忌,触犯禁忌会或轻或重地受到禁忌本身灵力的惩罚。因此,对盘古瑶师公禁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盘古瑶的宗教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瑶语“努”字的来源、含义兼自称的秘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说明,指出该字蕴藏着瑶族先民抗争的骨气。  相似文献   

7.
<正> 瑶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6省(区)的130多个县内,人口达21 3.4万,内部有过山瑶、八排瑶、布努瑶、平地瑶、顶板瑶、蓝靛瑶、白裤瑶、茶山瑶等等支系。平地瑶主要居住在湖南南部和广西东北部的交界地区,属盘瑶系统。本文拟对其分布,源流及特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人口与分布在泰国,瑶人的数目仅有16000多一点,是泰北山地最小的少数民族之一。但是在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特别是在中国,都有瑶族。在中国,瑶族人口几乎达到了75万。尽管很难找到瑶族人口统计的精确数据,下面还是按国别列出近似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金秀茶山瑶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总结金秀茶山瑶建筑文化脉络、建筑选址规律、村落布局和建筑功能特点、建筑装饰设计规律和手法.  相似文献   

10.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省、自治区,共二百多万人口,其中,广西占百分之六十一之多,自古就有“五岭无山不有瑶”之说。历史上瑶族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人们根据其服饰、习俗等特征将其分为顶板瑶、盘古瑶、过山瑶、红瑶、花瑶、白裤瑶等30多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在长期与周边各民族杂居交往中,多数瑶族还兼通汉语、苗语、壮语、侗语等。他们多在海拔一千至二千多米的边远山区劈山筑寨,开土造田,过着自耕而食,自织而衣的与世隔绝般的自给生活,有着极强的生命创造力。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11.
广西有个南丹县。 南丹县有个白裤瑶族。 有人说,白裤瑶族是当今中国绝无仅有的原始部落残余,是研究人类社会演变的活化石。 一个古老的传说 白裤瑶族,因其男子著及膝白裤而得名,是瑶族的一个小分支。 古老传说的大意是白裤瑶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南丹县城一带水肥土美的地方,人民在瑶王的带领下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后来来了个贪婪的外旅莫性后生。这后生巴结朝廷被封为莫土司,莫土司通过与瑶王女儿结亲的手段达到了骗取瑶王大  相似文献   

12.
月11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县民委召开了首次发展瑶文化座谈会。  座谈会的主题是“围绕理论上探讨瑶文化的深刻内涵、实践上探索发展瑶文化对策、精心打造瑶文化品牌、发展促进民族区域经济”。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发展有江华瑶族特色的瑶文化,刻不容缓,意义重大。座谈会决定今年成立瑶文化研究机构。 江华召开发展瑶文化座谈会@欧阳江湖  相似文献   

13.
<正> 瑶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刀耕火种生产方式以及历代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其中部分瑶族被迫在南岭山域内迁徙流动,素有“过山瑶”之称。我们在调查过山瑶迁徙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在该族群中,保存了大量用汉文记载的谱牒。这些家谱宗牒记述着过山瑶的来源和各家族的组织繁衍情况,保存了该族群有关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宗族文化及地方史料,是研究瑶族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梁启超曾指出“族姓之  相似文献   

14.
李永志 《民族论坛》2014,(12):24-25
瑶族群雕、瑶族文化长廊、瑶族风情绘画、全校1700余名师生齐唱瑶歌、齐做瑶族长鼓操……只要置身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第一小学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瑶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瑶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民族,广西凌云县的蓝靛瑶就是它的一个支系.祭祀文化是蓝靛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了解蓝靛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将通过介绍凌云县蓝靛瑶的道公、祭祖仪式和丧葬习俗来考察其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16.
瑶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民族,广西凌云县的蓝靛瑶就是它的一个支系。祭祀文化是蓝靛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了解蓝靛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将通过介绍凌云县蓝靛瑶的道公、祭祖仪式和丧葬习俗来考察其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17.
前言贺县瑶族主要有土瑶和过山瑶两种,土瑶也称平头瑶,过山瑶也称尖头瑶,这种称呼均和妇女所戴帽子的形状有关,另外,土瑶是先迁来的,所以也称"在地瑶"或土瑶他们自称"土优"(t'oju)或"勉"(mjen),意思是人土瑶和过山瑶都使用勉语,可以互相通话,两个支系均属盘瑶系统(优勉系统),与瑶族另一大系统——布努瑶系统有较大差别,但土瑶和过山瑶两支系是分寨聚居的,文化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互不通婚嫁,据说过山瑶迁来贺县才六七代人,因此,土瑶把他们视作外人,称之为  相似文献   

18.
大板瑶:把民族服饰一丝不苟穿在身上文·图/徐正荣依据居住环境与服饰打扮,广西的瑶族可分为过山瑶、红瑶、盘瑶、香瑶、白裤瑶、布鲁瑶、范头瑶、大板瑶等。其中防城港市防城区板八乡中越边境上的大板瑶,其习俗颇为独特,且鲜为人知。大板瑶的历史存在于板八乡老人们...  相似文献   

19.
<正> 湖南湘西的怀化、辰溪、淑浦三县交界的罗子山一带居住着两万多瑶族同胞,被称为“七姓瑶”。“七姓瑶”人的族谱称其原籍为江西吉安府。由于世乱,迁徙于南楚西晃山,在黔中定居下来。其形成说法有二。一是,当时朝廷每年要进行三次“赶茁”,驱赶屠杀少数民旅。经过长年的“赶苗”,瑶族人所剩无儿。有一次,朝延令四个将军把瑶人赶到洪州(今贵州省)、皮林(今湖南靖县)后,瑶人不甘凌辱,商议对策,团结战斗,英勇反击,迫使四将军仓惶逃到一座破庙里。瑶族人四处寻找,终未找到,瑶人过去后,四将  相似文献   

20.
<正> 宗教信仰及其组织形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既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又有丰厚的思想渊源。道教在湘桂交界的广西全州县东山瑶中信仰亦复如此。在39个瑶族支系中,唯东山瑶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山瑶支系笃奉道教,因此有必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