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因此人们对"天"既崇敬又畏惧,认为顺之者昌而逆之者亡,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必然反映,是不可逾越的自然之道和社会之道.而以此为理论依据,中国古代产生了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为法律制定时遵循的"则天立法"原则,法律实施时实行的"司法时令"等制度.因此,立法与司法中"顺天则时"的观念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自然规律与人间法度相类相通.浑然一体的格局."天之法"因此具有了实用价值,而"人之法"也因此具有了合理性和神秘性.这一切都说明中国传统法律的自然观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存在诸多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遗书中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一段话,一向作为王国维“殉清”的有力根据。本文更进一步考证出,王氏这段话其实是引用了《资治通鉴》记载的一则典故。他是活用了典故中正直忠义大臣陈休、卜崇临死前的悲壮言论:“年逾五十,唯欠一死”,“死于忠义,乃为得所”。这就为王国维死于“忠义”的“殉清”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姚卫群 《南亚研究》2010,(3):124-133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的两大主要宗教派别。两教对宇宙万有或自然现象都有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佛教中的“五位说”和婆罗门教中的“句义论”展示了两教在这方面的基本理论。它们都被认为是达到其各自最高境界的重要智慧。这两种理论在分析事物或现象时有相同处,也有差别点。梳理和研究这些内容对于深入认识印度思想以至东方文化的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以“宗派”为主要存在形式,这在学界一度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但关于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时间、宗派数量、特征以及各宗的形成问题一直异说纷呈,到20世纪末,甚至有学者质疑隋唐“宗派”的存在.这些讨论对中国佛教的研究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对“宗派”存在的质疑,不仅是对中国佛教史上隋唐以来佛教存在方式的历史事实的省思,而且是对百年来佛教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路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宗派”问题质疑依据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对隋唐佛教“宗派”存在及其存在方式的重新厘定,需要就“宗派”描述对中国佛教的适用性作出回应.而“宗派”是否适合描述中国佛教隋唐之后的生存状态,首先在于中国佛教在隋唐之后的发展,是否具有迥异于六朝佛教的态势;其次在于“宗派”能否概括和说明这种总体发展态势.对隋唐佛教“宗派”存在方式的认识,要考虑到佛教宗派形成的过程性.宗派佛教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还处于一个建设期.顺应着中国佛教自身的发展逻辑,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是一个冲突和会通并存的过程,以会通化解冲突,成为隋唐佛教宗派发展的基色.  相似文献   

5.
“后拉登时代”驻阿富汗美军战略调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6月宣布未来14个月撤军3.3万。这标志着以"战争"形态存在的美国全球反恐行动将逐渐画上句号,同时也表明美国将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加快新一轮反恐策略的调整步伐。调整后的驻阿美军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从"以打为主"渐趋"打谈结合";由大规模打击变成精确定点清除;从眼下的暂时驻扎转为在阿长期存在。这既符合美国的国家长远战略利益诉求,更符合卡尔扎伊政权未来的生存需求。美军的这一战略调整将会对南亚局势、中亚战略态势、伊朗的国家安全以及中国和俄罗斯的安全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摩登问世,并非英文modern的汉译音译,而是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梵语语汇的音译.摩登在中国历经了两千余年的辗转流传,含意发生了多次变迁,逐渐从佛教用语演化为世俗用语,同时带有了浓郁的女性意味.摩登的非本土性使其在20世纪20-30年代之交成为英文modern的汉译音译.摩登的言说引进了西方的现代性观念,同时自身也存在着古典意涵与现代观念的纠葛与纷扰.  相似文献   

7.
终南山集中了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中的五大宗派祖庭,目前终南山的一些佛教祖庭已经有了局部的开发,但整体水平较低。应围绕终南山“中国佛教祖庭文化区”这一概念,按照遗产保护、文化建设、旅游开发三者互动的战略,在局部特色有效开发基础上,实现整体与局部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将终南山建设成为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综合性的有品牌特色的中国佛教祖庭文化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8.
自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5年中,中日两国关系,既在3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收获了"和则两利"的丰硕成果,也备尝"斗则俱伤"致使1972年以来的"正常化"状态倒退到"非正常化"状态的苦涩教训.本文主要从建立战略互信是实现"和则两利"的前提、正确处理中日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和则两利"的重要条件、能源问题是实现中日"和则两利"的突出案例、"和则两利"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历史选择等几个方面阐述"和则两利中日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9.
佛教修习或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涅槃或成佛。这就需要论证信众达到这种目的的可能性。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心性清净"和"如来藏"观念就是在进行这种论证时经常涉及的。"心性清净"观念在佛教中较早提出,而"如来藏"观念则是在吸收改造"心性清净"等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和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对理解佛教基本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以及佛教能广为传播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成东娥  熊伟 《唐都学刊》2000,16(4):71-75
文章对东西方宗教做了比较,界定了南禅解脱论历史地位形成的起点;概述了南禅解脱论形成前史,点明它的理论渊源;指出顿悟是南禅所强调的惟一解脱方式,分析了以顿悟为核心的解脱论体系数  相似文献   

11.
李南 《南亚研究》2010,(2):84-98
由于十三世纪时佛教密宗(密教)已在印度本土灭绝,因此,开展曾经大量存在的密教典籍的发掘研究工作,对于了解密教在其发源地印度产生、发展乃至衰亡的状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已刊行发表的金刚乘重要经典的梵文写本进行综述,以期推进佛教密宗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王立 《南亚研究》2011,(2):131-141
神奇火光能引导当事人走出迷惑,使陷入绝境者得救,还能作为王朝兴盛的预兆等。佛教中火光有神圣、圣明的寓意。中土火光引路母题,源于中古汉译佛经。佛经认为,不同的火光,从不同距离来看,有着不同的亮度和层次;当事人在火光指引下遇难呈祥,走出命运低谷;昭示希望,使其迷途知返,还象征佛本身就是众生迷茫人生中的灯火。中土叙事文学该母题在后世得以多元扩展。  相似文献   

13.
王长缨 《唐都学刊》2001,17(4):84-86
《胡征长诗选》以事记史,以情记史,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鼓舞了一代人蓬勃向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以现实主义的夺目光彩概括了一个时代,并在新时代呼唤着神圣文学的回归。尽管极左政治使这位“胡风分子”蒙冤二十余年,直至今日才将他写入当代文学史,但其人格和作品却因此而更加昭示了文学的神圣。  相似文献   

14.
王燕 《学术交流》2006,(10):177-179
文学现象是社会现象的反映。规律性的社会现象的出现虽然会因国家、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有迟早之分,但它不会违背规律形成空白。因此,从世界范畴看,19世纪俄罗斯贵族文学时期以奥涅金为代表的“多余人”群体形象的出现并非一个偶然的文学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于“多余人”形象的一般特征和基本性质,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多余人”形象绝非俄罗斯文学的专利,早在11世纪的东亚文坛就已浮现出了一位颇具“多余人”特质的早期文学形象———光源氏。  相似文献   

15.
钟海波 《唐都学刊》2004,20(3):31-33
敦煌讲唱文学中宣扬佛教文化的作品占很大比例,其主要内容表现禁欲修炼观,因果报应观,六道轮回和天堂地狱观等,这些作品明显混合着儒家和道家思想文化,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西部农村"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导致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与公共性受到公众问责,“两免一补”政策则是国家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的重大举措。文章对西部农村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两免一补”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郑明璋 《唐都学刊》2005,21(3):94-9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既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的文学观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其一,坚持汉学正统观念,恪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温柔敦厚、平淡中和的诗教和美刺传统。其二,知人论世、考镜源流、文品如人品的评价方式。其三,注重形象性,反对征实,反对臆测,主张顾及全篇。其四,主理尚用,有补于世,服务于现实政治。其五,史家视角,文史兼备,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滕春红 《唐都学刊》2007,23(2):116-119
“诗穷而后工”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对这种观念为何大兴于北宋的成因,涉猎者较少。历代文学家及学者对这一命题的阐释多着眼于物质及精神生活层面的困苦磨难对作家创作的重要影响。但晁补之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与文学乃非功利活动的本质相关,他更为强调文学的内在独立精神对作家的巨大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小中 《学术交流》2002,(6):114-118
“文腔革命”的概念来自于瞿秋白。“文腔革命”思想是瞿秋白文学革命和语言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瞿秋白提供“文腔革命”的动因是基于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否定性判断、对创建“新中国文”的展望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注。究其内容 ,既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也有明显的历史局限。客观分析和评价瞿秋白“文腔革命”思想 ,对于深入了解瞿秋白的文学思想 ,促进今天的语言改革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曹祖平 《唐都学刊》2002,18(4):83-85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存在着难以斩断的血缘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只建立在彼此间的外部联系上 ,而是植根于它们内在的生命符号“十”字的结构基因中。基督教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影响是以两种途径实现的 :一是通过视界下移和隐喻转化为明喻的方式 ,使文学成为置换变形了的神话 ;二是源于文学对宗教已然存在的范式的自觉摹仿。一切后世的西方文学都是“十”字结构的成长与展开 ,其中的任何一个意象都是包含“十”字思维结构的信息碎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