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了晋太史蔡墨的一段话,其文云: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昔有(?)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名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  相似文献   

2.
"中华龙"是中华文明的第一"文化符号",而"晋地版"的龙故事则是"中华龙"的有机组成部分。晋字号的"龙骨"最正宗的"龙骨"产地在晋。"龙骨"即"龙化石",是古代常用中药材,而晋字号"龙骨"则为历代医药家津津乐道,视为上品。《本草纲目》云:"龙得天地纯阳之气以生,藏时多、见时少;其性至动而能静,故其骨最黏涩,能收敛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有着各自鲜明的文化色彩和不同的意象特征.中国龙是权利、尊贵的象征,而西方dragon则为邪恶、魔鬼的代表,因此中国龙的英译不能对应为西方dragon.语境作为翻译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语义的选择和语用理解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顺应论中的语境顺应角度探讨了中国龙习语的英译并分析其在不同语境影响下的翻译方法,发现这种方法是在高度灵活原则下的动态选择.对该类习语的正确翻译不仅能实现跨语言的成功交际,更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考察龙文化的时候,发现了龙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元件——马文化。汉代王充说:“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论衡·龙虚》)。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画龙虽非马头,而那颈领上所飘动的马鬣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渲染了龙的英雄气。且龙那昂首向前的样子,仍存留着马腾跃飞进的态势。古人也常称马为龙,如: 《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相似文献   

5.
《小康生活》2005,(1):15-15
增肥鱼池水质能促进鱼类生长,但也会随之孽生一些水生害虫,如松藻虫、水蜈蚣、龙虱、红娘华等。它们直接危害鱼种,或者争食鱼类的适口饵料。  相似文献   

6.
《易·乾》卦爻辞中,六次出现“龙”字,历代学者大多数解释为:“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解字》);“喻阳气及圣人。”(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对有关爻辞的解释也大同小异。可是,近年来,李镜池在所著《周易通义》一书,赵天吏在《说龙》(《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2期)一文中,却提出了:“龙,龙星。”“龙之为物,果何指乎?曰:指天雷电之形象也。”并对《乾》卦爻辞作出了新的解释。两说虽冲破传统,别出新意,但未免失之主观偏颇,恐不符合爻辞本意。为此,特将“龙”及《乾》卦爻辞考释于下,以资商榷。  相似文献   

7.
邵自立 《中华魂》2011,(8):63-63
毛泽东 (一) 文如泰山武如龙,胸若大海气如虹。 运兵计谋安天下,横扫千军万里征。  相似文献   

8.
龙虱不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与医疗价值,龙虱正在形成新的养殖业.深入详尽了解龙虱生物学习性及饲养技术的主要难点是人工饲养龙虱的基础性研究,笔者以野生黄缘龙虱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习性及人工养殖进行了观察研究,为龙虱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龙文化的现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千年之首又恰逢中国龙年 ,此种幸遇三千年才有一回 ,举国上下莫不为此欢庆雀跃。龙 ,这传自上古的图腾 ,飞越数千年 ,在新世纪将以何种价值与现代文化接轨 ,本文拟作一探讨。一、中国龙的文化意蕴1.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追溯始祖和共祖的传说 ,在各种传说中以龙的传说历史最久 ,覆盖面最广我们的祖先自有图腾崇拜以后 ,龙就成为最早的崇拜偶像。在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中有生动的象形字和见龙、祭龙的记录 ,在先秦的青铜礼器中还有栩栩如生的造型。《说文解字》说 :“龙 ,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 ,能细能巨 ,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对…  相似文献   

10.
散文琐谈     
我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很喜欢散文,有时也写点,但很难写好,可是对散文还是满有感情的。散文,可以通过生活中有意义的一个片断,或是偶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写景、叙事、咏物、赞人,发议论述。我感到这种形式自由,又能贴切的反映生活,所以无论从个人兴趣,还是报纸付刊的需要,对散文有偏爱,有深厚之情。我爱散文还由于它不拘一格,运笔自由,其笔如天空之白云,一会如飞马奔驰,刹那间又如飞龙、醒狮,随笔者的情  相似文献   

11.
析《触龙说赵太后》之"徐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 ,至而自谢。”对其中的“徐趋”的注释 ,在目前的一些文献中都是注释为 :“徐 ,慢慢地 ;趋 ,快步走”。如杨金鼎主编的《古文观止全译》注 :“趋 ,快步走。古代臣见君应快步走 ,表示恭敬 ,触龙托言有足疾 ,不能急行 ,只能作出‘徐趋’的姿势表示礼节 ,以取得太后的好感”。又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注 :“徐 ,慢慢地 ;趋 :快步走。当时臣见君 ,按礼节当快步走 ,只因触龙脚上有毛病 ,所以只能徐趋 ,其实只不过作出‘趋’的姿势罢了。”我们认为 :上述对“趋”…  相似文献   

12.
明清以来,各家对《文心雕龙》的含义解析,莫衷一是。本文异乎前论,着重论证了《雕龙》当指雕蔚之龙,而非雕刻之龙;其深层意蕴是强调文德如龙德,贵在“中彪外”,“符采相济”,所以必须反对“务华弃实”和“爱典恶华”两种偏向,力求“华实相扶”,这样才能使“将遂讹滥”的龙文化摆脱窘境,再造辉煌。本文还对如何英译《文心雕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龙”的构成要素及其神化形能的渐备等问题存在的意见分歧颇大。其实,我国大量的古代神话学材料和考古学材料等都可说明,龙的主干是蛇,它是以蛇为基素演化而来的。一、蛇与龙的关系(一)从龙蛇相易,看龙与蛇的关系。中国古代神活中的神人、神物的形态和功能有好多与蛇龙相关。有时在此为蛇,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清初陈鼎《滇黔土司婚礼记》进行了分析考证 ,考证出陈鼎文中所称“滇黔龙宣慰土司”为清代贵州普安土州同龙氏土司 ,其族属为彝族  相似文献   

15.
浩富 《华人时刊》2012,(1):12-14
龙年即将到。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中国是龙的故乡。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常与腾飞联在一起。新的一年,中国龙如何继续腾飞呢?龙年腾飞须防"亢龙有悔"龙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在中国3000多年前古典哲学实用著作《易经》中,用乾卦代表龙。卦中用潜[潜龙]、现[现龙]、惕[惕龙]、跃  相似文献   

16.
布依族传统文化中有丰厚的崇龙文化积层,主要集中表现在其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学里。布依族所崇拜的龙其原型为蛇和鳄。布依族源于古越人,而越人始君“乃禹之苗裔”,越人和夏人都崇拜龙,并都以蛇和鳄为龙。据此,布依族的龙崇拜应源于夏越民族的龙崇拜。这是布依族深层文化与古代更越文化存在渊源关系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7.
龙崇拜是一种灵物崇拜,属于原始宗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它有着一般原始宗教所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如自发性、散漫性、复杂性等.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如神秘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龙崇拜至今仍以灵物崇拜的形式继续存在,并且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轻松养金鱼     
金鱼选购可根据个人喜爱按品种挑选,但要注意,有些品种的金鱼好养,如龙睛鱼;有些金鱼品种则娇嫩难养。故初养金鱼应选购前者,有经验之后再选名贵品种饲养。从体色来说,要选"脱色"早的鱼,且要掌握其脱色过程中的规律。选购黑色金鱼时,一定要选乌黑如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有关芥川龙之介的研究中,人们忽略了对其亲情观的研究,从而限制了对芥川龙之介的真正认识.纵观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可以发现,除了厌世主义和艺术至上主义之外,还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对亲情的描写.文章以芥川龙之介的<点鬼簿>为中心,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芥川龙之介的亲情观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五龙在古人观念中是行云布雨的主神。它是在上古龙神信仰的基础上,受五行学说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形成时间并非一般所认为的秦汉时期,而是战国时期。唐开元年间,五龙神开始受到朝廷祭祀,进入官方正祀系统。至北宋徽宗年间,五龙神更被朝廷为敕封为王爵。不但如此,这一时期五龙信仰本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祭祀五龙的神坛变成了祠庙,土龙变成了神像,拥有了人的形象。金代以后,由于朝代更迭和文化变迁,五龙祭祀退出朝廷正祀。失去官方色彩之后,五龙信仰在民间获得了持续发展,进一步人格化、职业化和地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