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 SDH/WTM多层传送网结构中的自愈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 SDH over WDM的自愈方案。该方案采用了有保护的SDH层架构在无保护的WDM光层的体系结构,根据不同节点对间业务量的大小和恢复时间要求的不同,分别采用基于光路的1+1复用段保护和双光路双向复用段倒换环来提供传输和保护,满足了不同业务对自愈性能的需求,可实现快速有效的自愈。  相似文献   

2.
对WDM网上直接运行IP的有关研究作了论述;阐述了 IP over WDM的网络结构,其网络 采用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器(OXC),实例说明了采用OXC时的网络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讨 论了帧结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以及网络抗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波分复用(WDM)技术的ATM光交换模型,即广播选台的改进模型,有效地克服了广播选台式光交换固有的内部阻塞,提高了系统性能。缓存采用共享光纤环输入缓存方式,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光纤环,减小了交换机的体积。通过时该系统的性能分析,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全光网 WD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其具有的大容量、可升级性好的优越性;阐述了网络节点、管理方案以及网络自愈等方面的技术。全光网络对传统网络的升级主要体现为网络节点从电交换技术到光交换技术的升级,由此引发了网络管理及其相关技术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4端口8波长光突发交换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突发交换光纤传输系统的波长设计方法,在满足光突发交换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实现难度和成本;设计了适用于光突发交换光纤传输系统的突发模式光发射机和接收机,在系统传输速率为1.25 Gb/S的突发数据包时,实现了发射平均光功率优于-2 dBm、接收灵敏度优于-23 dBm、动态范围大于15 dB、突发同步时间小于6μs、保护带为6μs.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WDM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其主要技术优势,对WDM关键技术,如激光器、波长复用解复用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等作了分析和介绍,同时对WDM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光突发交换技术相对于光波长交换技术而言,具有信道资源利用率高、更适于传输分组业务等优点。在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如何为各待发数据包分配信道资源,是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关键问题。该文给出一种较容易实现的波长调度方案,分析了其中各部分的功能及相关的信息处理流程,并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详细分析了在ATM(异步传输模式)交换机上实现MPLS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和涉及的关键机制;深入探讨了利用ATM成熟的服务质量和流量管理来实现P服务质量和流量管理的技术。分析表明MPLS是一种较好的IP OverATM的解决方案,它结合了ATM和IP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退火质子交换技术对工作波长为1.31μm的X-切、Y-传LiNbO3单模光波导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测试了不同交换时间(te)与退火时间(ta)条件下的光波导近场模光强分布曲线;通过与单模光纤模场测试比较,获得了与单模光纤模场匹配的退火质子交换(APE)光波导,其中光纤—波导—光纤的插入损耗最低达到3.2dB;同时利用所研制的光波导制作了相位调制器与M-Z型强度调制器,并对其低频调制特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
声电荷传输(ACT)信号微处理器(SMP)是由软件控制的处理射频或微波信号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工具。功能类似于数字微处理器。ACT/SMP用数字指令实现编程,而处理射频或微波信号时义不用A/D变换器。因此基于ACT技术的SMP比数字SMP简单,功耗小。用ACT202作成的SMP,处理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160MHz,功耗仅为7W。  相似文献   

11.
光分组交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分组交换技术克服了限制光网络发展的电子瓶颈,具有最小的交换粒度,是一种理想的光交换技术.文中介绍了光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并总结了在光分组交换中——副载波标签产生,竞争解决, 全光时钟恢复和2R再生技术中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OBS网络中边缘电缓存冲突规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传统的冲突规避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节点的电缓存冲突规避机制(EBR)。该机制通过将冲突的突发包偏折到与核心节点直接相连的边缘节点的调度模块的电缓存,来解决核心节点处的交换冲突。该机制在自相似业务源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可以较好地降低丢包率,并且代价较小;同时该机制的简单性使其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冲突规避机制共存,更好地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自动交换光网/自动交换传送网(ASON/ASTN)的特点及结构,对ASTN建模策略进行了分析.这 种建模策略支持现有传送网向ASTN的迁移,有助于增强IP和光传送网(OTN)间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域传输网的特点,提出了稀疏波分复用方案。研究了城域网CWDM光传输系统中的数字包封器技术,对数字包封器的原理、基本结构及其对系统部件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的解决方案,对数字包封器技术在城域网CWDM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FP-SOA的增益特性曲线,实现了光分组交换中标签和净荷的分离,光功率均衡和TTL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分离标签和净荷的应用中,分别实现了对窄脉冲和宽脉冲的抑制比为10.5 dB和9 dB;在光功率均衡的应用中,实现了将10dB的功率动态范围减小到1.6dB;在TTL的应用中,实现了将6 dB功率差提升到14.5dB.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宽带光纤通信网的发展动态。首先说明光纤通信网络与交换是光纤通信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接着对同步光纤通信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与异步转移模式(ATM)、宽带光纤局城网与城城网、Gbit/s级试验网等进行综述。最后简述一种新型光纤通信局域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网络边缘节点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各模块的功能,提出了集中排队,独立排队和混合排队三种边缘节点突发排队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集中排队方案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对现有分组汇聚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流量特性不同,提出了一种动态网络流量自适应分组汇聚算法。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自适应网络流量特性的变化,通过优化汇聚分组长度解决连续阻塞问题、提高汇聚分组利用率,同时兼顾时间门限,使之在低流量负载下也能最大程度保证汇聚时延,较好地弥补传统算法的不足,保证了Optical Crossbar网络对于实时流量的低时延和高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基于波长路由的WDM光传送网结构中的生存性问题,并从降低WDM光网络的成本、充分利用网络有限资源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愈环+网状网的WDM光传送网的自愈方案。该方案能根据业务和故障的具体情况,动态地分配网络的光纤及波长资源,增强了WDM光网络的灵活性和生存能力。且该方案构架于WDM光层之上,可根据节点对间业务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自愈保护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户业务对自愈性能的实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波分复用网络上运行因特网协议的有关研究作了综述。采用光路交换的波分复用网络,侧重于设计的三个方面:第一是虚拓扑设计,包括保护设计和重构算法;第二是业务量疏导算法,单个光波长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而业务的传输速率通常低得多,则需要将低速业务适当地并入波长,称为业务量疏导,以获得良好的网络性能并降低成本;第三是网络抗毁。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