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性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科学在现代性的形成与历史演变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性部分地决定了现代性的内涵;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将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批判对象,使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科学性的内涵以及科学的文化价值,并且可以反过来更好地把握后现代性的含义及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现代性蓬勃发展——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标志——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中国,其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干扰和影响,这使得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后现代性扮演着早产儿的角色。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不仅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是对不同社会状况和社会特征的社会理论概括,在中国,二者的并存彰显了中国社会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失衡。因此,在全力推进现代性车轮向前滚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后现代性或者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现代性、后现代主义、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我们唯一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就是资本主义的普遍化这种新的现实性,这种现实性的反题当然不是后现代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的普遍化而放弃社会主义的方案。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由于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和机会主义政策,是很难找到出路的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性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于后现代性的讨论已经给我们文化的命运抹上了一层光辉。实际上,一个门外汉可能认为,现代与后现代的争论仅仅是一种幻象,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对人文科学的重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实业家、政治家和技术人员,正是这些人才是现代性的中心依附,也只有他们才懂得什么是现代性或假装什么也不懂。后现代性是一个包容性很广的观念体系,其中实际变化着的,体现不同价值的实体总是被当作对某一连贯想象的描述,尽管在文化的层面上,其中的断裂和不连贯使其难于简化为一个概念。于是,面对一个具有不同层面的实体以及各种毫无共同点的发展,后现代性的概  相似文献   

5.
《现代与后现代》是新近出版的一部讨论后现代问题的专著。正如作者E.M.克劳迈在序言中所表明,这部书的主题是构建一种社会交往和交流理论。这种理论指出,人类生活是以一定的交往和交流的表现模式为基础的。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构成表现模式的最根本的媒介,这两种媒介...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性与当代社会思潮[英]W.哈德逊文征译远声校什么是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特征被描述成以下几种说法:1.作为一种神话的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特征可以描述为一种神话。这种描述是建立在拒绝为后现代性提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在抨击关于现代性的论述中所谓预言...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的反思性与自反性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是人类活动的特征,现代社会的反思性与传统社会有着显著的区别。现代社会的反思性主要是指知识对社会生活形式的塑造。现代性的反思性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前提。自反性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的自我否定,是现代性向全球性生成的过程。作为工业社会发展的结果,全球性是继现代性之后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8.
徐世博 《学术交流》2007,(7):166-168
库尔特.冯尼古特虽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代表之一,但他的作品中却往往蕴含着明显的现代性。小说《猫的摇篮》,在游戏般的情节脉络,片断式的表层结构和元小说的叙述模式的后现代框架下,采用象征手法反复突出"猫的摇篮"这一意象的虚无特征,揭示了他对荒诞世界里现代科技的无节制发展所导致人的日趋异化及人类生存状况恶化的忧虑,显露出现代性的痕迹。后现代与现代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同于现代主义。后现代在对现代的背离和叛逆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审美现代性与理性现代性构成了现代性的矛盾与张力,而审美现代性与理性现代性的各自内部本身也是一种悖论性存在。康德、黑格尔、凯尔纳、贝斯特、贝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尼采、弗罗伊德、海德格尔、萨特、韦伯、卢卡奇、阿多诺、霍克海默、哈贝马斯、吉登斯、利奥塔、福柯、波德莱尔、本雅明等许多西方学者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物理学与现代世界随着现代的到来,人类关于世界及他们自身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期的对生活几近宗教般的理解被一种世俗的认识所取代。这种理解假定自然能够被彻底地理解并最终能够得到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由观察、试验和理性思维所构成的)科学知识的系统发展进行的。这种思想在17118世纪占据着上风。寻找宇宙的秩序便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通向人的幸福的根本之路是发现  相似文献   

11.
怀特海的哲学被称为“后现代的”,而且是“另类后现代的”,据柯布说,主要有三大理由:第一,他的认识论认为感官感知并非是首位的;第二,他的本体论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是实际事态,即点滴的经验,而不是如唯物论所说是无时间、无经验、无自由的基本粒子;第三,他的这些观点立足于坚实的现代科学基础,尤其是量子论.格里芬把怀特海的哲学称为广义经验论,并发展了该哲学,解决了哲学很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诸如心-身关系、因果关系、上帝与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当代哲学史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争论各方进行具体分析评判,指出分歧的焦点所在,并主张用“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同一性”来消解争论。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的总体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春时 《求是学刊》2003,30(1):44-47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等三个层面。感性现代性是被解放的享乐欲望 ,理性现代性是理性精神 ,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包括艺术、哲学以及宗教等 ,是对感性现代性和理性现代性的批判。中国现代性的历史 ,存在着感性现代性没有充分发育、理性现代性缺乏科学精神和对个体价值的肯定 ,以及反思—超越的现代性即哲学、审美以及宗教的缺失等根本性的缺陷。这些问题 ,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必须解决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主体性、德性与法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代性共同承诺的意义上,德性标志着一个社会对现代性的可欲度和可能性。没有承载现代法治生活的德性,便不可能有法的现代性,而现代德性又源自人的主体性。因此,人的主体性的建构、德性承诺的形成、理性方法的掌握构成了当下中国法的现代性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5.
《堂吉诃德》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评论家们称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纵览中外对《堂吉诃德》的研究,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小说人性哲理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对于小说的后现代性研究较少。小说将虚构和真实的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虚实处理的手法和新颖的创作观点对后现代小说创作具有启发意义。此外,《堂吉诃德》多重叙述层次的特点显著,其陈述的不确定性以及戏拟手法使后现代性之解构重构性得到彰显。这些特征充分体现了其鲜明的后现代性,其中的一些创作手法被后现代主义文学所借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讨论了表演与后现代的关系。作者通过对后现代艺术中迥然异趣于传统戏剧概念的表演兴起以及相关理论论争的分析,揭示了表演如何呈现为后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景观。他强调在后现代条件下,表演并没有演变成为一种纯粹的躯体运动的游戏,它在超越现代主义的纯粹性之后,仍保持着自身的社会批判性和反权威特征。本文作者马文·卡尔森系美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现为纽约市立大学戏剧和比较文学专业“西尼·科恩知名教授”,著有《戏剧理论:从古希腊到现在的批判概观》、《意大利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的位置》、《戏剧符号学》等。本文译自他的新著《表演:批判导论》(1996)。该书一出版,在英美学术界就引起了不小反响,也招至不少商榷和质疑,因为这本书是西方学术界第一部以多元视野来讨论表演问题的专著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人普遍的"疏离感"和"焦虑感"背后,是一种对道德性本身的隐忧.正有感于此,在无序的道德世界表象前,普适伦理和底线道德的呼声不绝于耳,而法则化的道德认知,却愈加使道德背叛生活本身,导致愈趋贫乏的道德和碎片式的道德自我.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要重新发现道德与生命、生活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现代性问题是多面的,想要实现新的叙事模式并构建自成一派的话语体系,就必须对后现代性话语作出回应和超越。后现代性话语的出场与在场离不开西方社会的文化与危机,但它不但没有反映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普遍现代性问题,反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号召力、社会凝聚力、政党公信力等产生了负面影响。以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为例,其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图景和社会方案与中国式现代化并不匹配与兼容,其执行性更加偏向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造,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过于超前与理想化。总结实践与理论,正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现代化发展方向,坚持文明发展特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团结凝聚社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才实现了对后现代性话语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姚文放 《求是学刊》2002,29(5):18-20
“全球性”与“现代性”可能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中最热门、使用率最高的概念了 ,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极其密切 ,以至人们提起一个 ,就自然会想起另一个。然而问题在于 ,“全球性”是一个空间性概念 ,是对于全球范围内人类生存状态趋同性的界定 ;“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性概念 ,是对于“过去—现时—将来”的时间链中“现时”这一时间段的特点的概括 ,二者何以能够如此密切地相互交叉、彼此融通呢 ?二者交叉融通的关节点何在呢 ?当今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决一切制度、地域、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的固有差异 ,拆解着以往矗立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种…  相似文献   

20.
常春 《唐都学刊》2001,17(3):32-35
从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出发,以现代人文精神的内在框架为结构,讨论了司马迁与现代人道观、司马迁与现代个人平等观、司马迁与现代自由观、司马迁与现代理性观的异同,从而得出司马迁与现代性之间关系的结论。即司马迁并不具有现代意识,更不是现代人的先行者,因此在探讨其思想观念的创新性时,应将其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严格区分,并在肯定的前提下看到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