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建强 《现代妇女》2014,(5):198-19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成为关乎学生成长、家庭生活幸福、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高校工作的难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为适应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要求,从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市场导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一次是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转变到"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与两次重大变革相伴随的是毕业生就业咨询指导工作也在不断走向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对大学生就业咨询指导工作进行了大推动和系统完善。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着流向过于集中、分配不均衡的两极分化现状。北京、天津一直是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就业竞相追逐的地方,河北省则是被冷落的区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河北省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和"三位一体"协同合作,规范就业市场等,吸引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就业河北省,为河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来自不同院校的作者就大学生就业压力、心态、教育与创新的等问题展开笔谈:首先,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中等程度,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大学毕业班学生是就业的高压力群体。就业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就业竞争环境、专业供求矛盾、缺少求职帮助、自我认识与定位、职业素质评价、就业心理预期。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认知首先倾向于外部归因。其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提出强化树立大众化教育的就业观、深入落实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诚信就业的市场秩序和氛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力完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市场等转变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再次,提出创新机制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从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工作机制、培养模式着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以求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来自不同院校的作者就大学生就业压力、心态、教育与创新的等问题展开笔谈:首先,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中等程度,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大学毕业班学生是就业的高压力群体.就业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就业竞争环境、专业供求矛盾、缺少求职帮助、自我认识与定位、职业素质评价、就业心理预期.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认知首先倾向于外部归因.其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提出强化树立大众化教育的就业观、深入落实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诚信就业的市场秩序和氛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力完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市场等转变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再次,提出创新机制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从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工作机制、培养模式着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以求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寻农村大学生成功适应学校的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对10位来自湖南省S县的农村大学生的大学经历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个人特质上,成功适应的学生具有理性自信和坚毅的个人品质;在行为上,成功适应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大多实行的是"先学习后社团"的战略;在外部环境上,成功适应的学生所面临的是包容与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研究进一步发现,个人特质、行为与环境在农村大学生学校适应上呈现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关系。个人特质是行为的维持因素,行为的结果进一步影响个体的信念;环境是行为的基础,行为也将进一步激活外部环境;大学生的个人特质会影响特定的外部环境,环境则通过示范作用影响人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及就业现状备受社会的关注,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愈加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生态化教育"为理论指导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教学最终目标,加强对高校学分制以及课程结构的改革,紧抓"学校科研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培养基地建设、学生学业综合能力评价制度革",实现全方面的改革。本文通过对创业带就业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希望能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创业形式的多样化、经营方式的科学化,涉及领域的扩大化日益彰显。而在就业压力沉重的今天,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那么,作为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我们——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怎样利用我们工作性质的优势,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我们应当履行相应的职责,真正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助想创业的大学生一臂之力,实现他们的就业梦想。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视党建工作与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也是各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研究内容。党建工作视角下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包含:创新意识、努力奋斗意识、基层服务意识。党建工作下提高学生就业意识培养,构建大学生党建和就业意识相互影响的制动体制,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高效就业,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受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加大。为了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创新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使用"屌丝"自称,"屌丝心态"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工作意愿产生消极的影响,并加深了其就业焦虑感与就业失落感。如何消除屌丝心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影响是大学生、高校与社会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大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通过锻炼提升个人能力,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是需要政府着力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让大学生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黄文亮 《城市》2007,(8):16-17
中国目前城市化的速度及规模,举世来说均是前所未见的.深圳在中央政策的支撑下,在短短20年间,从一个只有2万多人的边陲小镇发展到千万人的特大城市,是众所皆知最为显著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新格局,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优势产业各具特色;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空间发展格局;区域开发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区域合作和一体化不断得到加强。与此同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也遇到新的挑战。因此,必须联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开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We find that nearly two- thirds of economists move to a different region of the U.S. or to a foreign country to accept their first job after receiving the Ph.D., that the South is the only net importer of economists among regions of the U.S., that the Midwest is the major net exporter, a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s accepting foreign employment doubled during the 1980s. Gender and field of specialization do not affect mobility; however, doctorates from the top graduate schools and those accepting academic and government jobs are more likely to change regions than are graduates of lower ranked schools or those who are employed in the private sector.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Local economic institutions (systems of property rights and rules of land use) influenced the course of economic change in European history, as well as state formation and religious change. In this paper, I outline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gional effects. None of our existing macrolevel theories and explanations of the "rise of the West" can adequately incorporate them, so I present an alternative theory, based on rational choice premises. Yet the existence of these regional effects also highlights the deficiencies of a rational choice theoretical approach. First, the approach is unable to explain historical contexts, institutional legacies, or the effects of timing, which were vital for outcomes of social change but that lie outside the model itself. Second, although it can be very useful, the model of the actor motivated by material self-interest often proved inadequate in historical situations.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