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在世界装备制造业向信息化方向迈进的同时,黑龙江省也高度重视对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并使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各个环节及领域的应用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可以看出,只有将政府推动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联系企业实际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壮大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举措,其关键是如何壮大东北装备制造业。因此,对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比较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与分析,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高度,思考如何把东北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有利于推动东北装备制造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把东北地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介绍发达工业化国家政府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入手,在对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措施,以期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振兴东北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也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建国 5 0多年来东北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促进东北经济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东北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挑战。尽管如此 ,东北经济区仍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传统的科研、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是东北经济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国内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装备制造业代表着东北经济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如果能成功地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将成为东北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增长点 ,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最佳出路。  相似文献   

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先进工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辽宁省作为"老牌"重工业基地,具有十分完善的工业基础,其制造业在省内经济发展中占比近半。在供给侧改革、智能制造背景下,如何建设强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不断提升竞争力,不仅是重振东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本文围绕在供给侧改革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竞争力的培育,探讨了竞争力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殿茹  于玲 《河北学刊》2014,(3):203-205
工业聚集区是以若干工业行业为主体,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链接,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经济功能区;是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的承接平台;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本文在分析冀中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基础上,提出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以及冀中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工业总称,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个大类、46个中类、178个小类的投资类机电产品。  相似文献   

8.
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坚定走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动力,装备制造业是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曲折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了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新阶段。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装备制造国,在建立了独立完整产业体系的同时,产业自主可控和现代化方面也取得显著进步。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形成了紧密围绕国家工业化目标和工业化战略发展装备制造业、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可控”和产业现代化、结合制度环境和产业发展阶段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形成公平竞争和开放的产业环境、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宝贵经验。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老问题”,与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交织在一起,中国装备制造业需要肩负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使命,有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党的初心使命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对于与工业化进程密切联系的交通运输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并没有影响。后危机时代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大国发展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进入了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将有较快速度的发展。短期内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是:汽车、飞机等新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环保、低碳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将获得较快增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巨大。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有服务化、信息化、低碳化三大特征。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是: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业的协调发展;以自主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以低碳绿色经济助推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关键期,装备制造企业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基础和支撑。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法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强国存在的差距,并重点阐述了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国家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态势和企业现状的分析,得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走转型之路的结论。最后,文章论述了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机理,指出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以及适合企业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