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当艺术家在努力探索的时候,真正的艺术作品——感人的艺术作品才能出现。——摘自托尔斯泰的日记杨朔说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我们读杨朔的散文,总觉得他的作品中有些异乎寻常的东西,触动着你,牵引着你。那一股溶化在字行里的诗情,象温热的泉水汩汩地注入我们的心胸,使我们不知不觉走进诗画交融的境界之中,于是,我们获得了新颖、深刻的感受。这是一种诗意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杨朔同志是当代优秀的、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意境深邃,情思无限,风格清新优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散文在文苑里独树一帜,别具风采,开辟了散文创作的新天地,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研究。翻开杨朔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天地之大,草芥之微,无不成为他描写的对象;历史的脚步,时代的风貌,思想的火花,感情的细流,无  相似文献   

3.
杨朔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的散文,精辟纯朴,清新优美,洋溢着诗情画意,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作者自己说过:“我在写每一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这是说,他在写作中,并不因为在写散文而放肆笔墨,任意铺述,而是着意在“寻求诗的意境”、推敲字句,表现那种鼓舞人心的诗力。他的那一枝神来之笔,描绘山川,影写人物,或纤综寓意,或吟物抒怀,都如同诗篇一样优美动人.  相似文献   

4.
杨朔的散文流丽丰厚,飘逸多姿,格局虽不大,却象玉楼琼宇,精巧斑斓。向来评论家们对杨朔散文诗的意境,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结构上的形式美,语言的精炼等都谈得比较多。但是,对杨朔散文创作上的一条重要经验却不大注意,那就是辩证规律在结构艺术上的运用。本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代优秀的散文作家杨朔在《海市》小序中写道:“我素来善欢读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还记得我是孩子的时候,有一个深秋的夜晚,天上有月亮,隔着窗户,听人用高朗的音调读着《秋声赋》,仿佛自己也走进诗的境界。”这是一九五九年深秋时节写下的,他以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诗一样的散文作品。《秋声赋》里描写秋声秋色,充满着凛冽萧杀气息,特  相似文献   

6.
针对文学评论界对杨朔散文创作提出的质疑问题,采用艺术审美分析与具体作品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杨朔散文所具有的诗的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从而得出了杨朔散文具有长久艺术美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有人以为小说的艺术构思须惨淡经营,散文则无关紧要,其实大谬不然。散文这种形式,既不靠故事情节引人,又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一般说来,也没有多少悬念与冲突。可是有人却能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大展艺术本领,进而使人拍案叫绝,除去选取的“事件”和包含的情致非同一般而外,肯定在其艺术处理上必有精妙独到之处。我们常说某篇优秀散文读后余味无穷的“味”,其实往往与艺术构思的高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  相似文献   

8.
一杨朔(1913——1968),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与我们许多无产阶级老作家一样,杨朔也经历了一条追求光明与真理的严峻道路,一条战士与作家的道路。杨朔,原名杨毓(山晋),一九一三年旧历三月二十二日,出生于山东蓬莱县。父亲是清朝末年的秀才,辛亥革命后,曾在当地兴办女子小学,杨朔不满五岁时,他就过早地去世了。杨朔小学毕业后,因胶东军阀混战,家境窘困,故无法继续升学。一九二九年,他随舅父到哈尔滨谋生,一边在一家英商洋行工作,一边刻苦自学国文和英语,并开始习作古体诗和从事翻译,文稿在当时的哈尔  相似文献   

9.
杨朔的散文在我国当代散文创作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它独树一帜,玲珑精美,清新隽永,他的文章把诗与散文结合在一起,有着盎然醇厚的诗情画意,“曲径通幽”的深邃意境,大大提高了散文的美学价值。意境并不是什么玄妙莫测的东西,它是作者把描写的对象与  相似文献   

10.
杨朔散文以其诗意浓郁在文学园地中卓然而立,他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说:“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在古典诗文方面,杨朔确实肆习有素,造诣很深。古典文学滋养了这位散文家。我们打开他的作品,很容易找到这股源头活水。下面就这方面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自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人们写作或鉴赏常说的“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故事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杨朔的散文不仅表现为“诗的哲理”的内容,而且通过诗的艺术美来表现作品内容的诗意,使之成为“哲理的诗”.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诗与散文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早已在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当代散文创作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一大批文情并茂的优秀散文作品在文苑中竞相开放,争芳斗妍,万紫千红。一大批优秀散文作家象群星一样灿烂夺目。杨朔的散文便是散文园地中开放着的一朵闪烁着奇光异彩的鲜花,杨朔便是这群星中光采照人的一颗。杨朔的散文在这个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散文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杨朔“当诗一样写”的散文观招致了今天的非议 ,批评者忽略了它产生的文化背景 ,忽略了它产生的特定的历史情境以及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 ,因而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5.
杨朔是深为读者喜爱的当代散文名家之一。他的散文,独树一帜,卓然成家。其中的一些优秀篇什,立意、谋篇、藻饰,都有自己独特的路数。撷英提要,大体是:立意——着力于生活诗意的开掘,常常从时代斗争的全局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杨朔是描写人物的能手。从三十年代后期起他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先后写过几十个短篇,《红石山》《望南山》《三千里江山》等七部中长篇,为我们制作了一幅众多的生龙活虎的人物画廊。看过杨朔全部作品的读者,感到他散文中的人物比他小说中人物更美,更动人,如果说一位作家的早中期作品是为他后期创作做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准备,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杨朔的小说创作为他后期的散文创作积累了经验。他将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丰富经验,用于他艺术性散文的人物刻划,以至达到大朴之巧、娴熟自如的地步。这是多数读者偏爱他散文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散文,恰如文学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宝石、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真可谓五光十色千奇百巧了。无数作者匠心苦运的构思,赋予了散文这种文学样式以生命和魅力。构思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基础,对于散文来说,则尤其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构思的精巧、表现的艺术,才使散文从一般的实用文章中分离出来,进入了文学艺术的殿堂。所以散文的创作者,无一不在构思上苦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散文与诗,可以说是一对孪生的姊妹。散文具有诗的很多素质,首先是具有诗的意境。杨朔的散文很美,尤致力于意境的创造,这是他的散文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之一。杨朔说过:“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我就想: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么?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这是杨朔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9.
捕捉艺术形象是散文创作和阅读的一个重要问题。散文虽不要求有鲜明、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捕捉艺术形象。散文往往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铺洒在自然景象上,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记叙、描写来抒发思想感情。在这方面,古人有过不少的论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郁情欲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他们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散文创作往往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杨朔是善于创造这种形象的,他的后期散文总是选择一些很平常的自然景物,如红叶、报春花、鹤首、  相似文献   

20.
艺术构思,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创作前的艺术设计,同建设高楼大厦事前要有施工设计一样,是艺术创作全过程中最关紧要的一环。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包括积累生活、艺术构思、奋笔疾书、修改提高等各个阶段。作者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深刻的生活感受,富于社会意义的素材和题材,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甚至头脑中已孕育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意义的主题,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