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数字技术正在颠覆传统行业,比如在手机上卖房子。在美国买房子,如果去找中介或者找房地产广告是非常费劲的,但是如果踏出家门那一刻就能够通过手机导航到周边所有的房地产信息,而且是由卖方提供的准确信息,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相似文献   

2.
《决策导刊》2011,(7):50-50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足县城乡建委加快推进“1234”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居住品质,彰显城市特色,城乡建设呈现出力度大、投入多、速度快、质量优的良好发展态势。去年宜居大足建设完成投资24.06亿元;城镇化水平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4.03平方公里;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2.5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8亿元;建成巴渝新居2598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105户;  相似文献   

3.
多重上市服务(MLS)是上世纪诞生于美国的一种房地产销售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房地产业的房源信息共享原则。原理是:一条信息与另一条信息交换.交换双方都持有了两条信息.信息量会成倍增长。如果交换的参与者增加,每一参与者的信息量将会呈几何级数增长,最终每一参与者的信息量等同。  相似文献   

4.
夏业良 《决策》2005,(5):55-55
在一系列市场化的调控手段不能奏效后,中央不得不动用行政调控的“法宝”,行政调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这是个值得怀疑的命题。而有评论说,有关地方政府有意识地纵容和支持本地房地产价格上涨,我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某一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关键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力量,如果因为某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就责备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以摘下他们的“乌纱帽”相威胁,那么这个板子打得多少有些冤枉和不是地方。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8,(3):118-118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理财,你就永远不能致富;我母亲十分善于理财,母亲总能使我们觉得很富有。她把大笔钱投到了房地产中,当我准备到美国读大学时,母亲只出售了她投资的一处房子就够了。我从母亲身上学到的理财观念:1.必须正视钱的作用。2.从小就学会攒钱。3.“省下1分就等于多挣1分”。4.学习如何让“钱生钱”。5。学会区分资产和负债。6.拥有不动产无疑是个好靠山。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0,(45):11-11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11月8日为大报恩寺重建捐赠10亿元.此事轰动全国.和此前南京栖霞寺的佛祖头骨舍利的开光大典成为两剂“强心针”使得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陡然改变。据《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5日报道.南京将以大报恩寺、琉璃塔为中心.以秦淮河、长千里为纽带,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实施,2014年,长安区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从报表数据显示,长安区房地产呈现投资和销售下降,项目建设进度放缓,企业开发资金趋紧的特点。一、区属房地产开发现状2014年,长安区区属房地产企业共39户,房地产项目34个。区属34个房地产项目,从投资规模看,计划总投资在1亿元以下项目达4个,占房地产项目数的比重达11.8%;计划总投资在1-5亿元的项目13个,占房地产项目数比重的38.2%;计划总投资在5-10亿元以下的项  相似文献   

8.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表明.早在1999年中国就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可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却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整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个体户6年间缘何减少了810万?面对这条呈下降趋势的曲线.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严格的登记制度、繁琐的审批程序、沉重的税费负担等,让个体户的创业活力遭遇“制度性冷漠”,使得很多个体户不堪重负而关门倒闭。正如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所言,可谓是一语中的,他说,目前我国虽然创业环境已大有改善,但是,严苛的政府规制、沉重的税费负担、缺位的创业服务等仍在抑制着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市场化的历程并不是很长,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在管理方面还比较粗放,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而房地产开发公司如果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应该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对于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如果想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构建核心竞争力,成本控制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站在内部控制角度,分析了房地产开发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如何从内部控制角度降低成本,这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营管理者》2008,(10):6-7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格林斯潘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也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将有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在这场危机中倒下。  相似文献   

11.
搜狐探营     
搜狐(sohu.com),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络站点之一。有人说,网民如果没有上过这个网意味着不懂因特网。搜狐总裁张朝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2月25日成功推出搜狐网站,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1998、1999年两年张朝阳在媒体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人(除了政治人物以外),尽管他才35岁。  相似文献   

12.
黎冲森 《经理人》2007,(5):48-50
“如果外界对我们风言风语或对我们发表负面评论,也没有多大吃惊的;因为史密斯的技术优势可能给竞争品牌带来了很大压力。”美国艾欧史密斯公司OEO保罗.琼斯(Paul W.Jones)接受采访时自信地说,“不过,史密斯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经验教训,到中国来时也走过弯路。”  相似文献   

13.
由亏损到盈利的苦涩之路“如果外界对我们风言风语或对我们发表负面评论,也没有多大吃惊的,因为史密斯的技术优势可能给竞争品牌带来了很大压力。”美国艾欧史密斯公司CEO保罗·琼斯(Paul W.Jones)接受采访时自信地说,“不过,史密斯公司在全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1,(13):30-31
在实行了限购、限价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后.中央开始在增加住房供给上投入真金白银。住建部预计2011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资金需求量将达1.3万亿元.这将是近几年来投入资金量最大的一次保障房建设计划。而如果仅依靠有限的政策性资金注入.各地方的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将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22):16-17
在本监测期内.我们共监测到外媒有关中国内地房地产的文章25篇,从高房价的原因到政府解决高房价的政策,外媒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月11日美国彭博社刊发文章提醒中国要警惕美国式的房地产泡沫。文章中建议中国政府要循序渐进地平稳市场、稳定价格,并多建民众住得起的房子。在两会结束的第二天,北京接连拍出三块“地王”,丽这三块“地王”全部由央企购得。在此背景下,香港《南华早报》3月20日发表文章分析了央企竞相炒地的原因,文章中指出央企拥有大量的现金,在产能到处过剩的中国.投资房地产能轻松获得高受益,而且中央没有明令禁止央企进入房地产业,所以央企拍出三“地王”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房地界圈子里,有那么几个人。说他们是性情中人也好,是非常有个性的人也罢.反正他们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过.他们的主业房地产,做得也丝毫不含糊,钱更是赚得大把大把的。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决策失误,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可笑,但却能发人深思。其一,是否将电力引进千家万户。当时英国的有识之士提出,电是新型能源,对人类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伦敦应率先普及使用。但是,在议会辩论的时候,反对者说:“如果把电通到千家万户,每一户人家至少都有一个电插头吧?那个电插头的杀伤力不可低估,简直就是现代化的杀伤武器!如果小猫不小心碰上了电插头.不就立刻被电死了吗?如果是人,岂不立刻就没命了吗?如果在全国普及用电.就等于是给每个人发了一把枪.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这项提议绝对不能通过。反对者的理由听起来似乎真的很有理,就连女王也表示反对:“我呼吁,所有的英国子民都举起坚决反对的手。”结果,普及用电的提议没能通过。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问题,主要是个人利用银行的金融杠杆炒作房地产的比重过高。而个人住房贷款迅速下降,也就说明了住房投资者在减少。如果房地产市场投资者减少或政策挤出,那么投资比重过高的国内房地产市场就会发生根本性逆转  相似文献   

19.
易宪容 《决策探索》2008,(16):22-23
最近,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某种程度下跌,住房销售量大幅度下降.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人又如2003年那样,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一个调整的临界点,政府应该重新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在这些人看来,如果房地产市场不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会危及中国宏观经济安全、就会危及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就会影响民众房地产资产的升值、就会波及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甚至于把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也扯上,认为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整,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就没有财政支持,那么这个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他们又打出了"中国楼市告急"的旗号.  相似文献   

20.
<正> 房地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行业。2002年,我国的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7736亿元。 然而,如果以为有资金实力就能在房地产行业赚大钱,则是没有搞清中国房地产行业致富的玄机。开发商、建筑商、个人都从银行取得资金,“极大财务杠杆效应”使某些开发商用1000万的投资,就能滚动上亿的项目,也许项目的总资产报酬率只有15%,但对开发商而言则是获得了超过一倍以上的回报。如果最初投入的1000万还不完全是开发商自有资金,那么对房地产“暴富”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去年夏天朱镕基在金边和香港两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