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日趋紧张,到2008年已形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全球性粮食危机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本文指出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美国等国家生产生物燃料,全球粮食主产区自然灾害频繁及国际市场投机因素等是此次粮食危机的主要诱因,并就解决这一危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一份《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引起很大反响。他首度提出“中国粮食威胁论”,称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14年过去了,粮食短缺没有在中国出现,世界性粮食危机却在逼近,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卷人漩涡。一些西方大国政要将“耗粮大户”的帽子扣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中国粮食生产的情况,不光决定本国的粮食供应,也直接影响世界粮价。如果中国缺粮,会进一步加重目前尚未解决的粮食危机,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今年粮食丰收,是给全球吃了一颗定心丸。  相似文献   

4.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自2006年起国际粮食产量开始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增加和城市人口增多,国际社会对粮食的需求持续增加。2006年世界粮食消费2056亿吨,比上年增加2606万吨,增长1.3%。粮食需求大于产量7174万吨。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2007年初169天的水平,而一般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70天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粮食短缺不仅能导致单个政府倒台,而且能毁灭全球.文明。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进入了具体的实质性阶段,在初步解决多年来财务挂帐难题的同时,又面临着三个难点,一个顺价销售,二是陈化粮处理,三是粮食企业职工分流。这三个难点唯顺价销售是关键。因为如果全面实现了顺价销售企业职工分流和陈化粮处理也就相对容易多了,如果不能全面实现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也难以坚持,粮改已取得的初步成绩也将前功尽弃。因此,本文对粮食的供需和顺价销售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不能实现全面顺价销售的原因 目前一些粮食企业虽然已经开始顺价销售,但是要真正实现全面顺价销售还有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弓车  天中 《决策探索》2008,(19):24-29
2008年7月国务院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后,我国粮食主产区各级政府“重农业、抓粮食”积极性空前高涨,竞相推出粮食增产“百亿增产规划”。记者近期在河南、江西、黑龙江、吉林等地调研时了解到,当前粮食主产区各级政府既对增产规划充满自信,也对中央充满“政策”期待。  相似文献   

8.
东方 《决策与信息》2009,(10):24-26
粮食安全不仅关乎各国民生大计,也事关全球发展与稳定。2007年-2009年,联合国一直关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先后举办了数十次“全球粮食危机”特别会议。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罗马粮食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警告说,粮食危机是一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输不起的战争”。据联合国官员介绍,截止2009年7月,全球约有10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或濒临饥饿边缘.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粮食周期波动明显,但近年粮食产量的七连增似乎已经将这些循环周期打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宏观粮食政策,特别是粮食生产、流通领域的补贴政策、国家保障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相关政策分析后认为,正是近年来国家在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惠农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强大支持,才使得全国粮食连年丰收,并指出进一步加大对农补贴和扶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最近农业部经管司副司长黄延信在一次大会上表示:粮食不如矿泉水值钱,这不公平,也不合理。他建议国家应逐年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利用湖北省1978-2008年的统计资料,从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两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粮食生产的时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近30年来湖北省粮食生产的数量经历了由短期增长到持续减少后又平稳增加的动态变化,对我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由于粮食产后减损增收没有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我国粮食收割、仓储、运输、加工、消费过程中的损失浪费量一直居高不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不仅要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还要提高全社会爱粮节粮意识,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措施,切实减少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13.
当食物逐渐脱离其人类生存必需品性质,被商品化和政治化后,美国正逐渐成为一个食物帝国。这一帝国以粮食对外援助、农产品自由贸易、单一食品体系的扩展为手段,将粮食作为武器,控制了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的全球粮食危机,是这一帝国扩张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迈入2008年,粮食安全的警钟再次在全球敲响。"全球米贵"让粮食安全成为与次贷危机并列的世界热点话题。在国际粮价普遍大幅飙升的大背景之下,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全球粮价上涨已在37个国家引起粮食危机。09年,虽然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存在较大变数,但是关乎民生的粮食问题,仍然牵动着60多亿人们的神经,粮食问题不容忽视,国际粮价飞涨的背后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郑奔 《经营管理者》2009,(22):165-165
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公认的一个事实,它对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文章重点讨论全球变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比如粮食的减产,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以及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第二部分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率停滞、徘徊,而人口却在不断增长,需求持续增加,私有制构成了我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粮食问题的基本态势实践已经证明,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里,粮食的波动是我国农业乃一对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基本因素。粮食短缺是我国近几年食品及与其有关的商品涨价的基本推动因素,并在较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社会商品销售价格的上升,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一难以估量的不良影响。1989年全国粮食喜获丰收,但这并不能根本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还应从消费方面积极寻找措施,正确引导,抑制过速的粮食消费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7.
荆州粮食的瞩目,论及产量,全市常年粮食总产占全国7‰,占湖北省17%;论及贡献,据初步统计,从建国初期的1950年到2009年,这个市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480亿公斤,也就是说,作为粮食主产区的荆州市,建国以来,相当于为一个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以每年消费25亿公斤原粮计算)提供了约18年的商品粮,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间,这个市年均提供商品粮11.5亿公斤,为国家军需民食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论及影响,一曲《洪湖水》,使荆州“鱼米之乡”的美名传遍天下。  相似文献   

18.
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足则天下安。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粮食生产5年连续增产,连续4年超过1万亿斤,实现新突破成为一大亮点。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这为满足市场需求、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为此,我们认真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深入研究了发展粮食生产亟待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一些基本想法。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从古至今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老百姓把粮食奉为天,因为有了粮食人们才能解决温饱,社会才能向前发展,经济才能腾飞,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然而,去年以来,由于欧佩克石油限产和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20.
姚佳威 《决策探索》2010,(13):44-46
近年来粮食连年增产,国家获得粮食安全保证,官员获得政绩,农民增收,乍看起来多方共赢,皆大欢喜,但连年增产的背后,也付出了恶化生念、危害健康和透支未来增长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