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对公益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1592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中的总体认知度、参与度较高,公益精神有所历练;大学生公益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与其人生理想、感恩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度密切相关,具有个体特征和学科背景特质。同时,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的主动实践、参与氛围有待提升,而时间成本和公益活动自身限度也制约着大学生的公益参与。对此,需要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创新公益活动特色;共享共建公益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公益参与的工作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益旅游发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欧美,随后蔓延至全球。随着公益旅游的流行,很多研究开始关注公益旅游者的体验。研究发现,海外志愿者的公益旅游体验集中表现在"公益活动项目""社会交往中的亲密关系"和"审美与地方依恋"等三个方面的体验;公益旅游有助于个体发现自我,甚至建构新的自我,能够增强活动参与者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让人感受到有意义、信任、热情和人情味的情感交流,并能带来诸多内省的收获,如改变对社会的看法、树立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因此,海外志愿者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公益微电影具有鲜明的亲社会媒体属性,对传播社会正能量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上海、湖南、安徽三地587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公益电影微接触程度较低,总体评价较高,线上传播水平一般,线下参与意愿较高;公益微电影对大学生网络支持、网络指导、网络分享和网络提醒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可通过加大公益微电影网络传播力度,增强公益微电影内容与形式融合,提升公益微电影参与水平和净化公益微电影传播环境,提高大学生公益微电影接触水平,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的发展容易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偏重追求效率的生产模式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忽略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社会建设面临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培养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力图通过寻找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媒体积极地参与公益报道以践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各大重点新闻网站在公益活动和报道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结合国内网络媒体公益报道的现状,探讨了网络媒体公益报道的社会价值,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并展望公益传播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是由大学生发起或参与的以利他为内容、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以及多方联动性等多种属性。应从建构教育启蒙机制、资源整合机制、项目运作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和追踪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推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因此,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进而使大学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益组织框架下的各项公益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益活动组织可以让青少年发展得更好,这凸显了公益组织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美国青少年公益慈善组织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探索美国青少年公益组织的运营活动模式,理解青少年公益组织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借鉴美国在培育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理念与做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青少年公益组织,培育具有公益慈善意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公民,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文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志愿者服务的也作了详细的定义:"志愿者是指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综合来看,我们引以界定志愿服务的概念;是以服务为主的,具有资源,公益和无偿等特征的活动。本文通过对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大学生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认识、理解及心态、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和影响志愿服务开展的因素、对志愿服务的看法和希望等,为社会、高校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志愿者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资料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组织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上海市高校与社会公益组织群体在志愿服务媒介效应上的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和社公益组织在媒介建设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而两者也更应注重发挥以"网络"和"人"为媒介的效应,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可行性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