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蚁族"亦即大学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蚁族"大多来自农村和县级市,"蚁族"这一群体的构成状况是众多社会的及个人的因素相互交织的产物,但不可否认,社会资本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与城市大学毕业生相比。农村大学毕业生在社会资本上处于劣势,这种劣势伴随着其他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了绝大部分"蚁族"来自农村这一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2.
蚁群体     
《职业》2010,(10)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相似文献   

3.
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平等的重要表现和基本条件。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程度如何,又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在教育机会分配地区和群体差异评估的基础上,以武汉市五所中学初中毕业生作样本,分析了城市教育机会分配的个体差异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同时受到经济结构转型、"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率下滑等多项因素影响,近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很严峻。本文就拓宽就业渠道,创新就业创业政策,鼓励新形态就业,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引导的就业形式予以分析,试图为吉林市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经典城乡"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之间的"推—拉"模型,对中国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决定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拉力和推力之间的"推拉差",只要特大城市"推拉差"值为正,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现象仍旧会持续,在特大城市人口容纳量有限的前提下,政府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在人口调控政策制定时应该注重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从人口流动的根源入手,在调控时一方面应该利用产业转移等措施来降低特大城市拉力,而非一味地通过行政手段提高推力;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特大城市周边城市的拉力,以实现分流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志宏 《城市》2006,(6):31-34
一、引言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与密度,以非农产业为主的一种特殊聚居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地."产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迅速转向以工业职能为主,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但在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人地矛盾的加深,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各种城市问题相应而生."二战"后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其城市发展战略逐渐转入调整期,最明显的是强调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由原先的惟经济发展模式,转向注重"可居性"等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由资源竞争转向资本、技术竞争,最终走向文化竞争。广州要迈向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要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建设下功夫,还要在文化和品牌等软实力建设上下功夫,不仅要"以文化论输赢",还要"以文化论未来"。借助SWOT分析法,将广州市文化品牌发展战略与自身建设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这些因素展开综合分析,探讨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青年失业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现实课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具有多重因素。经济增长方式不协调和高校教育模式的计划性与就业的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成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由于就业困难。一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和大学毕业生沦为边缘群体事件频发。2012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步入就业市场,未来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是“90后”的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发展问题也就是“90后”的发展问题。因此,要研究“90后”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建立与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保障体系、就业社会政策和创业教育制度等相关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职业》2010,(10)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表明,毕业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城市相关的影响因素,如该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生活交通设施配套、人文和社区环境等;个体相关影响因素,如家庭状况、所学专业等。就业企业相关影响因素,如薪酬水平、工作特征等。以衢州学院为例,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已有研究对毕业生城市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访谈调查毕业生对衢州市城市品牌的认知和留衢就业的意愿,开发高校毕业生留衢就业调查问卷;分析衢州学院高校毕业生留衢就业影响因素和对留衢就业意愿的作用机制,提出优化高校毕业生留衢支持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