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游历于藏区东缘嘉绒地区的外国传教士、探险家、动植物学家和驻华领事官员络绎不绝于途,并且留下了不少考察观光型文字资料,较少为学界所知。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比较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不少相关区域的有价值的资料,加深我们对汉藏边缘嘉绒藏区经济、政治、风俗、语言、宗教与族群认同的了解。当然,在使用这些游记资料时,还需做比较阅读,避免单个游记在知识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朱玲 《中国藏学》2001,(1):127-128
当云南中甸被一些人视为西方探险者所向往的“香格里拉”之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知名度便迅即提高。不少对迪庆高原风土人情的描写虽然大同小异,却也颇得媒体青睐。其实,早在这些新闻和游记之前,就有一些厚重扎实的专著问世,细致周详地刻画了云南藏区的方方面面。王恒杰先生的《迪庆藏族社会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就是其中出色的一本。  相似文献   

3.
元明清中央政府治藏失误及其对藏区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藏区的治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也出现不少失误.实践表明,这些失误对藏区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上半叶藏区地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藏族史研究一样 ,藏区地理研究 (主要是人文地理 )一直是藏学界的重点之一。这在 5 0年代后是如此 ,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 2 0世纪上半叶也是如此。不过 ,我们对 5 0年代后的研究情况 ,特别是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情况了解甚多 ,而对 2 0世纪上半叶藏区人文地理的研究情况 (含译述 )知之甚少。本文拟对这一时期藏区人文地理研究成就作一述评 ,以供学术界参考和批评指正。为了便于参考 ,我们分文章和书籍两部分进行描述。一、文章2 0世纪上半叶 ,藏区人文地理研究呈逐步上升趋势 ,其上升速度远远超过藏学领域的其他分支领域。据统计 ,2…  相似文献   

5.
藏区政治研究是中国藏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也是边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 9世纪和 2 0世纪交替之际 ,就有人致力于研究西藏政治军事体制、政教关系、土司制度等 ,①对当时西藏政治之弊端进行了批驳 ,同时出现了译介外国人描述旧西藏酷刑的作品 ,让世人了解和认识旧西藏的真实面目。②进入 2 0世纪以后 ,藏区政治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据统计 ,单就 1 949年以前即 2 0世纪上半叶关于藏区政治方面的文章就有近 2 0 0篇。③ 而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范围而言 ,这一时期与藏区政治、军事等有关的书籍就有二三十种。只可惜迄今没…  相似文献   

6.
朱玲 《中国藏学》2002,(3):145-147
当云南中甸经考证被确认为是西方探险者向往的“香格里拉”之后,它所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知名度便迅即高涨。不少对迪庆高原(青藏高原边缘)风土人情的描写虽然大同小异,却也颇得媒体青睐。其实,早在这些新闻和游记之前,就有一些厚重扎实的专著问世,细致周详地刻画了云南藏区的方方面面。王恒杰先生的《迪庆藏族杜会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北京,11.80元)就是其中出色的一本。 这本书虽然看上去并非鸿篇巨制,却以20万字的篇幅涉及了从石器时代到1949年之前的时间跨  相似文献   

7.
外国人入玉树州考及有关玉树的外文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直到1949年,有不少西方探险家从西宁方向路经玉树欲入西藏,但大多数被挡了回去。这些人有:法国的古伯察、秦、李默德、吕推、米高特;英国的戴如意、布鲁克、佩雷拉、台克满;俄国的普尔热瓦尔基;美国的柔克艾、荷兰的瑞吉纳特夫妇等。他们留下的游记中有关玉树州历史文化的珍贵记载。  相似文献   

8.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代对西北藏区实行的僧纲制度是其管理藏区事务的一部分,也是明代对汉传佛教采取的僧官制度在西北地区的扩延,明把西北地区看作是经营整个藏区的示范区,不少政策首先是在这里推行后才向藏地纵深地带延伸的,因此,研究它在安多地区实行的僧纲制度对研究明代藏族史有一定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游记、民族志、文献、历史、民间信仰五个层面,对国内外关于藏地朝圣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学术界对藏地朝圣的仪式性、实践性等层面的讨论已较为充分,但还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指出目前对藏地朝圣研究方面所依据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其分析对象是国外所能观察到的圣地文化现象,而真正属于藏区的和有较强说服力的朝圣文化理论还尚未成熟,因此对藏区所凸显的诸多新问题,其理论模式无法准确地解读和涵盖。  相似文献   

11.
“安多藏区藏族文化面向21世纪 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中国藏区是由卫藏(西藏自治区)、康巴(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云南迪庆州等)和安多(青海藏区、甘肃藏区和四川阿坝州等)三大藏语方言区构成的。安多藏区是中国藏  相似文献   

12.
中国藏区金融体系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霞 《民族学刊》2014,5(6):26-33,98-102
中国藏区长期依赖中央财政支持,金融发展滞后,金融对经济的贡献严重不足。当前藏区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有必要改进藏区的金融体系。通过比较藏区和其他民族自治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网点数据,发现当前藏区金融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机构种类单一、网点少、服务品种少、配套服务欠缺、民间金融活跃。这些特点导致藏区金融行业竞争不足、创新乏力、贷存比低、银行惜贷、风险大、无法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等问题。藏区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应为:引入全国性商业银行,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县域及以下地区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规范民间金融,制定特殊利率、信贷、税收等政策,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以及担保、保险、直接融资、拍卖市场等金融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3.
安多藏区僧职土司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安多藏区僧职土司初探王继光在考察安多藏区的土司制度时,我们发现,若干世纪以来(大约从十四、十五世纪开始),这一地区存在并延续着一批僧职身份的土司。如果我们将那些众所周知的土司称为借界土司以示区别的话,那么,僧职土司与俗界土司相比,名号虽异,统治机构与...  相似文献   

14.
嘉绒藏族是藏区的一部分,嘉绒藏区本部在今四川省西北高原之大小金川流域。嘉绒藏族举行婚礼,其婚仪的内容极为丰富,尤以礼仪中的颂辞最为精彩。长期以来,嘉绒藏族婚仪仅被视为民间习俗,很少有人对它从历史和宗教的角度去进行深入地研究,更不知道它的渊源何在。笔者在撰写《金川县志》的“民族、宗教”篇时,查阅了部分藏、汉文字资料,又到嘉绒藏区调查考证,发现这些地区的婚仪与苯波教的婚姻仪轨在很多地方相一致。苯波教是中国藏区古老的原始宗教。在世俗眼光看来,藏区的宗教典籍中不可能夹杂婚仪内容,可是,在苯波教大本营嘉绒…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地区的关帝崇拜与关帝庙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详实的藏汉文史料及考古资料为基础,探索了藏区关帝崇拜的背景、渊源,分析了关帝被纳入藏传佛教护法神的原因,系统介绍了关帝在藏区的传说及藏区关帝庙的修建及现状,为研究藏汉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 ,党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为藏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怎样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 ,成为摆在藏区人民面前的迫切问题。本人近几年一直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工作 ,现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想 ,谈谈藏区的发展 ,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转变观念 ,自力更生在现时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的时候 ,藏区需要来自外部的帮助。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 ,实现藏区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归根到底要靠藏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藏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  相似文献   

17.
我国藏族居住地区辽阔,一般分为三大藏区,即藏文史书上所称的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其中朵康(又称朵甘或朵甘思)又分为朵堆和朵麦两部分。朵麦即安多。越过长江上游色俄龙让的巴颜喀拉山,东面有安沁岗和多拉两座山,取山名首字合并而称“安多”。所谓安多藏区,即指今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河西走廊及青海除玉树以外的全部藏族居住地方,是我国藏族中极为重要而又比较特殊的一个地区。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兼并了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吐谷浑等部族以后,这里成了吐蕃王朝的辖区。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禁佛,不少佛教僧人辗转逃亡到此间躲避,至10世纪时,现今西宁以东一带已经成了一个闻名遐迩的佛教文化中心。佛教以藏传佛教的形式在卫藏地区复兴,来自安多地区的佛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史称“下路宏传”。自11世纪唃厮啰王朝兴起,迄至清朝对这个地区的统治,有大量的史实是通史体例的“藏族史”所无法包容的。  相似文献   

18.
《明史·西番诸卫传》是18世纪初我国第一部安多藏区史,它从中央政府对安多藏区经营开发的角度,记录了明代安多藏区的变迁。其学术地位和文献价值应予重新认识,充分估价。明王朝在继承元代统治格局的基础上,设立了“西番诸卫”。西番诸卫实施军政合一、“土流参设”、“岁一朝贡”和尊崇藏传佛教、以金牌信符官方垄断茶马贸易等政策和措施,强化了明中央政府对安多藏区的控制。作为元明清治理藏区的中介环节,明代对西番诸卫的政策上承元代格局,又有许多创造性、建设性的拓展,开启了清代以府县区划管理安多藏区的先河。因此,明代西番诸卫是安多藏区历史变迁中的重要阶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周琼 《中国藏学》2006,12(4):43-51
历史时期滇川藏毗邻藏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因史料记载的缺乏及其他原因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一条清代云南方志记载的以滇西北中旬藏区为起点的、至今闲置未用的武备史料,成为清代滇川藏毗邻藏区的民族生态及人口、交通状况的最好记录,也是清统治者在藏区部署驻防的基本依据,为后人研究历史时期滇川藏毗邻藏区的民族生存环境,了解各民族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生存条件恶劣的条件下,艰难地开发、建设藏区的历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噶玛巴活佛系统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最高活佛系统,该系统对多康藏区的政教影响巨大,其与多康藏区间的关系成了11世纪以来藏区政教关系的一大特点,在错综复杂的古代藏区政教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噶玛巴活佛系统宗教实力是以西藏及多康各地属寺和信徒为基础,以周游各地,传法收徒,调停地方纠纷,联结地方势力来保持的,从而加强与多康藏区的互动关系,在多康藏区拥有众多信教群众,并有部分地方性政教势力.同时,在西藏地方与多康藏区、多康藏区与历代中央王朝间的关系中也起到积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